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西湖

常德西湖

常德西湖位於洞庭湖西部、漢壽縣西湖大垸北隅、沅澧兩水尾閭。東臨澧水洪道與南縣隔河相望,西接漢壽縣罐頭嘴鎮,南鄰酉港河,北抵鼎城區黃珠洲鄉,距常德市65公里,總面積7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常德西湖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
  • 地理位置:洞庭湖西部
  • 面積:5.4萬畝
  • 人口:4.35萬人
西湖簡介,歷史沿革,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地理位置,發展戰略,

西湖簡介

西湖管理區耕地5.4萬畝,總人口4.35萬人,轄兩個辦事處1個建制鎮。 西湖管理區古為澤國,至清光緒年間方始挽障修垸。民國末年,雖挽有大小子垸13個,因垸障多潰而無行政建置。西湖管理區始建於1955年4月。
常德西湖

歷史沿革

第一階段

勞改農場階段(1954年4月至1969年3月)。勞改農場直屬省公安廳第四處(後改為湖南省公安廳勞改工作局),擔負改造罪犯和發展生產的雙重任務。1955年4月,省公安廳治湖勞改總隊完成圍挽西湖農場工程任務後,9248名囚犯、684名管教幹部以及看押犯人的500餘名武裝民警,迅即轉入建場。1955年建場後,又調入犯人3540人,年內釋放1398人,刑滿就業733人,保外就醫747人,死亡447人。1955年底,服刑犯人9463人,就業人員1239人,幹部和勤雜人員751人,武裝民警600人,總計12053人,此規模一直保持到1969年。勞改農場時期共開墾耕地80000畝。

第二階段

軍墾農場階段(1969年4月至1972年9月)。1969年4月,撤銷西湖勞改農場建置,交湖南駐軍開辦軍墾農場和廣州空軍司令部開辦“五·七”幹校。省公安廳將管教人員和就業人員及勞改犯人撤出。省獨立師亦將看守部隊(517部隊)調防。隨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141師(即6955部隊)辦生產基地。1969年9月,6955部隊奉命移防陝西,改由廣州軍區陸軍第146師(即0646部隊)接替辦生產基地。0646部隊以七分精力從事勞動生產,三分精力進行戰略訓練。同時,廣空“五·七”幹校接納廣州軍區和武漢軍區空軍中營以上軍以下幹部以及部分起義人員來校學習和勞動鍛鍊。原湖南省軍區司令員蔣金流同志曾擔任146師師長,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曾在這裡學習和工作。軍墾農場時期,戰士8521人,其中幹部1777名。由於勞力少,原有耕地未能充分利用,荒了一部分耕地。

第三階段

移民辦場階段(1972年10月至1999年7月)。廣州軍區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1972)28號檔案精神,將西湖基地退還給地方。中共湖南省委、省革委會於同年10月28日決定,接收西湖基地,遷柘溪水庫淹沒區移民3萬人(新化縣、安化縣各1.5萬人),從邵陽、益陽、常德三地區抽調300名幹部,辦湖南省國營西湖農場,為全省十三大國營農場之一。

第四階段

管理區階段(1999年8月至今)。1998年12月,省人民政府在西湖農場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成立常德市西湖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常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並相應建立縣一級的行政、財政、司法體制。

地理位置

西湖管理區地處中緯度地區的中亞和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天氣多變、季風影響強烈、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日照1710小時,無霜期275天,年平均降水1274毫米。
常德西湖

發展戰略

西湖管理區雖數異其體制和隸屬關係,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切關懷下,廣大移民民眾艱苦創業,力精圖治,使一塊沼澤荒蕪之地變成了魚米之鄉、新型之鎮、工業之區。這裡有年產3萬噸的常德白玉造紙廠,有前景廣闊、產值超億元的貝丹藥業有限公司,還有十餘家食品、紡織、機械、磚瓦生產加工企業。這裡有1萬口網箱生產各種名優特水產品,有1萬畝優質蔬菜及30餘家蔬菜加工企業,有1萬畝優質果園,有1萬畝速生豐產林。這裡有突飛猛進的小城鎮建設,西湖鎮鎮區街道硬化達10公里,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常抓常新,被常德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市十個示點鎮之一。2002年度,全區國民生產總值1.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億元,農業人口人均純收入1850元(移民部門統計口徑為890元),實現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550萬元。
常德西湖
而今,全區人民正在西湖管理區區委、區管委的率領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實施“農業穩區、工業強區、商業活區、科技興區、綜治穩區”的發展戰略,快步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