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始建於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由常州籍樞密副使胡宿請額所建,初名報恩感慈禪院。原址在城東南3里處,延洞雲深禪師為開山祖師。南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常州郡守李迪為祀胡宿,在寺內立胡文恭公祠。元末寺與祠俱毀。明成祖永樂元年(1430),報恩寺始移建於現址。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禮部尚書胡瀅因念祖先胡宿曾任端明殿學士,且有祠在寺內,遂奏請朝廷改報恩寺為端明寺。
光緒三十年(1904)復名清涼寺,該寺在草創時規模並不大,但由於僧人“道行超卓”,鄉里聞名。北宋大文豪蘇軾寓常州時常住清涼寺與寺僧談經論法,寺壁題詩甚多。明永樂時重建後,寺院規模漸臻宏偉。明正統六年(1441)在無一聚禪師主持下建大雄寶殿。清康熙年間重建大悲閣和藏經閣。嘉慶二十二年(1817),兩閣毀於火災。道光四年(1824)邑人石慶山集資重修山門、佛殿。鹹豐十年(1860)又毀於戰火。後住持靜波禪師在廢墟上相繼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法堂、
禪堂、法融堂、海鏡堂、大悲閣、荷花廳等殿堂樓閣300餘間。自光緒二十年(1894)動工,至民國初年竣工,歷時十餘年。建成後規模僅次於天寧寺。
格局
清涼寺建築採用四合庭院封閉式格局,其主體建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海鏡堂、藏經樓均位於
中軸線上。該寺建築尤以
禪堂和藏經樓最為著稱。
禪堂位於藏經樓南側,為“回”字形轉樓,建築別致,其規模為其它寺院所罕見。藏經樓為七開間三層,經實測高達24.983米,為供奉龍藏、僧人閱讀藏經、講經、研究佛法、受戒登壇、研究佛教禮儀之所,藏有明代宗所賜大藏經一部及慈禧太后所賜大藏經(龍藏)一部。1942年特設關房18所,可供18位大德僧伽同時發心坐關,鑽研佛法。
人員
該寺有寺田600餘畝,僧眾300餘人。曾創辦清涼佛學院,培養佛教僧才,並開辦清涼國小,對地方教育作過貢獻。
主持
1947年住持為果根,後為雪煩。1949年後為玉泉,1952年為太成。“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部分單位陸續遷出,政府撥款修繕。1982年列為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起常州市博物館移駐寺內。1996年市政府決定清涼禪寺房產分期騰讓,並成立清涼寺修復辦公室,現已部分恢復開放。
寺務由繼純法師主持,常住僧人17名。
2011年3月17日,常州清涼禪寺舉行隆重儀式,熱烈歡迎松純大和尚晉院。來自海內外的諸山長老、護法居士總計500餘人參加慶典活動,副市長居麗琴、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局局長趙世平出席儀式並向松純大和尚表示祝賀。
常州清涼禪寺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後屢毀屢建,幾度興衰,歷經滄桑。現有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初,由原中國佛教總會會長靜波法師主持修建。整體建築為“回”字型結構,傳統四合院封閉式格局,構築新穎別致,規模宏大,尤其是雄偉高大的藏經樓為全國禪林所罕見。因歷史原因,清涼禪寺的主要房產一直被挪作他用,直至2008年7月全部收回時,主要建築物年久失修,亟待修復。2009年12月清涼禪寺古建修復與環境整治設計方案已經省文物保護部門審核通過,一期工程招投標結束,修復在即。
2011年5月15日,為了完成清涼禪寺的修復和環境整治工程,繼純監院與恆模監院調換,由恆模法師負責清涼禪寺的寺務和修復和環境整治工程。整個修復共分五期工程:
一期工程:2012年1月20日,完成了天王殿、大悲閣、海鏡堂的修復;
二期工程:2013年7月20日,完成了藏經樓、方丈樓、新禪堂等的修復;
三期工程:2014年12月,完成了大雄寶殿脊龍安裝;
四期工程:素齋館、五觀堂、如意寮等;
五期工程:官廳、鐘樓、上客堂等。
公交信息
乘坐常州公交2路、78路、217路、225路、226路在清涼寺站下車。
地圖信息
位置:和平中路4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