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是2018年常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通知。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常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加強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決策部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體制機制建設,提升行政執法效能,依法化解社會矛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為常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一、精心組織,統籌安排,有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圍繞法治政府建設中心任務,強化推動落實,提升法治能力,營造濃厚氛圍,有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做深做細,做出成效。
一是在部署推進上紮實作為。修訂《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組織領導和謀劃落實,對依法行政形成制度性安排。召開全市政府法制工作推進會,丁純市長專門作出批示,提出工作要求。下發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畫和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明確67項重點工作,按照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抓好落實。委託中國政法大學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第三方評估工作,形成專題報告供領導參閱,努力破解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的瓶頸難點問題。強化督查考核,增加法治政府建設在全市綜合考核中的權重,強調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的有效落實,充分發揮督查考核的導向推動作用,增強各地各部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開展依法行政示範項目創建活動,通過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法治政府建設水平整體提升。
二是在能力提升上有效作為。加強領導幹部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工作,出台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意見,突出學法重點,健全學法機制,創新學法方式,促進學法工作有效落實。推進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常態化制度化,把學紀學法作為每次政府常務會議的一項固定議程,精選主題、以案釋法,切實提升學習效果,全年共學法5次,初步形成了政府常務會議學法特色品牌。天寧區政府常務會議推行“課題定製”學法模式,安排部門負責人、政府法律顧問、資深法官等進行專題講解,針對性提升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精心組織全市法治政府建設專題培訓班,培訓各級領導幹部110餘人。更新了900道縣處級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試題,首次設定主觀論述題,並向科級幹部延伸,促進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升。著力加強政府法制幹部培育工作,通過強化與高校的聯合培訓、開展年度課題調研工作、舉辦主題徵文活動等途徑,不斷提升法制幹部的能力素質。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工作,對250餘名市級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執法實務培訓,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
三是在宣傳引導上積極作為。深入推進“七五”普法規劃貫徹實施,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法治宣傳與法治城市同創、與司法執法實踐同推、與法律服務互融、與媒體宣傳互動的工作機制,努力營造尊法守法、依法用法的法治環境。圍繞全市中心工作,開展“法潤常州”“春風行動”等主題活動,抓好十大產業鏈和現代服務業領域重大項目推進中的普法與法律服務,稅務、工商、環保、安監等30餘家部門開展法律宣傳和服務活動260餘場次。深化千人以案釋法工作,全面推進“常州法治大講堂”,創辦“常州市行政執法大講堂”,打造普法特色品牌。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建成以全國首個稅收法治公園、全省首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場為代表的部門法主題公園集群,建成各類法治文化陣地1795個,一地一品、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集群已形成規模。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法治宣傳教育”,常州普法微信公眾號升級為普法微信矩陣,擴大普法影響力,弘揚法治正能量。市國土局運用無人機、VR等手段開展國土普法“V宣傳”,受到民眾歡迎。
二、聚力創新,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聚力集成創新,深化改革舉措,加快推進簡政放權,著力推進審批監管扁平化、便利化、規範化,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區域。
一是全面構建“不見面審批(服務)”體系。不斷最佳化審批流程,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全面構建具有常州特色的“不見面審批(服務)”體系,常州市政務服務管理標準化項目成為全國試點,金壇區獲全國“行政審批改革創新獎”。積極落實“網上辦”,在全國率先開發套用“投資項目信息共享、網上審批系統”,建成橫向聯通所有涉建部門、縱向覆蓋轄市(區)的審批平台;全面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二十證合一、一照一碼”;打造“常州市不動產智慧雲平台”,構建交易安全、共享共建的不動產登記交易新生態。加快推進“集中批”,啟用總面積11萬餘平方米的全新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審批服務“進一個門全部辦、在一個窗全程辦”;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武進區和常州高新區、常州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全部掛牌運行,首批集中事項分別為56項、92項、52項。創新實施“聯合審”,在全面推廣“五聯合一簡化”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施工圖數位化聯合審查;開展“證照聯辦”改革,在市級和天寧區、鐘樓區政務服務中心設定“證照聯辦”綜合視窗,實行“一窗受理、內部流轉、並聯審批、證照統發”,辦理時間壓縮了三分之一。紮實推進“不見面”,加快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公布市級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1555項,占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的94%;完成“常州綜合服務旗艦店”上網,提供五大板塊、六大特色服務;在省內率先運行政企互動微信平台“常州政企通”,平台用戶數達81643人,累計發布信息4192條,受理企業反映問題57個,解決率100%,受理“直通市長”有效申請38起,均已處理完畢;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政務微博、微信、微視頻和客戶端)等新媒體,開展線上服務,即時辦理事項。
二是紮實推進“3550”改革。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圍繞“3550”改革目標,在縮短審批鏈條上持續發力,在推進聯審聯辦上不斷加碼,紮實推進各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最佳化企業開辦流程,推行企業名稱登記網上自主核准,並聯進行銀行開戶、稅務發票領取環節,開辦企業審批時間壓縮至2.5個工作日。全面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易“一窗受理”,加快推進“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交易”,打造官網+微信+電話“三位一體”查詢方式,切實方便民眾。在各轄市(區)政務服務中心設定“工業50專窗”,推行“一窗受理、提前服務、分段並聯、限時辦結”的工作新流程,促進聯審代辦再提速。在全省率先編制並公布《常州市建設項目中介服務事項清單》,開發運行“常州市中介超市網上平台”,統一規範各類中介服務,提升服務效率。
三是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轉變監管理念,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特徵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市統一的“雙隨機”監管抽查平台,全面覆蓋市級35家部門、17家執法機構以及轄市(區)210餘家部門和機構,並將所有執法人員、檢查對象和部門檢查清單信息錄入“雙隨機”監管抽查平台,建立全市統一的大資料庫。依託“雙隨機”平台,加強信息互通,完善協作機制,努力解決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促進執法工作規範化。完善監管信息公示,在“信用常州”網站開設“常州市‘雙隨機’檢查公示專欄”,全時段對外滾動公示執法檢查結果,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三、民主公開,強化監督,著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圍繞構建具有常州特色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全面推進科學民主決策,著力加強制度建設,切實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制約,不斷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基礎。
一是推進重大決策法治化。制定《常州市推進重大行政決策規範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推進重大行政決策規範化管理的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出台《常州市政府契約管理辦法》,從制度上規範政府契約的訂立、履行和管理。新北區對所有需經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重大議題全面推行法制審核“雙把關”制,將部門法律顧問和區法制辦審查通過作為上會討論的必經前置程式;溧陽市出台了政府契約管理辦法和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實施細則,有力促進依法行政。進一步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中的諮詢論證作用,提升決策水平。目前,市和各轄市(區)政府均成立了法律顧問委員會,武進區還組建了法律顧問智庫,將服務對象拓展至區四套班子全體領導;各政府部門、各鄉鎮(街道)根據工作需要形成了多種形式的政府法律顧問服務方式,全市基本實現了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全覆蓋。市政府常務會議邀請市政府法律顧問智庫成員作“PPP法律風險與防範”專題輔導報告;市地稅局在全國率先推行“納稅人保護官”制度,聘請法律、財稅專家參與協調處理涉稅爭議;市教育局實現局機關和直屬學校、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全覆蓋,建立了“法律體檢表”、法治微講座、突發事件律師1小時內到場處置等機制;市食藥監局強化“課題制”管理,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推進“智慧法典”建設、典型案例解析以及執法裁量基準制定等重點工作,成效良好。
二是推進立法制規精細化。堅持科學民主立法,制定市政府規章立項、起草、審查工作規定,積極開展立法評估和專家論證工作,通過網路公開和實地調研等途徑充分聽取社會意見,不斷提升立法精細化、科學化水平,全年提請市人大審議出台了地方性法規《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常州市天目湖保護條例》,出台了政府規章《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常州市餐飲業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完成了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調研項目11件。加強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查工作,制定審查標準、立卷歸檔、目錄管理三項制度,嚴格審核把關,出台了《常州市專利獎獎勵辦法》《常州市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管理暫行規定》等檔案。進一步擴大規範性檔案後評估項目範圍,推進後評估工作常態化開展,切實提高檔案制定質量。認真開展檔案清理工作,對200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制發的市政府檔案2406件進行全面清理,公布失效、廢止檔案1446件。
三是推進監督制約立體化。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完善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台前向本級人大報告的實施細則,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通過領導督辦、民眾參與、媒體追蹤等方式不斷提升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強化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制定市長批示件交辦事項督查落實工作細則,紮實開展重點工程、主要經濟指標、為民辦實事項目等專項督查,確保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加強審計部門專門監督,突出“審計全覆蓋”,對財政預算執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等有效實施審計調查,審計處理處罰25.3億元,審計後促進增收節支2039萬元。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全年通過市政府入口網站公開各類規範性、政策性檔案3100個,發布政策解讀112篇,製作專題專欄37期,舉辦線上訪談134期;召開新聞發布會78場;累計公布市級政府各部門行政權力事項8549項;依法妥善辦理向市政府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95件。
四、深化改革,規範執法,切實提高行政執法效能
多層次、分類別推進綜合執法改革,規範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不斷提高民眾對行政執法的社會滿意度。
一是深入推進綜合執法。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力度,合理設定綜合執法隊伍,進一步理順執法機制,積極構建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出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跨部門集中規劃、園林綠化、城鄉建設、物業管理全部或部分處罰權,並將大部分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及相關強制措施下放轄區承擔,市級大部分人員編制同步下沉基層;文化領域整合體育執法職能,由文化綜合執法機構承擔;農業領域整合動物衛生監督職能由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承擔;交通運輸領域整合設立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承擔公路、運輸、海事等8類執法職責。堅持關口前置、重心下移,在常州經開區和9個鄉鎮(街道)開展區域綜合執法改革試點,組建綜合執法局或綜合執法辦公室,大力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改革,有效提升基層政府的執法水平和行政效能。
二是紮實推進規範執法。出台實施意見,在全市執法機關全面推行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進一步最佳化執法程式、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市文廣新局被國務院確定為“三項制度”試點部門,案件辦理實現零投訴、零行政複議改處率和零行政訴訟敗訴率。推行輕微問題告誡、突出問題約談、重大案件回訪等柔性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果,市檢驗檢疫局“周三約談”執法經驗入選全國質檢系統法治故事。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質量評查,對全市27家行政執法部門73份行政處罰案卷進行全麵點評,促進全市行政執法案卷質量提升。鐘樓區創新執法督查方式,由區法制辦會同區委政法委、監察局、人大法工委、政府辦、法院、檢察院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區重點執法部門執法情況進行全面督查;新北區人大常委會首次對區重點執法部門開展履職評議,促進執法部門增強法治意識,提升服務水平。深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暢通溝通渠道,細化證據規則,加強“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台套用,切實形成打擊犯罪合力。
三是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執法”。適應社會發展形勢和監管升級需求,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執法”,推動行政執法全程記錄、監管數據實時共享,不斷提升執法信息化水平。市城管局開發運行以“執法通”、渣土車GPS定位監控、視頻監控三大模組為主的“數字執法”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執法全程的信息化流轉,有力提升了城管執法效能。市文廣新局作為全國唯一的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建設地級試點城市,依託平台建設,大力推行“四個一”的監管新模式,建成“數據一個庫”,推廣“管理一張網”,抓好“監管一條線”,配備“執法一個包”,被文化部譽為文化綜合執法“常州模式”。市食藥監局與省局攜手開展“智慧食藥監綜合監管平台”建設工作,實現了食品藥品監管“全業態、全環節、全領域”三個100%,該平台被評為全省民生服務類優秀大數據套用示範項目,被國家總局向全國推介。
五、健全機制,提升實效,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健全依法化解糾紛機制,深入開展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調解仲裁等各項工作,強化法律在維護民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權威地位,有效防範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健全行政複議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政複議在化解行政爭議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工作機制,提升行政複議透明度,打造行政複議公信力提升工程,全年市政府共受理行政複議申請113件,審結92件,其中維持、終止、調解、駁回複議申請90件,確認違法2件。全方位暢通行政複議受案渠道,完善市行政複議中心接待場所,暢通網上受案渠道,實現市、轄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行政複議受理視窗全覆蓋。健全行政複議案件審理機制,充分發揮行政複議委員會的作用,加大案件實地調查和聽證力度,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參加聽證會制度,及時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積極推進行政複議決定書網上公開,在市法制辦入口網站開闢複議決定公開專欄,對市行政複議中心2017年度辦結且已生效、符合公開條件的複議決定書全部上網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加強行政複議信息化建設,推動各轄市、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將行政複議應訴案件統一納入全省行政複議應訴辦案系統,提升行政複議信息化套用水平。
二是健全行政應訴工作機制。認真落實國務院、省關於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不斷健全行政應訴工作機制,依法有效化解行政爭議,全年以市政府為被告的行政應訴案件113件,審結76件,其中駁回訴訟請求、裁定撤訴、駁回起訴、駁回抗訴、駁回再審72件,撤銷、責令履行法定職責4件;被訴行政機關全面依法自覺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健全政法委協調推動、法制辦指導監督和法院統計匯總的溝通協調機制,對出庭應訴情況、訴訟結果、判決執行等信息進行共享,並實行季度通報,有效促進行政應訴工作深入開展。健全行政訴訟案件法院通知出庭、法制辦庭前催告和行政機關庭後反饋的督促機制,努力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和應訴質量,實現“出庭出聲出效果”。健全考評機制,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核,有效促進工作落實。鐘樓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100%,實現區政府負責人出庭常態化。
三是健全調解仲裁工作機制。完善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銜接互動機制,深化公調對接、訴調對接工作,新設市校園糾紛調委會和銀行業服務糾紛調委會,深入推進醫患糾紛調處試點,全面推廣“人民調解第六人”特色經驗,不斷提升調處實效,提高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水平,全年辦理行政調解134231件,人民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73566件。深入推進仲裁“案件受理多樣化、糾紛處理多元化”建設,建立全省首家智慧財產權仲裁中心,成立涉台商事仲裁中心,積極探索仲裁機構專業化發展路徑,不斷擦亮仲裁服務品牌,提升仲裁公信力,全年受理仲裁案件556件,標的額14.45億元。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市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兩聚一高”新實踐和常州“一城一中心一區”建設目標,以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為主線,以法治政府建設攻堅行動為抓手,著力解決法治政府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強責任、補短板,切實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為增創發展新優勢、種好常州幸福樹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一是在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部署推進上有新力度。按照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和我市實施方案明確的法治政府建設時間表、路線圖,切實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抓好工作落實。壓緊壓實黨政一把手建設法治政府的第一責任,完善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協調機制,形成上下協調、部門聯動的一體化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督查考核的導向推動作用,進一步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增強各地各部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著力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建設,努力使機構設定、人員編制、力量配備與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任務相適應,打造一支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的政府法制隊伍。
二是在打造法治政府建設品牌上有新突破。堅持把中央和省決策部署與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實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形成有常州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設品牌,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成效。充分利用我市經濟條件、社會觀念和人才儲備上的優勢,藉助地方高校、科研機構力量,積極組織推進全市性品牌項目創建工作。發動各地各部門結合自身特點,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環節,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和創新實踐活動,力爭通過品牌創建,營造創新實踐的良好氛圍,開創我市法治政府建設新局面。
三是在提升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能力上有新成效。強化學法制度落實,全面推行公職人員學法制度,重點規範政府常務會議及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領導幹部專題法制講座、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培訓等活動,豐富學法內容和形式,提高學法效果。強化學法成果考評,切實把是否依法決策、是否依法管理、是否依法辦事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業績的重要依據,增強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強化能力提升舉措,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領導幹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等制度,促進領導幹部提高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是在推進政府工作規範化程式化法治化上有新提升。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紮實推進“不見面審批(服務)”、“3550”、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等重點改革舉措,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將改革不斷推向深入。全面提升行政決策水平,推行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化管理,全面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公眾參與決策機制,實現科學民主管理、政民協同善治。科學制定立法規劃和年度計畫,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制度建設步伐,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大力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以“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為原則深化綜合執法改革,以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案件法制審核”三項制度為重點推進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提升執法公信力,提高民眾滿意度。
五是在提高法治政府建設信息化水平上有新作為。結合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實際,科學制定工作規劃,明確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設中長期目標,有序有效組織推進。按照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要求,對已建立運行的信息平台進行認真梳理,搞好整合最佳化,打通信息孤島。著力推進政務服務“一張網”和“一辦四中心”建設,努力實現“上一張網,不見面審批”、“上一個門,辦所有事”的目標,打造高效、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模式。推廣我市城管、文化等領域執法信息化經驗,加大人才、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執法信息化水平。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