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版畫

常寧版畫

湖南衡陽的常寧版畫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培植了版畫作者300餘人,以教師、工人、農民為主,不少作品在各項比賽中獲獎並出國展出。常寧版畫因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質樸的藝術風格,一度被譽為“紮根鄉土的花朵”。常寧也因版畫創作群體大、作品多、影響廣,而被譽為“版畫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版畫
  • 構成:偏正式:版(畫)
  • 屬性:繪畫形式的一種
常寧版畫介紹,常寧特點,藝術影響,

常寧版畫介紹

常寧版畫是湘南大地絢麗的藝術奇葩,其拙樸、自然、精巧的藝術手法,多角度刻畫出當地的自然風貌、民族風情、鄉村變化與勞動者的憂樂,帶給我們遠離鄉土的城市人多少意外的驚喜。那是山澗清亮活潑的溪淙,是林間悠遠而親切的牧歌,是紅色原野上滄桑與生機的交織,是平凡英雄和偉大時代的雕像,鄉土藝術家協力搭建起一座輝煌的藝術殿堂。

常寧特點

常寧的洞腔聞名全省,剪紙花燈聞名全國,版畫飲譽東南亞。常寧民間文藝形成六大特點:
(一)歷史源遠流長。民間花燈、馬燈、皮影戲已相傳幾百年,新興版畫藝術是20世紀3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流傳到常寧是50年代,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剪紙藝術是明末清初流傳到常寧的,迄今已有400年的歷史。
(二)民眾參與廣泛。全市20多個鄉鎮、70多個村、7個居委會都有民眾參與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攝影創作、表演活動。
(三)內容豐富多彩。有表現地方特色的人龍、棉花龍、板凳龍、花燈,有以洞腔為基調的山歌。有表現瑤鄉風土人情的歌謠、長鼓舞和服飾,有瑤族特有的曲藝談笑,有表現農民戰天鬥地致富奔小康的版畫、剪紙藝術等。
(四)文藝形式多樣。有民間歌曲、舞蹈、器樂、曲藝、戲曲、歌謠、故事等。
(五)成果豐碩。戲劇《那山那水》進京演出,舂陵河畔的舂陵劇團赴省城參加全省第三屆“映山紅”藝術節獲獎,常寧版畫有10xxxx件作品先後在全國獲金、銀、銅獎,《版畫鄉情》獲中國電視短片一等獎,在美國熊貓電視台播放。常寧板橋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廟前鎮被省廳命名為“花燈藝術之鄉”。
版畫是視覺藝術的高級形式,能在常寧相對偏遠之地生根茁長、蓬勃興旺,成為人們關注的文化現象,追根溯源,不能忘記當年省會藝術家以辦點方式給予的啟蒙和傳授,不能忘記吳國威、肖健等一批本土藝術家的示範與推動,常寧人民慧心巧手、深厚的文化蘊含與充沛的生命激情,更是其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

藝術影響

常寧版畫為外界所知,與4次赴省展出有很大關係。1983年,湖南省舉辦第二屆版畫展覽,專門開闢了一個常寧展廳,展出作品30餘件,占此次展覽六分之一,獲銀獎1枚、銅獎7枚。1987年,由中國版畫家協會、《版畫世界》雜誌社、省版畫藝術研究會、省展覽館聯合舉辦的兩市兩縣版畫群體展覽,常寧版畫再次進省展出,展出作品29件。2005年11月,常寧市選取92幅精品,在湖南省美術館舉辦“油茶飄香——常寧版畫作品展”。其中,吳帆《三省邊》(後獲全省文化館、群藝館幹部職工技能比賽金獎)、王相國《老灣場》、鄒榮華《黃豆聲聲》、周建華《山民》、《老夫老妻》等,受到專家、觀眾和省會媒體的廣泛好評。2009年7月,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湖南展區,展出了從全省3000多件作品中評選出來的600餘件精品,常寧市選送的版畫《人龍舞者》、《五月龍舟》、《青花瓷系列·詩》、《晨》、《鴿之夢》、《渴》、《鄉村漁鼓》、《蹲者·守望》、《微笑不再》、《農閒時節》、《夫妻作坊》、《春吟》、《古樹根》等13件作品入選。2010年秋,“盛世丹青·湖湘風采”2010湖南藝術年展,《宜水我的家》、《母親的那封信》、《田家酒》、《福到人家》、《石榴紅了》、《春天的第一縷陽光》等版畫作品入展。
常寧因版畫創作群體大,作品多,影響廣,多年前就被譽為“版畫之鄉”,並載入《湖南省志·文化》,2009年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另一項是常寧板橋剪紙),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同時也要看到,“常寧版畫”要像“天津楊柳青年畫”、“戶縣農民畫”一樣,成為一個專門藝種,一個學術流派,一張文化名片,不但要更加強化地域特色、民間風情和鄉土氣息,還要在內容題材、創作風格、構圖技巧上下功夫,同時要考慮到晉京展出、大型畫冊推介、走向市場這些傳播環節。因為,“常寧版畫”不僅僅是常寧的、衡陽的、湖南的,它也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常寧版畫通過藝術形式,塑造了一種奮發向上、艱苦奮鬥的常寧精神。民間文藝對常寧的兩個文明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