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馬鈴薯

平安馬鈴薯

平安馬鈴薯,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平安區大部為山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安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涼爽,適宜馬鈴薯生長。平安馬鈴薯薯塊形狀呈橢圓和圓形,表皮白色光滑,芽眼較淺,薯肉呈白色,緻密度緊,無空心。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平安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安馬鈴薯
  • 產地名稱: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
  • 品質特點:薯塊形狀呈橢圓和圓形,表皮白色光滑
  • 地理標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農村部第4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平安馬鈴薯薯塊形狀呈橢圓和圓形,表皮白色光滑,芽眼較淺,薯肉呈白色,緻密度緊,無空心。

營養價值

馬鈴薯單株產量高0.88±0.3千克,單株結薯5±2個,單塊重0.18±0.1千克,塊莖澱粉含量為15%以上,蒸食品味好,粗蛋白含量為2%-3%,植株較耐旱、耐寒,耐鹽鹼,薯塊耐儲藏。
平安馬鈴薯平安馬鈴薯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平安區大部為山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高山分布在本縣南部自西向東橫亘的有阿伊山、泥旦山、頂帽山、青沙山、八寶山。海拔在3100米以上,最高的阿伊山脈頂峰為4167米,由於地殼強烈上升和水流長期切割,境內形成山體陡峭,局部岩石裸露,山高谷深的東溝,六道溝,老虎溝,東、西岔溝等12條溝岔水系沿高山北麓分別流出匯入祁家川溝、白沈溝和巴藏溝三條大溝,成為山巒起伏,山川相間的主要河谷地帶。起伏連綿的地勢,使境內氣候覆雜多樣,構成了農業生產在空間上比較明顯的地區差異,最終形成了被該地民眾習慣稱謂的川水、淺山、腦山三大地貌類型區。
川水地區:海拔在2066米至2400米之間。主要分布在湟水南岸的平安鎮、小峽鎮,境內湟水穿境而過。其次是三合、白沈溝、巴藏溝等溝岔低位地區,由於長年雨水沖刷,河床不斷下切,成為明顯的河漫灘。由一級階地、二級階地和三級階地組成。總面積為0.73萬公頃,占全區9.49%,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溫和,灌溉便利,多為耕地、生產水平較高,是平安區糧食高產區。
淺山地區:位於海拔2400米至2800米之間的廣大黃土丘陵區,主要包括洪水泉鄉的全部和三合鎮的上半部和石灰窯、寺台、古城、沙溝、巴藏溝的下半部。屬平安區中高位淺山,面積為5.18萬公頃,占全區67.34%。由於強烈地殼運動,加之大小山溝長期水流切割,形成溝谷縱橫、支離破碎的地形。該地帶大部分地表上覆蓋有第四紀黃土,在溝谷兩側已侵蝕露出第三級紅土,呈現出黃土高原中期侵蝕。
地貌: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壤侵蝕模數達2000-5000噸/平方公里/年。是全區面積最大的旱作農業區。
腦山地區:位於平安區南部山區,主要包括石灰窯、寺台、古城、沙溝、巴藏溝的上半部,總面積1.78萬公頃,占全區的23.17%。海拔在2800-3100米之間。坡度一般在15°-45°之間。局部高差450-700米。土層較薄,約0.15米-0.50米。水土流失較輕,土壤侵蝕模數為400-800噸/平方公里/年。自然植被較好,有小塊山地草原和灌叢草甸。這些地帶氣候冷涼濕潤,地域寬廣,適合農、林、牧綜合發展。但因熱量不足和生長期較短,發展糧食生產受到制約。

水文情況

平安區屬於黃河流域,湟水水系。湟水幹流自西向東流經平安區,在平安區境內長約31.2公里,給平安區平安、小峽地區提供了豐富的客水資源。平安區境內匯入湟水的支流有三條,祁家川河、白沈溝河、巴藏溝河,流域面積639.83平方公里,河道總長93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8670萬立方米。均發源於平安區南部高山。以上三條主要溝道均為湟水的一級支溝。另外,還有在平安區注入湟水的小南川溝和其他一些小溝道,集水面積約為130.2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271.23萬立方米。上述各河道主要特徵詳見表1。
表1平安區主要河流特徵表
河流名稱
集水面積
(千米)
河道長度
千米
河道比降

平均流量
米/秒
平均年徑流量
萬米
備註
祁家川河
311.95
35
50.8
1.263
3984
白沈溝河
262.2
35.5
47.4
1.207
3805
巴藏溝河
65.68
22.5
66.7
0.279
881.0
湟水
31.2
12140
過境客水

氣候情況

平安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涼爽,秋季陰雨滋潤,冬季寒冷漫長。
(1)光能充足,利用率不高。平安區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時數由南向北遞增在2462.4-2880.8小時之間。
(2)熱量分布,北部偏多,南部不足,溫度的變化由北向南遞減。平安區年平均氣溫在0.3-6.4℃之間,高於西寧、低于樂都區。最冷為一月,平均氣溫在-12.9-7.2℃之間,最熱七月,平均氣溫在11.3-17.7℃間。
(3)降水季節,地區不均,旱澇俱存。平安區降水主要受高原季風和南部山區地形影響,在地區和季節上有著明顯差異。多雨中心在拉脊山一帶,年總降水量為600毫米。
平安馬鈴薯平安馬鈴薯

歷史淵源

2009年,平安縣實施馬鈴薯原種補貼試點項目。
2012年,平安縣共推廣種植馬鈴薯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栽培技術3萬畝,其中建立百畝示範田14個、千畝示範田6個。
2014年,平安區推廣全膜馬鈴薯雙壟栽培技術。
平安馬鈴薯平安馬鈴薯

生產情況

2012年,平安縣全膜馬鈴薯總產量達到6195萬公斤,新增總產量1515萬公斤。
2017年,平安區種植馬鈴薯規模達16萬畝,覆蓋全縣範圍。
平安馬鈴薯平安馬鈴薯

產品榮譽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平安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平安馬鈴薯平安馬鈴薯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平安馬鈴薯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海東市平安區所轄平安鎮、小峽鎮、洪水泉鄉、石灰窯鄉,三合鎮、古城鄉、沙溝鄉、巴藏溝鄉總計8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1°49′-102°10′,北緯36°15′-36°34′。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平安馬鈴薯品種是能充分體現平安區生態優勢的產地品種,具有抗逆性、優質、高產、穩產的馬鈴薯品種,按照生育期、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經濟性狀等進行栽培管理。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平安馬鈴薯產地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馬鈴薯在優良的栽培條件下,各種質地的土壤上均能獲得好收成,且以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最佳。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平安區馬鈴薯種植品種在生態區域和海拔標準選擇情況下,繁育出適宜生長的中晚熟品種青薯2號種薯;在川水、淺山和部分半淺半腦地區,海拔在2600米以下都可以進行相應的種植。
制種田採用國家規定的馬鈴薯大田用種標準。按照經濟作物種子質量標準—種薯類GB GB4406-1984《農作物質量標準》。嚴格執
行種子加工處理,對馬鈴薯種子進行篩選,(常規種)原種純度99.5%,薯塊整齊度85%;(常規種)大田一級用種純度98%,薯塊整齊度85%;(常規種)大田二級用種純度96%,薯塊整齊度80%;(常規種)大田三級用種純度95%,薯塊整齊度75%。大田三級用種純度95%,薯塊整齊度75%。另外,將選好的種子在播種前2-3天切種,進行適當晾曬,以防儲存霉變,同時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保證種子出苗齊、全、壯。
3、種植技術要求
3.1合理輪作、精細整地:馬鈴薯不宜連作,根據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和生產特點,採用合理的輪作制度,馬鈴薯與小麥、油菜等作物輪作,每2-3年輪作一次。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深翻,進行曬垡,冬季土壤封凍前打土保墒。春天播種時,用旋耕機對田地進行旋耕,使田地碎土、耙平。
3.2播前土壤處理、防止蟲害每畝用辛硫磷顆粒3-5千克拌5-10千克細土處理土壤。
3.3種薯選擇:播前選擇無病、無傷的幼壯薯作種,切種時隨時進行切刀消毒,也可採用整薯播種。
3.4種薯選擇與種植處理催芽:選擇具有品種特性、薯塊完整、無病蟲害、無傷凍、薯皮光滑的薯塊作種。在播種前2-3天將種薯從窖中取出,曬種期間剔除病塊。並攤晾4-7天播種。攤放在室溫15-18℃的散射光下進行催芽。芽長至2.0-2.5厘米,長出幼根,塊莖呈深綠色時為宜。
3.5適時播種、合理密植:該品種適宜播期為4月中旬。播種量每公頃1.875噸-2.25噸(125.00千克/畝-150.00千克/畝)。一般行距65厘米,株距為25厘米-30厘米,水地密度4.0002萬株/公頃(2666.8株/畝),旱地密度5.0002萬株/公頃(3333.00株/畝)。熱量高的川水地區實行平種及起壟和等行距種植,也可實行寬窄行種植,壟寬65厘米,高20厘米-25厘米,熱量低的腦山地區可起壟等行距種植。
播種方法。先用點播器打開第一個播種孔,將土提出,放在旁邊,孔內點種,打第二個孔後,將提出的土放在第一個孔口,撐開手柄或用鏟子輕輕一磕,覆蓋了第一個孔,以此類推,這樣播種,對地膜的破損較少,膜面乾淨沒有浮土,且播種深度一致,出苗整齊均勻,提高工效。
4、科學配方施肥
平安區農業區分川水、淺山、半淺半腦和腦山四個生態區,但馬鈴薯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半淺半腦地區與淺山地區。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平安區的主導產業,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發揮肥料的增產潛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馬鈴薯施肥的適宜時期與方法
(1)基肥
常以草木灰或有機肥和化肥混合後施用,可起到防病防蟲,增加鉀素,改善品質的作用。將腐熟好的有機肥、化肥(品種及數量看附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馬鈴薯標準化栽培若施用配方肥(施肥數量見附表),則配方肥(16-14-10)做基肥,尿素作追肥;若按配方施肥方案表(品種及數量看附表)施用時,磷肥、鉀肥和70%-80%氮肥做基肥,20%-30%氮肥做追肥。
(2)種肥
播種時將氮磷鉀配合施在犁溝內集中施肥或穴施,增產效果較佳。
(3)根據馬鈴薯的長勢情況,在初花期畝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氫鉀0.1公斤+水50公斤進行葉面追肥,或富萬鉀25克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追肥,一般噴施3-4次。
表3馬鈴薯施肥方案
生態類型
栽培方式
目標產量(公斤/畝)
土壤養分(千克/毫克)
施肥方案(公斤/畝)
有機肥(公斤/畝)
方案1
方案2
N
P2O5
K2O
配方肥(16-14-10)
尿素
尿素
磷酸二銨
硫酸鉀
川水
標準化
2400
85
40
170
4000
70
4
20
22
14
2800
102
56
200
4000
80
5
23
24
16
山區
標準化
2600
85
22
160
3000
60
3
17
18
12
2800
110
35
230
3000
70
4
20
22
14
標準化
2400
100
25
134
3000
50
2
13
15
10
3100
125
43
226
3000
60
3
15
20
12
5、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期間注意觀察,如幼苗與播種孔錯位,應及時放苗,以防燒苗,播種後遇降雨,會在播種孔上形成板結,應及時將板結破開,以利出苗;出苗後查苗、補苗和拔出病苗。
(2)發棵期、花期及結薯期管理。封壟前,根據長勢畝施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氫銨30公斤。追肥要視墒情而定,乾旱時少追或不追,墒情好、雨水充足時適量加大。同時根據地下害蟲發生情況,結合施
肥拌入樂斯本進行防治。
(3)現蕾期。及時摘除花蕾,節約養分,供塊莖膨大。馬鈴薯對硼、鋅微量元素比較敏感,在開花和結薯期,每畝用0.1-0.3%的硼砂或硫酸鋅、0.5%的磷酸二氫鉀、尿素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一般每隔7天噴一次,共噴2-3次,畝用溶液50-70公斤。
(4)結薯期。此期如氣溫較高,馬鈴薯長勢較弱,不能封壟時,可在地膜上蓋土,降低壟內地溫,為塊莖膨大創造冷涼的土壤環境,以利塊莖膨大。
(5)病蟲害防治。馬鈴薯主要病害為晚疫病,在雨水偏多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嚴重,應及早用25%的瑞毒霉或甲霜靈800倍液噴霧,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主要蟲害有蚜蟲、蠐螬、二十八星瓢蟲等。蚜蟲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要嚴加防治,發生初期用2.5%的溴氰菊酯加水2500倍噴霧防治,效果較好。蠐螬等用90%的晶體敵百蟲500克加水溶解噴於35公斤細土上撒於溝內。
6、適時收穫與貯藏
9月下旬田間植株莖葉枯黃90%以上時收穫。先將植株莖桿用殺秧機或人工割除,約7天左右後進行馬鈴薯收穫,可防止機械對馬鈴薯皮層的損傷。薯塊莖在通風透光陰涼處放置1天-2天后入窖,堆高不超過1米,窖溫穩定在1℃-4℃,11月中、下旬翻窖一次,去掉病薯和泥土。注意防凍、防熱、防濕,使薯塊始終保持在休眠狀態。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平安馬鈴薯產地環境質量、產地空氣品質符合GB3095-1996有關要求的一級標準,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15618-1995規定的二級標準,生產過程嚴格按無公害生產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

專用標誌使用

在平安馬鈴薯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平安馬鈴薯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平安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明確表述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標誌使用:在包裝上農產品地理標誌明顯,標清產品、品名、等級、重量(毛重、淨重)。
運輸裝運: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都要清潔、乾燥、無毒害物,並配有防風、防潮、防雨設備,同時運輸兩個以上品種和少量多品種種子時,要有明顯的隔離標誌,以防錯亂混雜。運輸的種子,均應按種子批號附種子品質檢驗單、種子檢疫證和發貨明細表。在運輸期間如發生雨淋、受潮等事故,應及時晾曬乾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