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江蘇省優勢學科”,建成了本-碩-博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依託國家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和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等高層次平台,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區域經濟發展對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國際化視野的新工科背景的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工程創新型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可在光伏、儲能和功能材料等領域從事材料、工藝和器件的開發、設計、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對接光伏、儲能和新材料行業,以“新能源材料與工程”為特色,具有鮮明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 外文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hangzhou University
辦學定位,專業優勢,培養要求,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環節,專業核心課程,跨學科課程,就業與職業發展,學制與學位,

辦學定位

秉承“勇擔責任,追求卓越”校訓,堅持“大工程觀”理念的指導,堅持立德樹人,強調“工程套用”特色,旨在向材料、能源、電子、環境、化工等行業輸送具有現代材料學專業素養、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的高素質創新型專業人才,打造具有新能源材料與工程特色的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專業優勢

依託豐富的優質學科資源和實驗平台,與多家領軍型企業共建產教融合教學實踐平台,打造科教產協同育人體系。專業教師隊伍實力雄厚,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優秀人才教師。擁有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教學團隊1個,企業兼職教師(工程師及以上)46人。教學科研齊發展,專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及各類省部級獎若干。近三年,專業學子在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近40項。2022年畢業生升學率高達43.3%,部分學生進入國外知名高校深造。

培養要求

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面向能源產業升級轉型和新工科人才培養需求以及新能源等行業發展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想信念堅定、愛國情懷深厚、品德修養高尚、科學研究能力強、創新意識強、國際視野寬,能在新能源材料與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材料、工藝和器件的開發、設計、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具有競爭優勢的高素質創新型專業人才。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五年左右預期能夠具有如下能力:
目標1: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承擔社會責任,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目標2: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工程基礎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知識,能勝任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工作,能創造性地解決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工程問題;
目標3:了解國家的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相關知識,了解材料相關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能夠在工程實踐中充分考慮工程與社會的影響,在工程實踐中能堅持公眾利益優先。
目標4:具備從事材料產品生產控制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並能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發揮積極作用;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和國際競爭力,能夠在企業的生產及管理中發揮有效作用。目標5:能夠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國內外前沿動態,通過終身學習渠道提升自我能力,適應職業發展。

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1. 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於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
畢業要求2. 問題分析:能夠套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並通過文獻研究,識別、表達、分析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畢業要求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開發針對新能源、新材料領域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會以及環境等因素。
畢業要求4. 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並採用科學方法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畢業要求5. 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複雜問題的預測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畢業要求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於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畢業要求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複雜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畢業要求8. 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畢業要求9. 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畢業要求10. 溝通:能夠就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並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畢業要求11. 項目管理:理解並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並能在多學科環境中套用。
畢業要求12.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畢業要求13. 勞動、審美與身心發展: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實踐的勞動參與意識;具有善於發現、理解和欣賞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具有強健體魄、健康心態,擁有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

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課程

1. 通識課程必修課(應修63.5學分)
72410061 思想道德與法治(2.5)
7233006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5)
72360101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5)
7M03006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3)
72500061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5)
72451-2# 形勢與政策(2.0)
53021-2# 高等數學(二)(7.5)
50030041 線性代數(2.0)
51010051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2.5)
53051-2# 大學物理(6.0)
53061-2# 大學物理實驗(2.5)
40101-2# 大學計算機及Python程式設計(5.0)
76021-4# 大學英語(10.0)
99011-4# 體育(4.0)
99510041 軍事理論(2.0)
94010021 國家安全教育(1.0)
94020021 勞動教育(1.0)
7243004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
72460021 就業指導(1.0)
6G280041 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2.0)
7721-4# 大學日語(10.0)( 與“大學英語”不兼修)
2. 通識課程選修課(應修6.0學分)
藝術素養類(限選2.0)
紅色文化類(限選1.0)
中國共產黨簡史(限選1.0)
跨文化與國際視野類(限選1.0)
公共選修課(任選1類,共1.0學分)

專業基礎課程

1. 專業基礎必修課(應修47.0學分)
10011-2# 無機與分析化學(4.5)
10090063 有機化學(3.0)
10211-2# 物理化學(3.5)
15581-2# 基礎化學實驗(上) (2.0)
15583-4# 基礎化學實驗(中) (1.5)
15585-6# 基礎化學實驗(下) (1.5)
45150063 電子電工技術(2.0)
33020071 材料物理(3.0)
20710061 機械設計基礎(3.0)
33320071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3.5)
2003063 工程製圖與CAD(3.0)
20310063 材料力學(3.0)
30320043 文獻檢索及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2.0)
33580041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2.0)
33440041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雙語)(2.0)
36010031 安全技術概論(1.0)
37210021 環境保護概論(1.0)
33090061 材料工程基礎(2.5)
33280071 工程倫理(1.0)
30360041 材料經濟與管理(2.0)
2. 專業基礎選修課(應修6.0學分)
33030041 材料概論(2.0)
32180041金屬材料導論(2.0)
33620041 高分子材料導論(2.0)
33040041 粉體工程(2.0)
33190041 晶體學基礎(2.0)
33050041 表面工程導論(2.0)

專業課程

1. 專業必修課(應修9.5學分)
33350061 無機材料製備與加工(3.0)
32110061 套用電化學(2.0)
33220041 材料物理性能(2.0)
30100051 材料現代測試方法(2.5)
2. 專業選修課(應修8.0學分)
33510041 矽材料技術(2.0)
33153041 納米材料(2.0)
33470031 新型光電材料(2.0)
33280071 半導體物理導論(2.0)
33050051 功能材料(2.0)
33490031 新型儲能材料(2.0)
33400041 有機膜材料科學與技術(2.0)
33163041 無機膜工藝學(2.0)
33060041 溶膠-凝膠技術(2.0)
33183041 Electroceramics (2.0)

實踐環節

(應修40.0學分)
軍訓(2.0)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認識實習(0.5)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金工實習(2.0)
99021-6# 課外體育鍛鍊(畢業審核條件,不計學分)
體育健康標準輔導測試(畢業審核條件,不計學分)
講座(畢業審核條件,不計學分)
暑期社會實踐(畢業審核條件,不計學分)
創新創業與競賽活動(1.0)
勞動教育實踐(畢業審核條件,不計學分)
第二課堂實踐(1.0)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2.0)
課程設計:機械設計基礎(2.0)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設計(2.0)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實驗(2.5)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3.0)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實習(2.0)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生產實習(2.0)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18.0)

專業核心課程

材料物理、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物理化學、材料工程基礎、材料現代測試方法、套用電化學、無機材料製備與加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

跨學科課程

材料物理、材料經濟與管理、材料現代測試方法、無機材料製備與加工六、科教/產教融合課程
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矽材料技術、新型儲能材料、有機膜材料科學與技術

就業與職業發展

就業領域
本專業的就業領域涉及大材料領域,畢業生可以從事材料、能源、電子、環境、化工等領域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及管理工作。
研究生階段研修學科
本專業畢業生適合繼續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學科的相關二級學科碩士專業研修。
職業發展預期
光伏、儲能和功能材料等領域企業單位的生產、研發、質檢部門經理、技術骨幹。

學制與學位

四年制、工學學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