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延長,頗側偏,背、腹輪廓淺弧形,前部高,後部低租;頭中大,側扁,具棘和棱。口前位,斜裂;上下頜和鋤骨具絨毛狀齒;上咽喉具一齒板。前鰓蓋具尖棘4。體被特化之棘狀鱗。具鰾。背鰭連續,起始於眼眶後緣之上方,硬棘部低且具缺刻,具硬棘XI,第I硬棘為標準體長的10-11%,軟條12;臀鰭亦低,具硬棘I,軟條11-13;臀鰭硬棘I,軟條2。體一致為淡褐色而無斑塊,腹部淡色;背鰭硬棘部與體色略同,余鰭一致為暗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平滑虻鮋
- 界:動物界
- 科:絨皮鮋科
中文名平滑虻鮋觀賞魚類否 俗名虎魚食用魚類否 英文名是否有毒是 科目英文Aploactinidae經濟魚類否 科目絨皮鮋科最大長度9 cm 命名者Chen, 1981棲息深度50-100公尺 | 平滑虻鮋 |
世界分布 | 台灣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台灣的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
棲息環境 | 砂泥底、近海沿岸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頗側偏,背、腹輪廓淺弧形,前部高,後部低租;頭中大,側扁,具棘和棱。口前位,斜裂;上下頜和鋤骨具絨毛狀齒;上咽喉具一齒板。前鰓蓋具尖棘4。體被特化之棘狀鱗。具鰾。背鰭連續,起始於眼眶後緣之上方,硬棘部低且具缺刻,具硬棘XI,第I硬棘為標準體長的10-11%,軟條12;臀鰭亦低,具硬棘I,軟條11-13;臀鰭硬棘I,軟條2。體一致為淡褐色而無斑塊,腹部淡色;背鰭硬棘部與體色略同,余鰭一致為暗色。 |
漁業方法 | 小型至中小型魚類,無食用價值。 |
中文名 | 平滑虻鮋 | 觀賞魚類 | 否 |
俗名 | 虎魚 | 食用魚類 | 否 |
英文名 | 是否有毒 | 是 |
科目英文 | Aploactinidae | 經濟魚類 | 否 |
科目 | 絨皮鮋科 | 最大長度 | 9 cm |
命名者 | Chen, 1981 | 棲息深度 | 50-100公尺 |
平滑虻鮋 中文名平滑虻鮋觀賞魚類否 俗名虎魚食用魚類否 英文名是否有毒是 科目英文Aploactinidae經濟魚類否 科目絨皮鮋科最大長度9 cm 命名者Chen, 1981棲息深度50-100公尺 世界分布台灣地理分布分布於台灣的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棲息環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形態特徵體延長,頗側偏,背、腹輪廓淺弧形,前部高,後部低租;頭中大,側扁,具棘和棱。口前位,斜裂;上下頜和鋤骨具絨毛狀齒;上咽喉具一齒板。前鰓蓋具尖棘4。體被特化之棘狀鱗。具鰾。背鰭連續,起始於眼眶後緣之上方,硬棘部低且具缺刻,具硬棘XI,第I硬棘為標準體長的10-11%,軟條12;臀鰭亦低,具硬棘I,軟條11-13;臀鰭硬棘I,軟條2。體一致為淡褐色而無斑塊,腹部淡色;背鰭硬棘部與體色略同,余鰭一致為暗色。 漁業方法小型至中小型魚類,無食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