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浙江餘杭反由出土的東漢青釉扁壺,為圓唇口,直頸,扁腹,長方形足外撇,上腹兩側有對稱的銜環耳。西晉時壺體呈豐唇,直口,短頸,圓肩,肩部兩側各貼塑帶翼鼠為系,壺腹扁圓,圈足為橢圓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帶系扁壺
- 外文名:無
- 出土時間:1986年
- 造型:為圓唇口,直頸,扁腹
帶系扁壺,壺式之一,壺身扁平,肩腹部帶系,便於穿繩提攜。瓷製帶系扁壺始見於東漢,仿銅器形狀燒造。帶系扁壺於各朝各代形狀各有差異,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徵。如西晉時造型呈豐唇,直口,短頸,圓肩,肩部兩側貼塑帶翼鼠為系,壺腹扁圓,橢圓狀圈足。南北朝、唐、五代時期出現一種帶西域風格的扁壺。元代為四系扁壺,唇口外卷,短頸,溜肩,裝有四系,腹側垂直,腹面較平,長條狀平底,造型風格與前朝完全不同,景德鎮窯、龍泉窯、磁州窯均有燒造。
壺體扁圓,上窄下寬似核桃狀,底部假圈足,扁腹兩面印有胡人舞蹈圖案。與此相似的扁壺還有唐三彩製品,所不同的僅是紋飾上的變化。遼寧省博物館收藏遼暗黃釉印花穿帶扁壺則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長方形口,短頸,扁圓形壺體,橢圓形圈足,周邊有凹溝,共有6個系。與之相似的扁壺,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晚唐墓中也有發現。收藏於寧夏海原縣文化館的褐釉扁壺、蘑菇形口,短粗頸,壺體扁圓,周圍有四系。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帶系扁壺名稱相同,然而由於歷史時代不同,形狀各有差異,各個時期都反映了濃厚的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