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洲村

台山市端芬鎮上澤村委會平洲村曾經出過不少名人,清代尤以“舉人村”而聞名。我國現代眼科奠基人之一的陳耀真教授也是出自平洲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洲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台山市
  • 電話區號:0750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建國後和改革開放以來,平洲村出了不少大學生,人稱此地是人傑地靈之地。為了探尋“舉人村”的歷史脈絡,記者多次來到平洲村尋訪。

清代以來人才濟濟:

去年5月,端芬鎮平洲村村民在挖掘魚塘時,挖出了十幾塊石板。據端芬鎮文化站站長、平洲村人陳強新描述,村民們發現這些石板上刻有道光、鹹豐、同治等字樣,經村裡的老人確認,這些石板都是村里雕鑿於清代的“舉人碑”。這些“舉人碑”原本豎立在村口,是歷代村民為獲取功名的族人而立。石碑用當地的花崗岩打成,長約1-3米,寬40厘米左右,碑上以正楷刻寫陰文,內容分別記錄某年某人考中何種功名。

據村中老人回憶,清朝村中族人凡考取功名者,都會鑿制這樣的石碑,以光宗耀祖,激勵後人。據稱,當時全村共有各類石碑幾十塊,可惜年代久遠、社會變動,這些石碑要么被破壞,要么被人拿去家中做了門檻或者平洲影劇場的石凳,一些甚至被用來圍豬圈,文革期間“破四舊”,剩下的“舉人碑”都被拿去修建魚塘了。如今,這批從魚塘中挖出的“舉人碑”,又重新立於村口,“碑林”成了村內最引人注目的景觀。

平洲村的另一文化品牌就是從台山市端芬鎮上澤村委會平洲村走出去的陳耀真教授。他是我國現代眼科奠基人之一,1934年從美國回到祖國從事醫學教育事業。1964年在中山醫科大學(現併入中山大學)建立了眼科研究室,1965年建立了中國高等醫學院校中最大的一所眼科醫院。1983年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集眼科教育、醫療、科學研究和防盲等任務於一身的新型眼科綜合體——中山眼科中心。現在的中山眼科中心已成為世界20個大眼科中心之一。

“舉人村”舉人知多少:

平洲舉人村到底出過多少舉人呢?在台山端芬文化站陳強新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曾經重修過《平洲族譜》的陳持秉老人。據今年84歲的陳持秉老人介紹,平洲村的始祖陳和剛於乾隆六年(1742)攜妻及四子由台山三八鎮沖泮聖堂村牧鴨南遷至此,陳和剛認為此地平枕雲峰,洲環澤水,能生彩鳳、起文龍,遂將此地取名平洲,安家在此,此後,平洲陳家的後人就按照《平洲族譜》命名,輩分為“建宇平洲貽紹業,安居上澤展先猷”。陳持秉老人告訴記者,平洲村歷史上出過許多武舉人,其先祖陳清華就是村里最早的武舉人之一。

陳寶田是現今村中知道族人故事最多的人,現年82歲,屬紹輩。陳寶田老人說,先祖陳和剛帶著四個兒子來到這裡後,陳家就分為四房,在清朝時,平洲村陳家一房的子弟最多,有上百戶,出過17個舉人,他自己就是一房的後人;二房、三房共20多戶,沒有出過舉人;四房約30戶,出過1個舉人,就是陳清華,陳持秉就是陳清華那一脈的後人。對於這18個武舉人,陳寶田拿著《平洲族譜》講述著,其中有陳洲傳、陳貽彪、陳洲拔、陳貽拱為父子兩代同為武舉人,有道光年間的陳清華,鹹豐年間的陳仕平,光緒年間的陳貽祿等。

記者翻閱了《新寧縣誌》,看到清朝年間台山中舉的武舉人名字和中舉年份都有記載,按照陳寶田老人告知的名字逐一查證,卻發現因老人告知的多為家族字而《新寧縣誌》中多為名而難以對照,後在台山市博物館葉玉芳副館長的幫助下,結合平洲現存的舉人碑、陳寶田老人的回憶和《新寧縣誌》的記載,初步核實了3個武舉人的身份,分別是道光年間的陳朝安、陳清華以及光緒年間的陳兆昌(貽祿)。

在考證過程中,有一點記者感到很奇怪,在《新寧縣誌》記載的清朝75個武舉人中,姓陳的舉人剛好18人,難道這18個舉人全部都是平洲村的?台山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可能性不大,不過這本《新寧縣誌》只記載到光緒19年,即1891年以後考取功名的再無記錄。

平洲村為何舉人多:

為何一個只有263年歷史、200多戶人家的小村,居然能出這么多功名在身的人?

對此,有的村民說,平洲村山明水秀,藏風聚氣,平枕雲峰,洲環澤水,是育人的好地方;有的村民說,或許開始時村子裡只出了幾個舉人,此後整個村子都形成了考取功名的傳統……

回顧歷史,可知清朝以鐵騎勁弓得天下,前期幾個皇帝都很重視講習武藝,時時強調“文武並重”,力圖保持尚武的傳統。清代武官雖然仍以行伍出身為“正途”,科舉次之,但科舉出身者數量不斷增大,在軍中占有很大比例,加上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相對公正,因此,民間習武者對武舉考試趨之若鶩,大部分武舉人,按規定可到兵部註冊,由兵部依據個人成績分三等授予武職,也可以到本省軍營中效力。總之,只要有一個武舉人資格,就有了逐步升遷的機會。

陳寶田老人說,村中曾建有武館,不少子弟喜歡武藝,每有武人過村,都會向其求教,可見那時平洲村村民有尚武之風,不過近代以來,平洲子弟也有不少人從事律師、醫生行業。據了解,平洲村儘管是個自然村,但是建國後就有6人考上大學,後來恢復高考後也先後出了十幾名大學生,如今村里每年都有1到2人上大學。

舉人的故事:

平洲舉人村是端芬鎮目前最大的村,人口多,田地也不少。說起這些,陳寶田老人又提起武舉人陳洲拔。老人說,由於陳家來平洲歷史較短,當時附近還有不少人家,因此那時的田地不多,糧食還不夠吃,約光緒年間,陳洲拔中舉後,在得到當時的政府同意,在田地和山地上打下屬於平洲的界樁,計得到田地1000多畝,山地4000多畝,為以後平洲族人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在採訪中,村民提到較多的是光緒乙酋科的武舉人陳貽祿。據陳持秉介紹,貽祿擅使關刀,力大無窮,集“弓刀石,馬步箭”功夫於一身。貽祿中舉後,快馬報喜至村,全村一派歡騰,其回村時胸佩大紅花,騎高頭大馬,此時村里小輩都要喊中舉之人為“爸爸”,同時在村門口豎立“舉人碑”一塊,以鼓勵後人,光宗耀祖。貽祿曾官至陸豐縣令,任職期間以清廉著稱,歸隱回鄉後以寬厚待人著稱於四鄰。

打造歷史文化名村

平洲舉人村和舉人文化已經引起了台山市領導和端芬鎮政府的重視,現在端芬鎮正根據有關專家的建議,對平洲作進一步考察,打算做出更好的發展規劃。為加強歷史文化名鎮(村)的保護,台山市也於今年8月制定了台山市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規定。記者了解到,最近擬定的端芬樓保護開發方案,將以翁家樓保護為龍頭,開發和利用附近5公里內的華僑建築,其中就有平洲舉人村,準備將其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亮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