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誘發電位(average evoked potential) 亦稱“疊加誘發電位”。神經電活動類型。單位時間內多次記錄到的誘發電位的平均值。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成分。潛伏期在10毫秒以內的是早成分,是感覺誘發電位,即決定於刺激的物理特性;潛伏期在10毫秒~50毫秒的一系列波為中成分;潛伏期在50毫秒以上的是晚成分,是感覺刺激誘發的繼發反應,是外部刺激在高級腦中樞內引起的變化。
晚成分與心理活動的關係更為密切,其中研究較多的是P300波,其波形與各種感覺刺激模式的性質和強度無關,主要決定於被試的主觀心理狀態和對刺激意義的理解,被稱為內源性事件相關電位成分(或稱意義波、理解波)。一個刺激(如光、聲、電或體感刺激)或由意識活動(如思考、識記等)引起的人腦的電位變化微小,常常被淹沒於自發電位的噪聲背景中,難以被覺察。為排除噪聲的干擾,要將幾十次刺激得到的電信號疊加和平均,使那些在時間和方向上不一致的自發電位相互抵消,而使在時間和方式上一致的誘發電位增大,從而能夠加以辨認。它是與心理事件緊密相聯的神經電活動。為非注意、非隨意注意、感覺記憶、內隱記憶等的認知原理研究提供了條件,也為一些腦功能疾患的診斷提供了客觀指標,被譽為觀察腦內信息加工的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