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上)十二則暗殺風雲錄

幕末(上)十二則暗殺風雲錄

《幕末(上)十二則暗殺風雲錄》是遠流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司馬遼太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幕末(上)十二則暗殺風雲錄 
  • 作者:司馬遼太郎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1日
  • 出版社:遠流
  • 頁數:232 頁
  • ISBN:9789573267041
  • 裝幀:平裝
  • 售價:NT250
內容簡介
江戶幕府無視先祖「鎖國」之令,竟意圖與重兵進逼的歐美列強交往,滿腔熱血的志士怒而倒幕,以暗殺為血腥的時代揭幕。對幕末的日本而言,櫻田門外的暗殺事件確實發揮了促進歷史躍進的作用;暗殺自此變得面貌複雜,既可如史詩般崇高受人謳歌,亦可能是攫取功名利祿的不入流手段而已。司馬遼太郎聲稱厭惡暗殺手段,卻以此為主題,花費一年時間,寫就十二則短篇小說。「歷史有時是靠鮮血染成的。雖然人們並不期待如此,可是暗殺者、被暗殺者的屍骸卻同樣是歷史的寶貴遺產。」──司馬遼太郎便是由此觀點,重新審視幕末的暗殺事件,將焦點集中在人物本身與事件的關係,由小見大,描繪出狂瀾奔騰的幕末時代。●譯者介紹孫智齡一九六三年生,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碩士。職業家庭主婦,業餘從事日文小說翻譯。譯作有《幕末》《陽暉樓》《平家物語》(一、二冊)《花食》《東京爬樹偵探》《光球貓》(皆遠流)等。導讀…(展開全部)江戶幕府無視先祖「鎖國」之令,竟意圖與重兵進逼的歐美列強交往,滿腔熱血的志士怒而倒幕,以暗殺為血腥的時代揭幕。對幕末的日本而言,櫻田門外的暗殺事件確實發揮了促進歷史躍進的作用;暗殺自此變得面貌複雜,既可如史詩般崇高受人謳歌,亦可能是攫取功名利祿的不入流手段而已。司馬遼太郎聲稱厭惡暗殺手段,卻以此為主題,花費一年時間,寫就十二則短篇小說。「歷史有時是靠鮮血染成的。雖然人們並不期待如此,可是暗殺者、被暗殺者的屍骸卻同樣是歷史的寶貴遺產。」──司馬遼太郎便是由此觀點,重新審視幕末的暗殺事件,將焦點集中在人物本身與事件的關係,由小見大,描繪出狂瀾奔騰的幕末時代。●譯者介紹孫智齡一九六三年生,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碩士。職業家庭主婦,業餘從事日文小說翻譯。譯作有《幕末》《陽暉樓》《平家物語》(一、二冊)《花食》《東京爬樹偵探》《光球貓》(皆遠流)等。導讀幕末暗殺事件的啟示與真義林水福1《幕末》原題為《幕末暗殺史》,從昭和三十八年一月起至十二月止於《ALL讀物》上連載。單行本《幕末》是由〈櫻田門外事變〉及〈怪傑八郎〉、〈花屋町的襲擊〉、〈猿路口的血斗〉、〈斬冷泉〉、〈祇園舞台〉、〈土佐夜雨〉、〈逃命小五郎〉、〈大難不死〉、〈彰義隊的算盤〉、〈火燒浪華城〉、〈最後的攘夷志士〉十二篇獨立的短篇小說組合而成的。《幕末》是繼《新選組血風錄》之後發表的,同時另有以土方歲三為主角的《劍,飛騰吧!》與描繪幕末風雲人物?本龍馬的《龍馬行》。在那一時期司馬遼太郎將焦點集中在幕府末期的變革。《新選組血風錄》里有濃厚的子母澤寬《新選組始末記》(子母澤於大正十二、三年深入調查新選組事跡,遍訪繼新史學者尾佐竹猛、井野邊茂雄、藤井甚太郎等,多方取材始撰成)的影子,到了《劍,飛騰吧!》對新選組的理解、解釋,以及全貌的掌握逐漸有遼太郎個人特殊的味道。《幕末》可說是上述大作撰寫時的「余滴」吧!雖說是「余滴」卻相當清爽可口。遼太郎為什麼寫這一部暗殺史?意圖何在?寫法如何?在《幕末》單行本上,遼太郎說:「儘管口中常念『我討厭暗殺』。可是,這一年來,寫了幾百張稿紙。暗殺者的定義是「沒有任何暗示,也不發警告,突然襲擊,或者以使用詭計殺害他人者」是最卑劣的人!這種觀念,可能是像我這樣生逢太平盛世,不必「為天下而死」的讀書人的夢囈吧!歷史,有時需要靠鮮血寫成。儘管我們不喜歡;暗殺者,與被兇手擊斃的屍骸都是我們歷史的遺產。以這種眼光,重新審視發生在幕末的暗殺事件,且以小說方式撰寫。」日本從萬延元年到慶應三年,短短的七、八年間,留下無數的暗殺記錄。政治上有大改變時,往往出現各種恐怖行動,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現象。恐怖行動的政治改革所產生的直接作用意外地少。恐怖行動主義者無視於公家法律的存在,對社會、政治的矛盾,企圖以身體去修正、改變,因此,才有暗殺的行為產生。當然,暗殺者、被暗殺者,各有其理論;只是,也有其理論處理不了的問題。司馬遼太郎在《幕末》,不從政治面切入,而是以暗殺者及其事件為中心,將焦點集中在暗殺者與被暗殺者身上,成功地刻畫出動亂期的人物造型。2如上述《幕末》由十二個短篇小說組成,以人物為重點;然而,它究竟有何特色?尤其是在暗殺者身上表現出什麼特殊的性格?〈櫻田門外事變〉被暗殺的對象是井伊直弼。根據歷史記載,井伊生卒年是一八一五~六○,江戶幕府末期大老,因將軍繼位問題與水戶派對立,主張第十四將軍由紀州藩的慶福繼任;一八五六年私自與五國締約,為了鎮壓反對者掀起安政大獄,株連甚廣。後被水戶派暗殺。〈櫻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