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地方志歷史文化叢書(共4冊)

平涼地方志歷史文化叢書(共4冊)

《平涼地方志歷史文化叢書(共4冊)》是2007-8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805886374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5886374
  • 頁數:712
  • 定價:390.00元
  • 出版時間:2007-8
內容介紹
《平涼地方志歷史文化叢書(套裝共4冊)》包括:《平涼文物》、《平涼名勝》、《平涼人物》、《詩詠平涼》。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撰的“平涼地方志·歷史文化叢書”——《平涼文物》《平涼名勝》《平涼人物》及《詩詠平涼》業已告竣,即將付梓。這套叢書,具有一定的史學含量、文化品位和社會認可度,它的出版,對於充分反映平涼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展示平涼豐富獨特的地域優勢,以及藉助歷史文化品牌之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平涼,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華之地。早在20萬~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涇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創造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農耕文化,出現了“沃野千里,水草豐美,牛羊銜尾,群畜塞道”的田園畫卷,從而也開啟了華夏農業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證明,平涼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遊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秦漢以降,由於這裡一直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且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曾經在傳遞民族文化傳統、吸收外來文化營養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滄桑歲月的積澱和一代代人的創造與積累,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兼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領異標新,相映生輝,啟迪著民族的心智,推動著歷史的進程,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撩去歷史的煙雲,不難發現,漫長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蘊藏並傳承於人的血脈精神而外,總會以一定數量的物質的形式留存在其演進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蹟。僅以文物而言,在平涼境內就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其中涇川縣大嶺上距今約20萬年的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確認為甘肅之最早;出土於涇川涇明牛角溝距今5萬年前的“涇川人”,比北京“山頂洞人”還早;靜寧治平古成紀遺址,是早於黃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別是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玉質人傭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華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文明高度,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