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人文歷史,祖源碑見證,資料記載,無字碑的述說,常氏後人,
簡介
宗祠是一組面闊六間的兩進院落,遠觀,宗祠全部用灰磚和條石壘砌,牆體高大,雕樑畫棟,氣宇軒昂。環繞祠堂一周,發現祠堂右側的外牆中鑲嵌著一塊紀年磚,長27厘米、寬15厘米,上面記載著祠堂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仲春月修建。沿祠堂右側參觀,一塊靠在牆邊的大青條石匾格外醒目。匾長1.8米,高0.6米,厚約10厘米,上書“常氏宗祠”四個蒼勁大字,左右兩旁分別刻有幾行小字,書寫著“前清誥封奉政大夫常秀升所建,前清舉人歷任昭化丹稜縣常炳耀書”以及“民國三年仲夏吉旦”的字樣。記載著常氏宗祠始建於雍正年間,在民國三年(1914年)又對宗祠進行了擴建。
這塊石匾原來立於祠堂中堂大門上方,後來中堂被拆除,就被移放到牆角。在大門右側牆壁上有一個直徑1.8米的白牆圓框,上面用黑字畫滿佛教的圖案,圓框上是一幅扇面圖,上繪6幅人物畫。走過中堂,看見那做工精細的雀替,繪有八仙人物的過梁,畫有彩鳳的屋檐壁畫等,仍然能讓人們感受到它昔日的風采與神韻。
在右側正面的外牆上,有一條通欄的紅色宣傳標語和口號,最上面依稀看到是用隸書橫寫著“堅持民主……”的字樣,下面是10多條用紅筆書寫的標語,雖有些斑駁,但隱約能看到是有關土改和抗美援朝的內容。而在祠堂旁邊的牛欄屋牆上,也有一塊面積約1.5平方米的方形宣傳欄,白底紅字地書寫著“天下農民是一家”“抗美援朝,努力愛國才能保住家”“土改複查不是二次土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徹底打倒地主階級”“擁護中央人民政府”等15條鬥地主、分田地和抗美援朝的標語,落款是“活動村宣”。
在古代封建社會裡,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著同姓的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據記載,“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稱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才“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人文歷史
祖源碑見證
在常氏宗祠的東側山邊有一墓地。這裡一字排列著5塊高大的石碑,最中間的一塊立於鹹豐三年(1853年),是常氏先祖常金榜與夫人劉氏的墓碑和祖源碑。常金榜生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卒於乾隆七年(1742年),享年66歲。其妻劉氏生於康熙十年(1671年),卒於雍正六年(1728年),享年57歲。劉氏比丈夫大5歲,早丈夫14年去世。碑上記載“我祖自清初落籍於斯,可謂根深源茂。”
常金榜夫婦墓碑旁邊是“歷代高曾祖諱眾神祖之位”的平原堂碑,即常氏歷代祖宗神位碑。上有一世祖常金榜,妻劉氏;二世祖常定國,妻王氏等,立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其他三塊碑是常家三世祖的神位碑,分別是大房常大明,配偶廖氏;三房常大元,配偶陳氏;麼房常大魁,配偶彭氏。每塊碑高140厘米,寬60厘米,厚13厘米,額頭上分別有“本支百年,萬古流芳,木本水源,百世流芳”等秀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