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彰 ,1915年出生於愛知縣,日本佛教學者。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專攻印度哲學與佛教學。後致力於原始佛教、阿毗達磨佛教、大乘佛教、戒律的研究。曾赴西德、英國、印度等國留學。歷任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校教授及東方學會會員。昭和三十四年(1959)以《律藏の研究》一書獲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の研究》、《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印度佛教史》等書。後並結集成《平川彰著作集》行世。
平川氏在佛學研究上的最大創見,是有關大乘佛教起源問題的看法。他在所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書中,以為大乘佛教並非出自傳統的部派僧團。他所持的理由是‘佛與僧別體,佛塔非僧伽的所有物,及部派間不能共住交往,大乘當然也不能與部派佛教者共住,大乘經以十善為屍羅(戒)波羅蜜,十善為在家戒’。由此而推想大乘與出家的部派佛教無關,大乘並不出自出家的部派佛教。從而推想有‘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團,為大乘教團的起源。’對於平川氏的這種看法,印順法師並不同意。並曾於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一、第二章,提出反駁的論據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