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王

平水王

平水王名周凱,字公武,又名周清,俗稱周七郎,三國吳至西晉時臨海郡橫陽縣人。他通過治水對古溫州沿海平原進行開發,為古溫州地區於東晉太寧元年,從臨海郡析出單獨設立永嘉郡奠定地理基礎,推動了溫州文明進步和歷史發展。《弘治溫州府志》記載:“甌郡三江,曰永寧江,曰安固江,曰橫陽江,自漢有之。瀕江為三監,至晉橫山周公乃疏鑿而通之。於是潮汐有節,境土始辟,生齒日蕃,遂改邑為郡焉”。

公元300年秋天,周凱在抗擊颶風惡潮中殉難,為緬懷他平治水土的功績,地方長官賜名他的家鄉叫“平水”(現蒼南縣橋墩鎮橋墩門社區),葬於松山西北麓(現蒼南縣橋墩鎮後隆村),傳為郭璞相土選址。唐代勅封在“平水顯應公”,隨後改封為“平水顯應王”;宋代賜諡號“通天、護國、仁濟”,列入郊壇,由皇帝與天同祭;元代賜諡號“威惠”,進號“太和沖聖帝”;清雍正11年,海寧鹽官御建海神廟,周凱配祀。民間稱為平水聖王、平水侯王、平水大王、平水王、平水爺等。

基本介紹

  • 本名:周凱
  • 別名:平水王
  • 所處時代:三國、西晉
  • 逝世日期:300年
周凱:溫州治水第一人
轉載自《溫州日報》 作者:林立謹
導讀:古地理研究顯示,溫州沿海平原是隨著地理演變逐漸形成的,這其中,西晉溫州人周凱通過治水來改造自然環境,對溫州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深受後世的推崇肯定。
平水王
周凱射潮國畫
西晉溫州 一片汪洋
據葉銀燦、李家芳、宋連清等人所撰《浙江溫州地區近岸淺海全新世地層與古地理》一文考證,溫州沿海平原是由甌江、飛雲江、鰲江等三條河流和海水攜帶的泥沙堆積而成。由於遭遇第四紀大海侵,在5000年以前這三條河流的河口都類似今天的杭州灣,屬於溺谷形海灣,海水一直到達今天的青田縣城、平陽縣城和平陽縣水頭鎮一帶,今天的平原地區一片汪洋。此後,隨著海平面的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堆積, 在人類的積極參與下,逐漸形成今天的適合人類居住的沿海平原。
西晉時期,今溫州沿海平原的大部分區域尚未成陸,由於洪水和海潮的影響,尤其是颱風頻繁發生,溫州沿海平原人類居住和耕種的自然條件是惡劣的。宋代戴栩《江山勝概樓記》載:“晉之永嘉屬臨海(今溫、台、處三地及閩北部分地區),合三郡,戶不滿二萬”,地廣人稀,側面說明了當時居住和生產條件差。元末明初史學家宋濂撰寫《溫州橫山仁濟廟碑文》對西晉初年古溫州沿海平原的情形是這樣描述的:“時臨海屬邑曰永寧,曰安固,曰橫陽,地皆瀕海,海水沸騰,蛇龍雜居之,民罹其毒”。當時惡劣的生存環境,可見一斑。
治理三江 宋濂撰碑
約西晉太熙元年(290)至永康元年(300)十年間,在古橫陽縣人周凱的推動和帶領下,溫州先民通過治水,對沿海平原進行了一場大範圍的生存環境大改造。
宋濂《碑文》描述了周凱率領先民“捍患御災,惠利萬民”的場面:周凱“白於邑長,隨其地形,鑿壅塞而疏之,遂使三江(甌江、飛雲江、鰲江)東注于海,水性既順,其土作乂”。可見,當時那一場治水活動在溫州沿海平原全面鋪開,聲勢浩大,有效治理了洪水內澇、海水倒灌等災害,終使平原土地不能耕種的惡劣自然環境得以改善。
上海復旦大學吳松弟教授《溫州沿海平原的成陸過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一文考證,周凱治理三江的同時,溫州各地聯結土埭形成古海塘,抵禦海潮侵襲,挖土修築海塘,形成塘河。從事世界遺產研究的陝西周至劉小方副教授,在《溫州海塘文化遺產與地方精神》論文中,對宋濂《碑文》進行解讀,指出“周凱依據地形用疏導的方式治理了三江,在沿海用土修築海塘防止海水內侵而獲得人們的祭祀”。溫州市水利局高級工程師單國方先生在其論文《塘河與平水王周凱》結束語中直言“平水王周凱修建溫州史上第一條海塘和塘河”。
從上述記載和研究來看,當時周凱所推動和率領的那場治水活動,是一場系統性的綜合治理。如果用現代水利來表述,當時的治理項目涉及了海塘建設、堤防建設、河道疏浚和裁彎取直、清障打卡、新開河道,甚至水閘建設等等。通過那一場治理,受到海潮侵襲的鹽鹼土壤逐漸得到改良,成為優質耕地,原來居住在平原地區從事漁獵生產的先民,逐漸向農耕文明過渡,原來居住在山區的先民,逐漸向平原地區聚居。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修築海塘抵禦海潮而衍生的塘河,在沒有汽車運輸和汽車運輸還不發達的千百年里,成為了溫州沿海平原交通出行的大動脈,我們回想近代溫瑞塘河、瑞平塘河、蕭江塘河水運交通的繁忙,便可聯想千百年來塘河對溫州沿海平原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周凱率領先民治理溫州沿海平原三江水系及瀕海地,極大的改善了西晉時期溫州沿海平原先民居住、耕種的自然環境,促使了人口聚居增長,改變了先民的生產方式,並使之多樣化,衍生形成水運交通網路,加劇了人口的流動和物資的交換,區域文明由此而繁榮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周凱平水”作為重要因素之一,促進了古溫州地區於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從臨海郡析出,單獨設立永嘉郡,成為溫州歷史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抗潮捐軀 後世推崇
據宋濂《碑文》及相關文獻所載:周凱,字公武,東吳西晉年間人。《嘉定赤城志》載其又名周清,人稱周七郎,娶臨海郡林氏女為妻。其人“生而雄偉,身長八尺余,發垂至地,善擊劍,能左右射,博文而強記,家雖貧,躬耕以養父母”。
西晉太康10年(289),周凱會同陸機兄弟等人,到帝都洛陽遊學。在洛陽,周凱等人投靠太常張華。張華愛惜他們的才能,而舉薦他們,太傅楊駿徵召陸機任祭酒、刺史周浚召陸雲為從事、陸耽為平東祭酒,唯獨周凱發覺皇后賈南風把持朝政,外戚篡權,天下當亂,而婉拒張華好意,獨自返回家鄉。隨後,果然發生“八王之亂”,張華與陸氏兄弟盡數遇害。
宋濂《碑文》記載永康年間,周凱在抗擊颶風(颱風)怒潮時殉難。永康是晉惠帝司馬衷的第四個年號,從公元300年至公元301年4月,計為2年,4月後改元永寧。根據溫州海域颱風的規律,每年4月之前不會有颱風登入,我們推斷周凱殉難於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宋濂《碑文》對周凱殉難這一段,是以“周凱射潮”的藝術手法來描述的。應該說,把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神化,是老百姓對古聖先賢的崇敬和不捨,寄託著先民們對周凱為家鄉為百姓獻出生命的無限哀思。
周凱殉難後,邑長(地方長官)為紀念他平治水土的功績,命名他家鄉為“平水”,《民國平陽縣誌》引用舊志:“松山……其麓西北臨平水,案平水在溪北……平陽福鼎交界地”,即今蒼南縣橋墩鎮橋墩門社區一帶,現松山西北麓有周凱墓葬遺址,世稱“平水神穴”。
周凱的功績,千百年來得到官府和民間的雙重肯定,現溫州、台州、麗水等古臨海郡地區,乃至錢塘江沿岸的海寧、杭州等地,遺存有相當數量的官府或民間修建的奉祀周凱的宮廟,據宋濂在碑文中考證清點,自南朝陳毛喜至元朝左答納失里,共有13位溫州地方官員主持修建周凱廟,顯示了後人對周凱的緬懷。
唐代敕封周凱為“平水顯應公”,很快又改為“平水顯應王”。宋代,在唐封基礎上累加“通天”“護國”“仁濟”諡號,並將其神位列入皇帝祭天的郊壇,德祐元年(1275)官府又建周凱廟於橫山,宋恭帝趙顯賜廟額為“仁濟廟”。元代賜“威惠”諡號,並敕封為“太和沖聖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橫山仁濟廟”詔禮官定議周凱為橫山“周公”之神,並指令溫州地方官府每年祭祀。彼時,宋濂受鄉友所託,撰《溫州橫山仁濟廟碑文》。清雍正11年(1733),朝廷在海寧鹽官建成海神廟後,周凱從祀。
近年來,溫州市區甌江邊建成溫州治水文化長廊,通過九大篇章的浮雕長卷,用浪漫與現實相結合的手法,高度概括溫州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周凱射潮”是緊接“甌居海中”和“東甌開篇”之後的第三篇章。
近幾十年來,溫州各地修建起海塘、堤防、水庫、水閘等等水利工程,築起溫州沿海平原抵禦水旱災害的一道道防線,守護著溫州的富裕繁榮,但我們不能夠忘記先民們為打造美麗的家園,做出的每一份努力和犧牲,應該把“周凱平水”作為文化遺產,弘揚他為溫州沿海平原的歷史演進,為家鄉為百姓,獻出生命的大無畏精神,給古聖先賢應有的歷史地位,成為打造溫州水生態文明城市金名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