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洲街道

平洲街道[PīngzhōuZhèn] 南海縣轄鎮。在縣境東部,東北與廣州市隔佛山水道相望,東隔陳村水道鄰番禺縣。面積約53平方公里。人口61936。華僑、港澳同胞2.6萬人。轄3圩89村。鎮政府駐平洲墟,故名。

1992年6月24日,廣東省政府批准南海撤銷平洲鎮,將其行政區域劃給桂城鎮(未實行)。1992年9月12日,經廣東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平洲鎮,設定平洲街道辦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洲街道
  • 地理位置:廣東省佛山市
地名典故,

地名典故

平洲鎮林岳管理區街頭衛生站
平洲鎮建國前為四區。1949年冬與鹽步、大瀝同屬三區。1950年析出屬六區。1953年從六區分出,增為十四區。1956年為平洲區。翌年改為鄉。1958年成立公社。1961年再稱區。1963年復為公社。1983年再復區名。1985~1986年,雷崗、疊滘、石[石肯]等8鄉劃歸桂城鎮。1986年改鎮。1988年三山村劃歸鳳鳴鎮。
平洲鎮地屬沖積平原,僅中、東部有兩片小山丘,其餘地勢平坦,河涌交錯,土地肥沃。耕地43869畝,魚塘2250畝,林地426畝。主產稻穀、花生、甘蔗,次為甘薯、黃豆和香、大蕉,還飼養塘魚、生豬和家禽。有固定排灌站32座,各類排灌動力機械總功率7712千瓦。有機械製造、五金加、建築材料、家具、家電、紡織、化工、皮革、塑膠、鑄造、模具、玻璃、印刷、造紙、包裝等20多個行業,各類企業共1500家。紅木家具、皮鞋、玩具、風扇、紅磚、大米等產品出口外銷。土特產有齊眉米、絲線柚、吊絲丹竹筍、林全聚楊桃、十葉龍眼、番石榴和福肉餅等。有中學3所,國小14所,衛生院(站)33所。廣東省皮膚病院、省軍區農場,佛山市農校、農業科學研究所,南海縣第一中學、毛紡廠、飛行風扇廠、電線廠等單位設此。廣珠公路和佛山一平洲公路縱、橫貫鎮境。廣州19路公共汽車通平洲圩,東平水道通珠江。
鎮區在桂城鎮東8.7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18060。據傳唐末建圩之初,未築堤圍,圩場每為漲潮所淹,水深盈尺;但退潮迅速,未成威脅,故稱平洲,意為“平安之洲”。抗日戰爭前,碾米業、飲食業已頗興旺,米鋪及蠶繭、禽蛋等成行成市。1938年後,曾遭日軍轟炸、洗劫,幾成廢圩,人口僅剩數千。1950年後,工商企業逐步發展,1984年定為鄉級鎮,1986年為平洲鎮區。聚落沿廣珠公路兩側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4層以下房舍,近年在圩南建80餘幢磚混或框架結構樓房,高者達8層。有機械、玩具、家電、五金、食品等工廠及賓館、商場等共80多家。農貿市場逢一、六為圩期,主要交易肉類、果菜、日用百貨。有中心敬老院、中心幼稚園和中、國小各1所。古蹟有徐公廟,乃前人為紀念明代徐公向朝廷保救元末南海農民起義軍首領邵宗愚的遺族而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