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煤礦志(1958-2007)

常村煤礦志(1958-2007)

《常村煤礦志(1958-2007)》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常村煤礦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村煤礦志(1958-2007)
  • 作者:常村煤礦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30006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常村煤礦志》的編纂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全面記述建礦以後煤炭生產發展,企業管理實踐和幾代礦工為之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企業精神。在記述中注意突出時代特點、行業特徵和地方特色。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作品目錄

封面
常村煤礦志
編纂委員會
《常村煤礦志》辦公室
《常村煤礦志》編纂人員
主要提供資料圖片人員
題詞
圖片
義馬市行政區劃圖
常村煤礦礦長 吳同性
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
1992年7月11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常村煤礦並題詞
朱鎔基副總理視察義馬同局礦領導合影
1994年煤炭工業部部長王森浩和全國勞動模範李才合影
2001年1月13日全總副主席劉珩到礦慰問全國勞模朱忠秀家屬
局礦領導與來礦考察的法國專家合影
義煤集團公司董事長武予魯到常村礦調研
義煤集團公司總經理翟源濤到常村煤礦檢查指導工作
礦長吳同性同領導班子成員部署礦井遠景發展規劃
礦長吳同性井下檢查
礦長吳同性同基層單位負責人簽安全責任狀
千人安全大簽名
礦長吳同性代表常村煤礦在全國煤礦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受獎
原常村煤礦礦長董瑞甫在第六次會國煤炭工作科技大會上被授予“全國煤礦工業優秀礦長”稱號
礦領導與搶險歸來的代表座談
礦領導班子成員規劃棚戶區建設
礦領導查崗
中秋佳節礦領導到井口慰問升井職工
礦領導慰問退休老千部
真情關懷
徵求企業發展意見
重獎科技人才
寬敞明亮的罐車井
功能齊全的充燈房
標準化機電峒室
井下變電站
井下防洪泵房
井下標準化的行人繞巷
主井絞車操作台
支護改革後用U型鋼支架支護的巷道
礦區選煤廠
綜合機械化掘進機作業
綜合機械化採煤工作面
現代化養雞廠
和綜采直接配套的金屬網
魚塘
利用煤矸石造磚
利用廢塑膠製造並下防靜電膠管
葡萄園
附圖:礦山新貌
職工公寓
職工浴池
林蔭大道
舒適的生活小區
新建成的常村煤礦職工體育館
準軍事化管理
莊嚴隆重的集體婚禮
礦山花朵
常村煤礦幹部職工向四川地震災區獻捐款愛心
擂響春天
花轎迎賓
彩龍騰飛
陣容強大的社火隊伍
建礦初期紅旗斜井
1970年挖掘工作面潛力,提高工作面產量
1974年幹部、工人、技術人員三結合,在井下研究老井挖潛問題
1976年12月中國煤礦文工團到常村煤礦慰問演出
1976年第一採煤隊奪取日產最高紀錄
1992年8月常村煤礦舞獅團赴日本演出受到日本新聞界的關注
附圖:榮譽集錦
《常村煤礦志》編纂委員會合影
《常村煤礦志》編輯人員合影
左起:郭江志、戴景琥、魯德政、陳丕棟、卞書田、王新成、王建寅、張振芳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環境與地質勘探
第一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氣候
第二章 煤田地質勘探
第一節 煤田地質
第二節 地質勘察
第三節 煤田儲量
第三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污染與治理
第二節 礦區綠化
第二編 基本建設
第一章 礦井建設
第一節 機構與礦井簡況
第二節 工業廣場
第三節 煤倉
第四節 鐵路專用線
第五節 機修廠
第六節 生活設施
第二章 施工管理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技術管理
第三節 質量管理
第三編 煤炭生產
第一章 開拓掘進
第一節 開拓工藝變革
第二節 開拓方式
第三節 掘進管理
第四節 開掘機械化
第五節 巷道支護
第六節 開拓隊與掘進隊
第二章 原煤開採
第一節 開採方式演變
第二節 主要生產系統
第三節 炮采
第四節 綜采
第五節 綜放
第六節 採煤管理
第七節 技術管理
第八節 採煤隊
第三章 老井挖潛改造
第一節 採煤工藝的變革
第二節 環節配套改造
第四章 生產調度
第一節 調度職能
第二節 調度指揮
第三節 調度室管理
第五章 運輸 通風 機電 通信
第一節 井下運輸
第二節 提升運輸
第三節 原煤運輸
第四節 人員運送 物資運輸
第五節 通風
第六節 機電
第七節 通信
第八節 機電 通風 運輸單位簡介
第六章 煤質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篩選煤
第三節 採樣制樣和化驗
第四節 洗選煤
第五節 煤質監督
第六節 走訪用戶
第四編 煤礦安全
第一章 安全生產方針實施
第一節 安全方針
第二節 安全投入
第三節 安全制度
第四節 安全監督檢查
第五節 安全競賽
第六節 礦井質量標準化
第七節 安化
第二章 礦井災害防治
第一節 水害防治
第二節 瓦斯防治
第三節 防火滅火
第四節 煤塵防治
第五節 冒頂事故防治
第三章 重大事故與礦山救護
第一節 事故與救護
第二節 事故調查與案例
第三節 礦山救護
第五編 經營管理
第一章 管理體制
第一節 管理體制沿革
第二節 礦長負責制
第三節 承包經營制
第四節 管理體制改革
第二章 計畫與統計管理
第一節 計畫編制
第二節 計畫執行
第三節 項目管理
第四節 統計
第三章 勞動管理
第一節 招工
第二節 勞動力管理
第三節 定額定員管理
第四節 工資管理
第五節 津貼管理
第六節 獎金管理
第七節 社保基金統籌
第八節 勞動保險
第九節 “農轉非”工作
第十節 下崗再就業
第四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財務制度
第二節 流動資金管理
第三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四節 專用資金管理
第五節 成本核算
第五章 物資供應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物資採購
第三節 倉儲管理
第四節 木場管理
第五節 廢舊物資管理
第六節 火工品管理
第七節 汽車運輸管理
第六章 銷售管理
第一節 銷售計畫實施
第二節 結算體系
第三節 用戶分布
第四節 運銷管理
第五節 計量管理
第六節 煤運公司、選煤廠簡介
第七章 審計監督
第一節 機構與職責
第二節 審計工作
第三節 審計成果
第六編 非煤產業
第一章 機構與發展概況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發展概況
第二章 非煤產業管理
第一節 勞動與資金
第二節 安全管理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三章 公司產品與效益
第一節 公司簡介
第二節 主要產品與經濟效益
第七編 黨政群團
第一章 黨委工作
第一節 歷屆黨代會
第二節 礦黨委
第三節 組織工作
第四節 創先爭優活動
第五節 幹部
第六節 科技人員管理
第七節 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第八節 老幹部工作
第九節 宣傳工作
第十節 理論教育
第十一節 新聞工作
第十二節 政治思想工作
第十三節 普法教育
第十四節 紀檢監察組織
第十五節 黨風廉政建設
第十六節 違紀案件查處
第十七節 效能監察
第十八節 行政監察
第十九節 統戰工作
第二十節 機要與保密工作
第二章 行政事務管理
第一節 行政機構沿革
第二節 會務管理
第三節 文秘工作
第四節 檔案管理
第五節 計畫生育
第六節 接待
第七節 信訪工作
第八節 土地管理
第九節 工農關係
第十節 公車管理
第三章 工會
第一節 職工代表大會
第二節 職工民主管理
第三節 宣傳教育
第四節 勞動競賽
第五節 女職工工作
第四章 共青團
第一節 機構與活動
第二節 青年工作
第三節 少先隊工作
第五章 武裝 保衛
第一節 人民武裝
第二節 保衛工作
第三節 消防
第四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五節 派出所
第八編 精神文明創建與企業文化
第一章 精神文明創建
第一節 創建文明單位
第二節 創建目標
第三節 創建活動
第二章 企業文化
第一節 職工文化
第二節 廣播電視
第三節 戲劇電影
第四節 職工俱樂部
第九編 科技 教育
第一章 科技
第一節 科技管理
第二節 科技成果
第三節 計量管理
第四節 節能
第五節 企業標準化工作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 職工教育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學校移交
第十編 職工生活
第一章 職工生活變化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的礦工生活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礦工生活變化
第二章 住房
第一節 住房建設
第二節 住房制度改革
第三節 水電暖供應
第三章 生活福利
第一節 勞動保護
第二節 職工食堂
第三節 澡堂
第四節 生活環境保護
第四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醫療
第二節 疾病預防
第三節 職業病防治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醫療制度改革
第六節 愛國衛生運動
第五章 職工體育
第一節 健身娛樂
第二節 競技體育
第十一編 人物 榮譽
第一章 人物
第一節 傳記
第二節 簡介
第三節 人物名錄
第二章 榮譽
第一節 集體榮譽
第二節 個人榮譽
附錄
一、文獻輯存
二、報刊文摘
三、義馬市情簡介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