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春

常人春

常人春。青年時代即潛心鑽研北京史地民俗。對以北京為主的中國北方民間歲時節年、婚喪嫁娶、廟會集市、宗教信仰、戲曲雜技等,無不精通,被譽為“北京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人春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33年10月
  • 職業:民俗作家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軼事,民俗人生,

人物簡介

常人春近十多年來,曾先後在北京各大報刊發表論文、紀事、文史資料一百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老北京的風俗》、《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等。

人物軼事

1943年夏秋時節的一個晚上,家住舊鼓樓大街117號(現41號)的常人春剛剛睡下,就聽見一陣刺耳的防空警報響徹寂靜的北京城上空。自兩年前日本與英美開戰後,這樣突如其來的防空演習已進行了無數次。提起當年的舊事,72歲高齡的民俗學家常人春仍舊記憶猶新。 日本人嚴查民居,不許百姓點燈
同時,為防止美國飛機偵察到城內情況,保護南苑的飛機場和彈藥庫,日本人規定百姓家不許有燈有火有響動。“家家都得拿黑窗戶簾兒把燈光遮住。”常人春說。
但這天晚上,住在常人春家對面的陳錦詩家裡沒有滅燈,也沒擋好窗簾。“當時,就聽鐘樓上往下喊話‘舊鼓樓大街滅燈———舊鼓樓大街滅燈———’。”常老兩手攏在嘴邊學著60年前聽到的喊話聲,聲音悠長洪亮。後來,巡邏的摘走了陳錦詩家門口掛的戶主牌(當時懸掛於家門口、上寫戶主名字的牌子)。
第二天,區上通知陳錦詩去一趟,陳錦詩就來到常人春家哭訴。常人春曾祖父曾任清光緒年間的刑部侍郎,積累了些家底。祖父民國初年畢業於朝陽政法大學,一度是北京的名律師,善於交際,素有威望。“我祖父當時是有名的大紳士,在地方上很有威望。祖父對他說:“你甭去了,我去吧。‘隨後,就把戶主牌領回來了。”
常人春記得,1937年以後,日本人經常嚴查民居,祖父常替鄰里們說好話。
百姓節慶簡化,漢奸喪事大操大辦
“民俗極大地受到經濟、政治的制約。”常人春親身經歷了八年抗戰期間的政治巨變、經濟蕭條,也看到了北京過年過節和紅白喜事上發生的變化。
政治影響經濟,經濟影響民俗。日本侵略給老百姓造成的經濟困境是不可言喻的,市面上一天比一天蕭條,買賣一家接一家倒閉,老百姓一天比一天過得艱難。節慶沒錢操辦,紅白喜事也大大簡化了。趕上頻繁舉行的防空演習,家裡有什麼事也不許辦。喪事不許放焰口、喜事不許吹打。而進出城門經常會受到百般刁難,百姓也不怎么敢出城,廣安門外正月初二的財神廟、白雲觀的香火都受了影響。“日本統治時,廟會從此就淡了。喜事喪事也都是湊合湊合,走走形式罷了。”常人春說。
常人春常人春
但是,飽受戰爭之苦的,永遠是底層百姓,日偽官員的紅白喜事,還是大操大辦。七七事變時,漢奸江朝宗投降日本,做了事變後北京第一任市長。1943年,江朝宗因病而亡。他死後的葬禮相當闊氣,發喪時,光是執事就走了東西長安街整整三里路長。
日本人干預民俗活動,企圖進行民俗同化
北京淪陷以後,日本人有時還直接干預老百姓的民俗活動。常人春記得有一次,小黑虎胡同一個老人去世,家屬到衛生局呈報時,沒有給檢查員行賄,檢查員就說老人“不是好死的”,是得了傳染病“虎里拉”(日本人對霍亂的稱呼)。後來老人屍骨被衛生局拉去,說是要火化,給北京百姓很大震動。常人春說,中國的民間習俗是土葬,強調入土為安,在當時,火化大家感情上是無法接受的。
而且,為加強對中國的同化,日本人也曾企圖讓中國人接受大和民族的風俗習慣。陰曆七月十五的盂蘭盆會,是佛教節日,北京百姓的節日習俗是放河燈,放焰口什麼的,都是固定程式。日本人想把本國“祭忠魂塔”的習俗加進去,“我們中國人都當笑話看,只當他們出洋相罷了。”常人春笑著說,保持傳統的風俗習慣,也算是普通百姓力所能及的,而且是自發的愛國行動了。
大霹雷預兆時局巨變,偽政府廣播闢謠
1945年夏,北京下了兩次大暴雨,大霹雷驚天動地。常人春被嚇壞了,祖父說:“時局恐怕要有大的變動。”“中國老百姓就是這樣,一直有拿自然氣候預測政治氣候的習俗。”常人春這樣看待這個現象。但這並非空穴來風,當時已經有訊息說日本撐不住了,要撤退了,儘管日本封鎖“敵台”,老百姓還是從廣播中偷聽到了美國在日本投下核子彈、蘇聯在中國東北出兵的訊息。常人春祖父認識的一個日本律師井上三枝雄也說,日本恐怕是待不長了,“中國大大的,日本小小的,敗了敗了的。”
8月15日上午,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蔭泰在廣播上發表闢謠申明,說如果誰再傳播謠言,抓起來以後按軍法處置。然而,就在當天下午,廣播節目忽然全都沒了。常人春記得,當天中午廣播裡說:“各位聽眾注意,本台節目挪在今天下午6點開始,有重要新聞向各位廣播,希望大家屆時收聽。”果然,下午廣播說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後,和服出現在鬼市上
“我這一生經歷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頭一件就是日本投降。日本投降後,民眾自發的慶祝活動我都看見了。”常人春說,“街上當時馬上就沸騰了,大人小孩都往街上跑,大家紛紛喊‘好啊!日本投降啦!我們勝利啦!’”說到這,常人春似乎又回到幾十年前的那一天,滿臉抑制不住的興奮,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老百姓拿紅棉紙糊的五色旗、米字旗、星條旗,全都走到了街上。
1945年的陽曆8月15日,正是陰曆七月初八,常人春說,老北京有過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習俗,也就是所謂“盂蘭盆會”,一直到7月30地藏王菩薩誕辰,都有連續不斷的燈會和廟會等活動,小孩子們都點荷葉燈、蓮花燈,取“以燈渡亡”之意。
可是,1945年的中元節,變成了一個慶祝勝利的節日慶典。百姓們都糊了寫著“慶祝勝利”等字樣的燈籠,提燈逛燈。學校的學生們臨時組織起來,抬著大海棠葉形狀的中國版圖燈(因當時包括外蒙古,所以是海棠葉形狀),還有中美英蘇的勝利燈總共好幾百盞,敲鑼打鼓地遊街。隊伍後邊,押著裝扮的日本戰犯,遊街示眾,十分莊嚴。
“那時候,撒傳單的、貼標語的、拿旗幟燈籠遊行的,擠得街上走也走不動。街道兩邊的商店,都加大音量,放中山公園、北海公園追悼八年抗戰陣亡將士法會濟孤焰口的實況廣播。”常人春說,這正是一個典型的民俗演變的例子,“老百姓一慶祝上就不管到底是啥節日了。”
日本投降後,日本人穿的和服出現在鬼市上,要飯的編數來寶唱道:“防空壕沒用著,日本投降賣大袍!”有個人貪圖便宜買了條日本人穿的土黃軍褲,到一個賣炒肝的小攤上,吃完就走。掌柜的叫住說:“哎,我說那位,您給錢了嗎?”那人說,這會沒帶,一會拿來。掌柜的當即回了一句:“告你少來這套,日本投降了您不知道嗎?就您這條褲子嚇唬不了誰!”常人春看了直樂。

民俗人生

72歲高齡的常人春,研究民俗的歷史幾乎和年齡相當。說起老北京的民俗節慶,他如數家珍,不時還帶著惟妙惟肖的“表演”。有一個大紳士祖父,幼小的常人春有機會親歷很多“大場面”,從小就對婚嫁等民俗萌發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便迷上了。
人物作品人物作品
“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娶兒媳婦,在北京飯店辦事。用3乘轎,120對牛角燈,3堂漢執事,光那執事就走了3里地長。那一回是請我祖母當娶親太太(相當於今天的婚禮主持人)。”常人春說,那次他攤上給新娘子提溜蓋頭的差使。“甘肅督軍張廣建娶兒媳婦,採用的是新式婚禮,花車樂隊那一套。請我祖父做的證婚人。”他這回又做了拉紗的男童。
常人春說,雖然自己後來上的是新式國小,抗戰時期還遇上了日本的奴化教育,但他心裡愛的,還是老式民俗、傳統文化那一套。常人春說,但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從未改變,“愛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自然的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