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緣政治

幣緣政治

“歷史的看,正是由於地緣因素,成就了一個個依靠陸地貿易和海上貿易起家的帝國,但也最終限制了這些帝國的擴張。於是美國人發明了一種我和王湘穗等人稱之為“幣緣政治”的新的全球權力和財富的轉移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幣緣政治
  • 類型:政治
  • 出現:美國
  • 來源:地緣因素
幣緣釋義,出現背景,

幣緣釋義

幣緣是指若干經濟體圍繞核心貨幣形成的一種緊密的經濟關係。這種緊密的經濟關係,最終會形成幣緣圈。由於經濟利益的一致性,幣緣圈會有自己相對一致的政治態度,對國際事務也會有相對統一的立場,也應該有統一的安全保障體制。因此,幣緣這個概念不只是個經濟或金融的概念,而應該是個包括政治、軍事在內的綜合概念,是個大概念,是個可以和“地緣”對應的概念集。
幣緣,既可以產生對立,也可以產生聯盟,既可以是幣緣經濟,也可以是幣緣政治、幣緣軍事、幣緣外交,因為是貨幣的原因,決定了一個國家群體為什麼要結盟,為什麼要與另一個國家群體相對抗。?幣緣是一種正在呈現的趨勢,與之相連,地緣秩序要讓位於幣緣秩序,幣緣意識會取代地緣意識。

出現背景

美國使用、喬良和王湘惠等人抽象出的,全球權力和財富的轉移方式。是傳統海外殖民地與現代資本主義金融思想結合的產物,避免了傳統殖民地的財政、軍事和政治負擔,同時達到掠奪物質財富和控制殖民地政治經濟權利乃至軍事權利的目的。
“歷史的看,正是由於地緣因素,成就了一個個依靠陸地貿易和海上貿易起家的帝國,但也最終限制了這些帝國的擴張。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些帝國聚斂財富的方式,都是依託地緣因素展開的。換一個角度來看,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美國人才另闢蹊徑,著力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帝國。美國人的辦法是發明了一種我和王湘穗等人稱之為“幣緣政治”的新的全球權力和財富的轉移方式。有了這種方式,美國就可以把捲入這一輪全球化的各國變成它的金融殖民地,而不必像老牌殖民帝國那樣先占領別人的地盤再打劫,結果搶走了別人的東西也製造了敵意和仇恨。美國人用美元霸權下的全球金融體制,避免了這一點。他用輸出美元換回產品和資源,又讓美元回流美國,然後再次輸出的循環方式,把世界各國變成了它轉移財富的提款機。這比占領、統治再劫掠別國容易多了,也方便多了。當這種金融戰略成熟之後,針對某個國家的地緣包圍圈,對於美國來說就不再是最重要的策略。如果一個國家能夠通過幣緣戰略這種隱蔽而又有效的方式斂財,還有必要把地緣戰略這種公開又霸氣且成本也更高的老式方法做為主要手段嗎?在這時,它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對你保持一種地緣壓力,讓你分心、分力,或者拽拽衣袖,拉拉後腿,干擾你的發展而已。周邊這些國家,美國會把它們整編成一個聯軍來進攻中國嗎?那是斷然不可能的。而且這些國家夾在中美之間,各有各的盤算,都想利用中美之間的矛盾,讓這兩個當中的一個為它們火中取栗,而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為別人赴湯蹈火。美國人對此難道看不明白嗎?他可是比誰都看得更明白。所以,對於美國來講,從中國獲利,將不再是或者主要不再是通過進攻、占領和侵略來取得,而是通過金融手段這個最低成本的方式。
美國人非常清楚,從中國獲利的最好方式就是永遠讓中國成為整個生存食物鏈的下家。美國居於高端,中國居於下端,雙方之間就像一個循環水系統。這個循環水系統今天在美國人看來運行是正常的,中國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既然有這么便捷的方式獲得中國的財富,美國人幹嘛要跟中國打仗?在周邊包圍你,形成適當的壓力,讓你為了解決周邊的問題,顧不上跟美國作對。何況你還急著要把產品賣出去,來獲得美元。美國又是你最大的市場,只要你對美國市場產生依賴,對美元產生依賴,你就擺脫不掉被他不斷剪羊毛甚至敲骨吸髓的地位。當中國處在一種提款機的地位時,美國有什麼必要砸毀提款機?所以,我不同意“美國亡我之心不死”的說法,我認為是“美國弱我之心不死”。美國的地緣戰略在面對中國時遠不如幣緣戰略重要,可以說,在中美關係中,它已經讓位於幣緣戰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