平硐開拓

平硐開拓

平硐開拓,是用於礦床開拓的開拓方法,主要使用用平硐作為主要開拓巷道。通常只要地形允許,利用平硐開拓礦床的全部,大部或局部,多是合理的,因此使用廣泛。在中國的鎢礦開採中,絕大多數礦山採用平硐開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硐開拓
  • 外文名:opening up by adits
  • 開拓巷道:平硐
  • 類別:開拓方法
  • 用途:礦床開拓
  • 讀音:píng dòng kāi tuò
簡介,定義,優點和局限性,使用現狀和趨勢,分類,下盤平硐開拓,上盤平硐開拓,側翼平硐開拓,階段平硐開拓,基本平硐開拓,

簡介

定義

平硐作為主要開拓巷道進行礦床開拓的開拓方法稱為平硐開拓。用平硐開拓井田時,主平硐水平以上各個階段所采出的礦石,通過溜井或提升設備下放到主平硐水平,通過電機車牽引礦車或汽車將礦石運至地面。

優點和局限性

施工方法和施工設備簡單,其單位長度的掘進費低,建設速度快; 出礦系統簡單,大型設備少、投資低;生產安全可靠、潛在能力大,改擴建投資少,見效快,排水自流;管理簡單、經營費低。
但是,這類開拓方法只適用於礦體賦存在山嶽地區或丘陵地區浸蝕基準面以上的礦床。

使用現狀和趨勢

平硐開拓方法與其他開拓方法比較,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中國礦山使用得較多。中國西南地區由於地形高差懸殊,採用平硐開拓的礦山最多,中南地區次之。其中以採用下盤平硐開拓較多,主平硐的長度一般為400~1500m,有的長度可達3~5km,如中國龐家堡鐵礦的主平硐長度達5100m。採用主平硐開拓時,為加快建設速度,可在地形有利的地點,開鑿斜井或豎井等措施工程,以增加平硐的掘進工作面。西方國家由於開採深度較大,平硐開拓的礦山較少,豎井開拓和聯合開拓的礦山較多。美國的亨德森(Henderson)鉬礦採用長平硐開拓,主平硐長度達15.8km。中國礦山隨開採深度的增加,豎井開拓和聯合開拓有增長的趨勢。

分類

下盤平硐開拓

適用於礦體走向與山坡走向一致或大致一致、傾向與山坡傾向相反的礦床。平硐一般與礦體垂直。平硐和有關的輔助開拓井巷位於下盤圍岩中,一般不受採空區岩層移動的影響,維護條件好,因此使用廣泛。

上盤平硐開拓

適用於礦體走向與山坡走向、礦體傾向與山坡傾向均一致或大體上一致的礦床。平硐一般垂直礦體。與這種開拓方法有關的輔助開拓井巷必須遠離礦體,才能位於採空區岩層移動範圍以外,開拓工程量大;若礦體延深到平硐水平以下,平硐本身也會受岩層移動的影響,保護條件差;有時需要留平硐保全礦柱。

側翼平硐開拓

適用於礦體走向與山坡相交的礦床,平硐位於脈內或下盤圍岩中,方向與礦體走向一致。這種開拓方法使得井下運輸為單向運輸,礦岩運輸功大。若平硐位於下盤圍岩中,平硐無探礦作用,且需要開拓通向礦體的平巷。若位於脈內,平硐可起探礦作用,且掘進時有副產礦石,但必須留平硐保全礦柱;若平硐以下還有礦量,平硐本身位於採空區岩層移動範圍內,維護比較困難。

階段平硐開拓

每個階段設定一個平硐,各階段採下的礦石均由本階段運出,一般不設溜井,也不設輔助井筒。中國20世紀 50年代中期仍有許多礦山繼續沿用這種開拓方法。此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從上往下分期建設各階段平硐,初期建設投資小、投產快。缺點是,運送材料設備到井下,往往要用人工掮運,否則需要建設盤山公路或斜坡卷揚道。若各階段礦石集中選礦,則缺點更為突出,礦石往下運到山麓選礦廠,往往要用汽車、溜槽、山坡有軌斜道或索道運輸,效率低,可靠性差。這種開拓方式因坑口分散,運輸距離長且環節多,經營費多、產量小,使用不廣泛,多用於小型礦山開拓。

基本平硐開拓

主平硐位於開拓深度的最低水平,一般配置一個輔助井筒,1~3個主溜井,1~2個出風平硐或風井。輔助井筒可以是明豎井、盲豎井、盲斜井或盲斜坡道。主平硐以上各階段採掘的礦石和廢石,通過主溜井下放到主平硐,再用電機車、帶式輸送機或汽車運出;人員、設備和材料,由輔助井或無軌斜坡道送至上部各個階段;也有在地面用有軌斜坡道或汽車聯繫各階段平硐的。新鮮風流由主平硐進入、經輔助井筒或專用風井上升到各個階段,污風由迴風平硐或迴風井排出。這種開拓方式使用較廣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