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2年,設白強鄉。
1958年,改為常理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14年1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常理鎮轄常樂1個居民委員會,雙河口、五洞、常樂、白兔、迎龍、大洞、白象、沿河、金線、萬福、銅錢、海龍、石牆、雙古井、棕樹坪、鯉魚溝、酒店壩、陳谷、花房、河包田20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常理鎮下轄1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常理鎮地處
安居區北部,東接
橫山鎮,南連觀音鄉,西接大英縣金元鄉、隆盛鎮,北鄰船山區
桂花鎮、新橋鎮。區域面積44.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常理鎮地勢略為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平均海拔324.1米。
氣候
常理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水文
白強河自常樂村入境,由南而北過境,境內河道長8.5千米。
自然災害
常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等。
人口
2011年末,常理鎮轄區總人口2.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1萬人,城鎮化率3.4%。總人口中,男性1.5萬人,占51.7%;女性1.4萬人,占48.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藏等少數民族,共144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2.5‰。
截至2018年末,常理鎮戶籍人口2665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常理鎮財政總收入4980萬元,比上年增長6.8%。
2018年,常理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常理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5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2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6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1萬頭,年末存欄2.8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5.8萬羽。
工業
常理鎮工業以製造業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2家,職工107人;工業總產值0.5億元。
商業
截至2011年末,常理鎮有商業網點59個,職工147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 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00萬元。
金融
截至2011年末,常理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23%;各項貸款餘額0.4億元,比上年增長0.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常理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37人,專任教師3人;國小2所,在校生890人,專任教師8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400人,專任教師2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1991年4月,常理鎮建成鄉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600戶,入戶率78%。
2011年末,常理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1個;各類圖書室17個,藏書9000冊;文藝隊伍成員35人。
2011年末,常理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常理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個;病床45張,固定資產總值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0.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萬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常理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戶,人數101人,支出21.8萬元,月人均180元;城市醫療救助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30人次,共支出6.2萬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70戶,人數1438人,支出112.2萬元,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5萬元,比上年增長6%。社會福利費2.3萬元,比上年增長19%;敬老院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32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4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常理鎮有郵政代辦所2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1.5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80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32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300戶。
交通
截至2011年,常理鎮境內縣鄉級道路總長77千米;村道水泥路總長62千米。
歷史文化
常理鎮因遷址更名為常理公社而得名。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常理鎮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