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紋須海龍

帶紋須海龍

帶紋須海龍(學名:Urocampus nanus),是海龍科、須海龍屬的一種魚類。該物種因其父系育仔的行為而聞名,雌性將卵產在雄性的育雛袋中,發揮保護,充氣,營養和滲透調節的作用,直至幼魚孵化。

帶紋須海龍魚體細長無鱗,呈淺黃色,身體被間距均等的紅棕色的斑紋所環繞,這些斑紋起自吻部終至尾柄。吻長明顯長於後頭部,呈圓筒形,眼睛隱藏於斑塊中。頭部及體側具黑白相間橫帶,主鰓蓋僅一黑帶。

主要分布於日本和韓國南部沿海、中國沿海的西北太平洋,河口區的水藻叢是主要棲息地。性情膽小,游泳能力弱,尾部不能捲曲,以管狀吻部吸食浮游生物。卵生,雄性負責幼魚孵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帶紋須海龍
  • 拉丁學名:Urocampus nan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海龍魚目
  • 海龍魚科
  • :須海龍屬
  • :帶紋須海龍
  • 分布區域西北太平洋區的日本半鹹水水域
  • 命名者及年代:Günther, 1870
  • 保護級別:IUCN標準:無危(LC)
  • 同義學名:Urocampus rikuzenius, Jordan & Snyder, 1901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物種現狀,瀕危因素,

形態特徵

帶紋須海龍最大長度為16厘米,魚體細長無鱗,呈淺黃色,身體被間距均等的紅棕色的斑紋所環繞,這些斑紋起自吻部終至尾柄。吻長明顯長於後頭部,呈圓筒形,眼睛隱藏於斑塊中。吻部背中棱完全,兩側各一棘列。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棱。體環無弱縱棘,無皮瓣。背鰭鰭條20至26枚,胸鰭鰭條18至22枚,尾鰭鰭條10枚。頭部及體側具黑白相間橫帶,主鰓蓋僅一黑帶。

生活習性

野生於珊瑚礁或沙地,棲息在河口區的水藻叢,非常適合在植物中生活。性情膽小,游泳能力弱,尾部不能捲曲,尾巴上的尾鰭失去了功能性尾鰭,能夠抓住鰻草的葉片。以管狀吻部吸食浮游生物。儘管尚未對該物種進行捕食研究,但它們很可能以小型浮游和/或底棲甲殼類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日本(四國、九州、本州)和韓國南部沿海、中國沿海的西北太平洋。
分布圖分布圖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期,雌雄相互纏繞交配,交配行為由六個運動模式組成:“側向顯示”,“上升”,“保持”,“平行游泳”,“交配”和“搖擺”。(橫向展示:一條或兩條魚彎曲他們的身體,使他們的身體一側平行或保持固定。上升:兩條魚在水柱中保持垂直姿勢。保持:一條或兩條魚的尾巴纏繞在對方的尾巴上。平行游泳:兩條魚向前游泳,保持緊密平行的方向。產卵:兩條“平行游泳”的魚停止運動,將其生殖器放在一起。隨後,兩條魚向前游泳,然後順時針旋轉,同時雌魚將卵團擠出到雄魚的育雛袋中。搖擺:收到卵團後,雄性扭動身體,在水柱中保持垂直姿勢。)雌魚將卵產至公魚的孵囊內(雄魚的孵囊系腹面兩側皮褶與骨板所形成),卵授精後由雄魚負責孵育,直至幼魚孵化,屆時大約有78隻平均11.7毫米的幼魚出生。該物種可能是一夫多妻制,求偶爭鬥主要發生在雌性之間。

主要價值

帶紋須海龍相關的貿易情況是未知的,但是,由於在水族館,觀賞植物和傳統醫藥行業中使用了其他同科的魚類(Vincent等人,2011),因此帶紋須海龍也可能被用於同種用途。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物種現狀

迄今為止,還沒有專門的調查與種群估計。由於其棲息地海草的喪失,該物種可能正在減少(Short等人,2011)。為了確定該物種的種群數量和豐度趨勢,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量化這一物種的的總量變化,及影響帶紋須海龍(Urocampus nanus)原因的嚴重程度,但人們懷疑該物種在過去十年中正在以接近30%的速度下降(2015)。

瀕危因素

帶紋須海龍面臨著棲息地喪失與人類捕捉的威脅。人類捕捉帶紋須海龍作為觀賞魚以及用於傳統醫藥行業。河口區的水藻叢是帶紋須海龍棲息地,隨著人類活動等因素,海草數量不斷減少,其棲息地受到嚴重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