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經濟,農業,非公有制經濟,產業,基礎設施,水利設施,五通情況,能源建設,集貿市場,鎮區街道情況,環衛設施,旅遊,情人谷風景區,文化古蹟,文化教育,民風民俗,革命烈士,知名人物,易學昌,李家榮,優秀運動員,
歷史沿革
平甸,
彝語,意思為銀灰色的小平壩,宋.
大理國時,為嶍峨部地,隸秀山郡。元憲宗時(公元1251年至1259年)為嶍峨千戶地。隸寧州(今華寧)萬戶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置平甸縣,為縣轄地,隸嶍峨州。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嶍峨州降為縣,平甸縣降為鄉,仍屬嶍峨縣平甸鄉轄地,改隸臨安路。
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建置新平縣時,為縣轄地。清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全縣劃分為中、東、南、西、北五個區時,劃為中區,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以後,改稱為第一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鄉政權建立時,分寧河、平山、昌源三個大鄉。1950年,平甸鄉稱第一區。1958年一區分為古城、昌源公社。1960年古城、昌源公社併入城關公社。1962年稱城關區。1964年又稱第一區。1966年改名為前進公社。1984年1月,稱城郊區。
1984年6月設區建鄉時更名為平甸區。1987年12月改為平甸鄉,轄16個村公所,1998年4月區劃調整為13個村公所,原平甸鄉太平、古城、亞尼劃歸桂山鎮。1999年12月,村公所改為村民委員會。2002年平甸鄉轄13個村民委員會,139個村民小組,178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平甸鄉平境內地表崎嶇、山巒連綿、河流縱橫、山高坡陡,呈“V”型深切割山原地貌。地勢南北高,東西低,山脈呈東西走向。東西最大距離3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9.4公里,面積435.6平方千米。主要山脈
磨盤山(海撥2614米)、
光頭山(海撥2442米)、花石頭山(海撥2438米)、牛舌頭山(海撥2389米)、魯得莫山(海撥2368米)、營盤山(海撥2300米)、阿努代後山(海撥2262米)、騾馬白皮山(海撥2178米)、梨頭尖山(海撥2172米)、白鶴塘後山(海撥2148米)、牛戶頭山(海撥2144米)、扒芝哩山(海撥2136米)、山白衣後山(海撥2012米)、八拉山(海撥1972米)、光山廟梁子(海撥1928米)等,其中海撥最高的為磨盤山。
主要流經河流有:平甸河又稱新平河,主源他拉河,源於於磨盤山主峰西麓,從南往北,匯梭克河、清水河進入平甸壩子,再匯乙本甲河,東流與亞尼河匯合,流經楊武大開門與化念河、羅呂河匯合,全長約60公里。康之康河,源於費賈光頭山北麓,自西向東,流經費賈、桃孔、白鶴至者甸匯楊柳河轉東南流入亞尼河,於岔河村流入平甸河,全長約20公里,境內流長19.83公里。楊柳河,境內流長8.6公里。梭克河,境內流長17.3公里。他拉河,境內流長12.8公里。清水河,境內流長8.35公里。
經濟
農村經濟以種植
水稻為主。 2007年末,全鄉農村社會總產值(現價)14967萬元,比上年增33.4%。完成工農業總產值(現價)12800萬元,比上年增36.1%,其中:農業總產值10400萬元,比上年增46.4%;工業總產值2400萬元,比上年增4.2%。財政收入981.83萬元,比上年增9.6%;財政支出1027.44萬元,比上年增51.8%。農村經濟總收入8086萬元,比上年增11.1%c。農民人均純收入2216元,比上年增150元,增7.3%。
農業
2007年末,全鄉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0189畝,比上年增0.2%,複種指數達199%,糧食播種面積21997畝,比上年減4442畝;糧食總產601.82萬公斤,比上年減43.0%,農民人均產糧382公斤種植烤菸22000畝,比上年增1811畝,總產達314.4萬公斤,比上年301.47萬公斤增12.93萬公斤;烤菸收購量311.0萬公斤,收入3673.65萬元,比2006年3068.12萬元增605.53萬元,創歷年來最高水平。種植甘蔗5438畝,比上年增938畝,交售機榨蔗2.31萬噸,實現收入462萬元;種植荷藕150畝,產量13.5萬公斤。年末生豬存欄21282頭,肥豬出欄22182頭,分別比上年增8.0和23.9%;大牲畜存欄6693頭,出欄2075頭,分別比上年增3.7%和20.3%;全鄉畜禽肉產量達241.62萬公斤,比上年增20.5%。年內竹子造林200畝,核桃造林2050畝。年內完成
沼氣建設100口,全鄉
沼氣池達2737口。年內共投資960.8萬元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完成新建、續建、修復水毀工程27件;完成坡耕地配套小水窖1000口,全鄉小水窖達6803口。他拉村高標準4000餘畝水澆地工程全面啟動,水利化程度達48%。
非公有制經濟
2006年全鄉有鄉鎮企業143個,其中:私營企業6個,個體工商戶137個。企業從業人員1080人,鄉鎮企業營業收4100萬元,完成各種稅金154.0萬元,企業利潤299萬元,企業職工年平均收入9000元。主要產品產量:藕粉200噸,醬菜1700噸,冰銅417噸,茶133噸,紅磚1200萬塊,水泥管400根,彩鋼瓦300平方米。平甸藕粉廠生產的“平寶”牌藕粉產品享譽省內外,平甸鄉生產的醬菜產品在省內具有較高聲譽並遠銷到省外及周邊國家。
產業
平甸鄉主要產業為烤菸及畜牧和甘蔗產業。一、
烤菸生產
2006年,全鄉烤菸生產的思路是:“科學規劃、最佳化面積、更新觀念、強化措施、提高質量、增加收入”。
2006年縣下達我鄉的烤菸種植和收購指標是:全鄉種植面積24390畝,其中田煙9430畝,地煙14960畝;計畫收購量300萬公斤,預計菸農收入達3100萬元。實現烤菸收購量316.24萬公斤,收入3042.24萬元。
2006年全鄉計畫種植面積4000畝,新栽冬春蔗560畝,新栽秋蔗570畝。實際完成種植面積4700畝,占計畫數的117.5%,落實冬春蔗807畝(含翻樁),落實秋蔗1020畝。
2006年全鄉完成種植面積4700畝,實現工業產量14568.45噸,比上年的16357噸增1788.55噸,增10.9%。
2006年年末生豬存欄19705頭,肥豬出欄17900頭,分別比上年增0.34%和5.9%;大牲畜存欄6330頭,出欄1725頭,分別比上年增0.96%和8.63%;全鄉畜禽肉產量達200.49萬公斤,比上年增11.4%。
基礎設施
水利設施
平甸鄉位於新平縣城郊,全鄉國土面積435.6平方千米,地處哀牢山脈中斷東麓和雲南蔥蒙山最西緣,屬紅河流域元江水系,平甸河縱貫平甸鄉境內,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良好條件。解放前,境內水源稀少,農田用水困難,除一部分農田靠他拉、平甸河水灌溉外,其餘的田地都要靠天下雨。新中國建立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自1958年起,先後修建了團結、納溪、立新、小漠沙、沖子河、汗科甲、平掌、紅旗、坡腳、磨盤山、司馬箐、煙水壩等水庫和壩塘及團結大溝、錫廠箐大溝、小白山大溝、東村溝、蚱馬命溝、小石缸大溝等灌溉溝渠。“十五”期間,全鄉共完成水利投資1541.3萬元,完成工程量299.79萬立方。改善灌溉面積2.08萬畝,坡耕地綜合治理9075.54畝。安裝管道88.54千米,改善農村供水人口達12485人,2946頭大牲畜的引水困難。截止2006年底,全鄉水利化程度45%,擁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36座,小壩塘88座,總庫容1421.65萬立方米 。溝渠總長613.3千米,完成小水窖工程5803口,增加蓄水量6.96萬立方米,改善1.2萬多畝旱地灌溉任務。平甸鄉在水利方面還存在困難:水資源的開發程度不能滿足全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貧困地區水利化程度比較低;水土流失有增無減,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防洪任務重;病險水庫工程多。
五通情況
平甸鄉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新平縣城郊,地處國道213線,省道218線中間,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全鄉現有鄉村公路606.6公里,除1個自然村未通公路外,鄉村公路網路基本建成,其中:通柏油路4個村委會,里程45公里,彈石路4個村委會,里程56公里,其餘鄉村道路均為土路。全鄉共有130個小組通自來水,通水戶5838戶,引水困難戶1073戶,飲用井水67戶,入戶率98.3%。變電站與縣城共用,現完成農村電網改造的村委會10個,共137個村小組,6072戶。全鎮有13個村委會、371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戶562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3974戶。
能源建設
全鎮建沼氣池2338口,其中完成了“一池三改”2111戶。安裝太陽能的農戶933戶,占15.4%。
集貿市場
與桂山鎮共用集貿市場。
鎮區街道情況
與桂山鎮共用。
環衛設施
集鎮環衛設施與桂山鎮共用,農村建有公廁2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5個。
旅遊
磨盤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磨盤山是
新平縣的兩大名山之一,距離新平縣城以南25公里,因山體型如磨盤而得名。海拔2614米,公園面積10.7萬畝,自古有“高不過魯奎,大不過磨盤”之說。磨盤山,自古以來都是新平縣的
軍事要地和
旅遊勝地之一。明
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普應春率領的
彝族義軍曾在這裡舉反明朝地方暴政的旗幟。據說,著名詩人徐霞客也曾到此雲遊過。1982年新平縣人民政府將磨盤山主峰地帶劃為縣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國家林業部將磨盤山風景區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該風景區以南亞熱帶中山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為主體,集山、水、林、花、寺為一體,動植物種類繁多,有珍貴一類保護動物6種,二類保護動物10多種,區內森林茂密,環境優雅,具有眾多的觀賞、食用、藥用、香料、花卉等經濟植物。主要旅遊景點有獨具歐式風情的高山草原、滿山爛漫的杜鵑花、碧波蕩漾的森林湖以及沿襲古老傳統生活的磨盤山彝族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民族採風、旅遊的理想之地。
情人谷風景區
情人谷位於平甸鄉西面,距縣城16公里。緊鄰新細公路,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古樹林立,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是理想的休閒場所。
文化古蹟
明萬曆年間,在明王朝“摧稅使者滿天下,致使小民怨聲徹天,降災召異”的壓榨下,普應春(彝族,新平磨盤山丁苴人)領導磨盤山區彝族人民,於萬曆十八年,和霸生領導的磨盤山區彝眾,開展聲勢浩大的反地方暴動鬥爭,控制平甸鄉,威震滇中。萬曆十九年,撫鎮吳定,沐昌祚,大征漢、土軍,令參將鄧子龍為右軍,游擊楊威為左軍,率師入平甸鄉境,紮營於今五花山,與普應春的彝家軍對壘,對彝家山寨進行攻擊。經過敵軍山、核桃箐、白改寨、麻栗灣四次大的拼殺,鄧子龍打敗了普應春的彝家軍!擒獲普虐春,斬首一千二百人,招降六千六百人;七月二十三日,鄧子龍於鳴鼓營(五花山)刻石記功。建花山寺廟。
文化教育
全鄉有文化站1個,藏書2萬冊,板報宣傳欄36塊。組織老體協自編自演法制宣傳節目到各村委巡迴演出,開展送戲下鄉活動2次;春節期間,組織納溪獅子隊參加縣委、政府舉辦的春節文體系列活動;“
火把節”期間,組織納溪業餘文藝隊參加縣文化局舉辦的“火把節”文藝表演;組織鄉業餘文藝隊參加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局、縣體育局舉辦的國慶55周年文體活動,獲一等獎;參加玉溪市第二屆“老年人”運動會在新平召開的開幕式文藝表演,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深人村、組全面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普查工作。通過普查,磨皮村有較深厚的彝文化底蘊,彝族原始風俗保存較為完整,如“吃花酒”儀式、祭龍、畢摩競藝、彝文碑等。其中“磨皮花鼓舞”淵源流長,原始套路保存完整,是
彝族原始舞蹈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它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在省內外、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較強的藝術性、觀賞性和研究價值。
民風民俗
新平縣平甸鄉有較深厚的彝文化底蘊,彝族原始風俗保存較為完整,“吃花酒”儀式、
祭龍、畢摩竟芝、彝文碑、對歌、跳樂、
三弦舞、
四弦舞、彝樂、
三跺腳、獅子舞、耍龍等許多民族風俗具有濃郁的彝族特點。其中“磨皮花鼓舞”淵源悠久,原始套路保存完整,是彝族原始舞蹈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它具有濃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對周邊地區影響甚深,在省內外、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較強的藝術性、觀賞性和研究價值,應逐級申報為雲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之鄉。
“磨皮花鼓”是平甸鄉磨皮村彝族花鼓舞的專用名詞。它與其他民族(包括其他地區的彝族)的鼓舞有很大的區別,形成了磨皮獨特的鼓舞風格。漢族鼓舞熱情奔放,朝鮮族鼓舞輕鬆歡愉,傣族鼓舞優雅瀟灑,佤族鼓舞幽遠古樸等等,而磨皮花鼓則威武豪放、莊重灑脫。它濃縮了古代戰爭的情景,演繹了古代部落征戰的過程,再現了激烈戰爭的場面。相傳古時候,磨皮一帶的先民們以部落為陣,村自為陣,築牆習武,抵禦外來的侵略。習武時,村民們曾學著箐雞的跳躍、扑打、追逐等動作,所以手持箐雞尾的人是後來花鼓舞的指揮者。過去,部落之間,村與村之間,或與外族之間多次發生械鬥,磨皮村發生過多次爭鬥。村民們只要聽到出征的牛角號,就英勇抗擊外來之敵,或爬山涉水;或設陣伏擊、或包圍敵人。男子們沖在前面勇敢拼殺、刀槍飛舞,婦女們緊隨其後擊鼓助陣,吶喊助威,戰場上刀光劍影,鼓聲震天。打敗了入侵之敵勝利歸來後,全寨男女老少一齊起舞歡慶,通宵達旦。後人們為了紀念當年的抗敵英雄,紀念為保衛山寨而戰的情景和場面,通過藝術編創,逐漸演繹成了“磨皮花鼓”。
革命烈士
楊應洪(1916—1949),新平縣前進公社納溪大隊納溪村人,1948年參加革命,是滇桂黔邊縱第七支隊戰士,1949年1月,在雲南省墨江縣城壯烈犧牲。
馬有明(1912———1950),新平縣平甸區桃孔鄉長田村人,1949年參加革命,是新平縣平甸區昌源鄉征糧工作隊隊員,1950年3月,在新平縣平甸區納溪鄉櫻桃寨村外壯烈犧牲。
王逸(1923一—1950),新平縣前進公社納溪大隊納溪村人,1949年9月參加革命,是新平縣—區古城鄉納溪村村長,1950年4月,在新平縣城關小西門城牆腳壯烈犧牲。
方正明(192l一1950),新平縣前進公社紅星大隊扒拉黑村人,1949年5月參加革命,是蒙自軍分區基幹團二營九連戰士,1950年5月在元江縣壯烈犧牲。
魏宗貴(1933—1950),新平縣前進公社費賈大隊阿古黑村人,1950年參加革命,是新平縣一區費賈鄉人民政府民兵隊民兵,1950年8月,在新平縣新化公社甸末後山壯烈犧牲。
易學才(1930—1951),新平縣前進公社昌源大隊大方達村人,1950年參加工作,是新平縣一區民兵隊民兵,1951年在新平縣前進公社昌源大隊大方達村壯烈犧牲。
徐畢竟(1929—1952),新平縣前進公社白鶴大隊清水河村人,1951年2月參加工作,是新平縣二區政府的幹部,1952年2月在新平縣新化公社甸末大隊甸末村壯烈犧牲。
張學文(1952一1973),新平縣前進公社費賈大隊費賈村人,中共黨員,1970年參軍,是昆字七二六部隊三十八分隊戰士,1973年5月在雲南省河口縣新街光榮犧牲。
易天明(1958—1979),新平縣前進公社磨皮村人,中共黨員,1977年1月參軍,是炮兵四十九團二營五連一班的戰士,1979年2月在雲南省河口縣螞蟥英勇犧牲。
李順畢(1965—1984),新平縣平甸區昌源鄉板橋村人,共青團員,1984年1月參軍,是三五二一一部隊的戰士,獲三等功一次,1984年5月在麻栗坡縣老山地區八里河東山光榮犧牲。
知名人物
易學昌
男,
彝族,1963年出生,新平縣平甸鄉磨皮村委會人。由於受父親的影響,易學昌從小就喜歡“磨皮花鼓舞”,到十六、七歲便成為表演能手,二十歲時,易學昌當選為社長,每逢過節、吃花酒、辦喪事等,他都組織“花鼓隊”進行表演。深受當地老百姓的稱讚,八十年代以來,他帶隊多次參加市、縣組織的各種文藝表演。1982年到玉溪參加全區的民族民間文藝調演獲二等獎,1988年到元江參加玉溪地區少數民族運動會文藝表演獲三等獎,他是“磨皮花鼓舞”的正宗傳人和領班。2001年10月被省文化廳和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民間舞蹈藝人”。
李家榮
彝族(勒蘇支系),男,生於1944年,60歲,平甸鄉梭克村馬場社人,國小文化,當地出名的“畢摩”。家庭人口4人,夫妻倆和一兒一女。大的三個女兒已出嫁別村。經濟主要來源以種植業為主。
彝族畢摩是彝族中通曉
彝文的知識分子,他們承傳各種祭祀、巫祝和祭喪禮儀的彝文典籍,他們是彝族中萬物有靈的原始崇拜的主持者、解釋者和禳解者,在彝族中擁有被推崇的地位。舊時有俗語稱:“土匪都不槍畢摩”。建國後的歷次政治運動中,畢摩文化被當作“四舊”受到衝擊,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畢摩的彝文經典被大肆焚燒,留有不多。現今,大多數畢摩都已風燭殘年,隨著他們的過世,所存的畢摩經典亦大多流失。李加榮是健在的畢摩中保存彝文典籍較多的一位。
李加榮原居住平甸鄉磨皮阿者村,祖上為世代畢摩。他7歲時向父親學習彝文和彝族禮俗,其父逝世後從事畢摩生涯。玉溪地區民委1986年組織的彝文典籍普查目錄中,曾登記他保存的彝文典籍有100多部。李加榮熟稔各種彝文典籍和祭祀禮儀,以及各種典籍的吟誦腔調。他常在磨盤山、迤阻山和和雙柏一帶從事祭祀、祭喪和巫祝等畢摩活動,他能用漢語文翻譯彝文,會唱各種彝族小調,懂一定的天文地理,會看風水、日子和掐算凶吉等。他參加過玉溪地區民委舉辦的1986、1987兩屆彝文工作座談會議,1987年在玉溪地區民委的組織下,他對自藏書《吾查們查》黑、白黃、紅四種經典中的白《吾查們查》,進行了為期半年的漢文初譯,他的初譯成果受到有關專家的肯定,並進行再整理。這部涉及了彝文歷史、宗教、哲學、文學、工藝、天文等各方面的三十萬字的經典,1999年由雲南民簇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彝文界曾引起過反響。2004年5月,到我省調研古籍工作情況的國家民委古籍辦主任李冬生、副主任李曉冬等一行人,曾到梭克村馬場社對李家榮的藏書作過了解。
村里舉行重要祭祀活動和節慶活動都由李家榮主持儀式,他對這些彝族祭祀活動的內涵及程式、儀式掌握得嫻熟、全面。他還能講述本村的來源、村子搬遷來此的傳說及遠古時發生在村裡的一些民間故事和傳說,他還對彝文較為精通。由於李家榮在村具有很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他受到村人的尊重並公認為村裡的“龍頭“。李家榮還能用彝文唱天地來源、民間敘事長詩和一些談情說愛的歌謠,會挑三弦、四弦和葫蘆絲,還會吹奏蘆笙,在村內有一間小醫務室為人治病。
李加榮本人熟知彝簇的民間習俗、禮儀和傳統文化,對彝文有一定的研究,為當地文化、民宗、旅遊等部門提供了許多不可多得的材料,有較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2007年6月9日被雲南省文化廳和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其所藏彝文經典內容浩繁,主要有:1、歷史類:如《吾查們查》、《們客》、《篤慕羅思則》、《數說遠祖》、《祭祖之書》、《魯達聶蘇》、《指路經》等等。2、天文類:如《青紅輪轉之書》、《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星相書》、《曆法測算》等等。3、占卜類:如《看八卦書》、《白奪書》、《稱命書》、《擇日書》、《耶白尼蘇》(雞骨卦之書)等等。祭祀類:如《祭日神之書》、《祭酒魂》、《貼板白書》、《切尼白書》、《也各書》、《多哩若》、《葉落皆分》、《母查非波》等等。5、祭喪類:如《查詩拉書》、《篾傑》、《擇吉地之書》《喪星隕落之書》等等。6、宗教類:如《寨中抄鬼之書》、《打家中邪之書》、《叫魂之書》、《祭蟲神之書》、《叫谷魂之書》、《叫情魂之書》、《叫獵神之書》、《祭火神之書》等等。7、堞譜類:如《先祖連名譜》、《李氏家譜》等。8、禮俗類:如《維車給尼》、《迎客詞》、《接名》等。9、民歌類:如《阿哩調》、《阿色調》、《哭嫁調》、《哭喪調》、《殉情調》、《婚調》、《猜謎請》等。10、敘事詩類:如《人類起源》、《造天造地》等。此外李加榮還有一部獨特的彝文經典《書至莫》,它把相同的彝字作了歸類,約成書於明代,對學習彝文頗幫助。
優秀運動員
王曉福,男,漢族,1988年11月15日出生,平甸鄉納溪村委會人。1994年5月4日被電擊傷致殘,2001年5月10日,正在讀初一的王曉福被縣殘聯選送到省體委接受游泳訓練。2002年6月,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以優異的成績奪得了3枚金牌,其中有兩項打破世界紀錄。2002年10月,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第八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上再創佳績,奪得5枚金牌,其中有兩項打破世界紀錄。2002年12月,在
阿根廷馬德普拉塔舉辦的第三屆世界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再創輝煌,奪得5枚
金牌,其中有4項打破世界紀錄,截止2002年底,王曉福已獲得13枚金牌,破8項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