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
1.肉眼所見
瘤體圓形、結節狀,多數腫瘤界限清楚、質地堅實。切面灰白色或灰紅色呈魚肉狀,可伴有出血、壞死。
2.鏡下所見
瘤細胞呈大小不等的長梭形,核兩端鈍圓,大小不等,胞漿粉紅,含有不等量縱行肌原纖維。
臨床表現
40~60歲多見,較多見於子宮及胃腸,發生於四肢,一般病程較長,局部切除後易復發,可經血行轉移至肺、肝及其他器官,少數轉移至局部淋巴結。患者多為老年人,小兒軟組織平滑肌
肉瘤惡性度低,預後較好。
鑑別診斷
良性與惡性平滑肌腫瘤鑑別問題,少數情況下尚有困難。從臨床上看,皮膚
平滑肌瘤直徑在2.5cm以下多為良性,2.5cm以上者可能為良性,深部且侵犯肌肉及筋膜者多為惡性。
治療
局部廣泛切除是治療平滑肌
肉瘤的主要方法,有淋巴結轉移者應行淋巴結清掃,有肺轉移者也應採取積極態度,爭取施行轉移瘤切除。文獻報導放療療效不肯定,對局部切除不徹底的可行放療,化療可採用ADM、VCR、CTX等藥物的聯合化療。平滑肌
肉瘤的預後不佳,文獻報導5年生存率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