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河路

帶河路在廣州市區西南,於1921年建成馬路,因路在帶河涌而得名。南起長壽西路,北至龍津中路,西關涌北支至文昌路以東分成兩條南北支流,其狀如帶,又名帶河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帶河路
  • 位於:廣州市區西南
  • 建成:1921年
  • 全長:575米
介紹,歷史,

介紹

帶河路在廣州市區西南,於1921年建成馬路,因路在帶河涌而得名。南起長壽西路,北至龍津中路,西關涌北支至文昌路以東分成兩條南北支流,其狀如帶,又名帶河涌。全長575米,寬10米,瀝青路面。舊有荔灣區中醫院、市第三十一中學、豬仔墟肉菜市場等。
據說開築馬路時,由於沿線不少本要清拆的物業業主都是非富則貴,因而條路建得兜兜轉轉,成為廣州最為曲折的道路,含有9個折點,號稱“九曲十三彎”。
近60歲的街坊林伯憶述,舊時帶河路非常熱鬧,有鹹魚、涼茶,蜂窩煤鋪、雜貨鋪都有,那時的源勝古玩街都有定期的天光墟,又有兩間公仔書鋪。
1996年廣州道路改造,帶河路連同鎮安路、康王直街、康王上街、康王下街,成為了康王路的一部分。
這條位於荔灣區的帶河路因有9個彎而被稱為“廣州市舊城區中最彎曲的道路”,源勝古玩街也興起於此。1996年,帶河路被並進康王路,僅存的151號至175號的13戶人家成為“歷史遺址”。而本月初,一則拆遷延期公告稱,因道路擴寬的需要,帶河路151號~175號等房屋將於今年底前拆除,這意味著帶河路將完全消失,成為歷史。這一訊息隨即引起不少老廣州的不捨和懷念。

歷史

帶河路位於荔灣區內,南起長壽西路,北至龍津中路,全長575米,寬10米。據文獻記載,當年西關涌流經至現在的文昌路以東時,被分成了南北兩條支流,因其形狀如絲帶一樣,故取名為帶河涌。帶河涌又分成三個部分,順母橋,帶河路和盧排南,曾經是上下西關的分界線之一。1921年,廣州拆城建馬路,帶河涌被填埋,路面鋪上瀝青後,改名為帶河路。
有老街坊說,帶河路建成之前大家都叫這裡“彎曲路”,因它像字母“S”一樣,彎彎曲曲。曾有細心市民數過,這條不足600米的路有9個彎,而無論站在路上哪一點,都無法看到路的另一端,可謂廣州最“彎曲”的道路。相傳當時的國民政府在修築這條路時,本來設計上是筆直的一條路,但在開路因該拆的房子為達官貴人或有錢有勢的“皇親國戚”所有,施工受阻撓,不得不繞開這些房屋,轉拆老百姓的房子,彎彎曲曲由此而來。
荔灣區文物管理所的黃所長介紹,從龍津東路數起,帶河路由蘆排里、都堂街、龍翔里、帶河涌邊、晚景里、捷龍里、豬仔圩、興龍里、河溪涌邊街、成金里、源勝西街組成。1996年,廣州市政府為解決荔灣區沒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主幹道帶來的交通問題,決定實施道路擴寬工程,於是,帶河路和鎮安路、康王直街、康王上街、康王下街一起被拉成一條筆直的康王中路。
如今,帶河路已從地圖上消失了,將近600米的帶河路只剩下151號到175號共10多戶人家。帶河路“九曲十三彎”的境況已一去不復返,只剩下30多米靠西邊的一列商鋪,被街坊笑稱為“帶河路遺址”。
雖然1996年帶河路已被拆除了近九成面積,但“帶河路”這個名字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過去15年間,長壽西路上依然屹立著一個“帶河路站”,而龍津東路也有一個“帶河路口站”。不過,2011年7月,公交部門公告“因站名失效以及不合理等原因”,原“帶河路站”及“帶河路口站”更名為“長壽西康王路口”站和“龍津中路”站。有市民笑稱,“帶河路不甘心退出歷史舞台,不僅名字留在公交站牌上,乘坐公車經過的市民還能從報站中聽見這個地名,由此多"存活"了近15年”。在公交站名更改前,有不少市民帶著相機到車站牌附近拍照留念,在它成為歷史前和它作最後的道別。
現在留存的帶河路151~175號只有30米長,除了一間是住宅,其他均為商鋪,路面也已從瀝青路改成水泥路,已經沒有車輛通行。而這段遺留下來的帶河路為當年的中段,只有少許彎曲,已不能再被稱為“彎曲路”了。
而對帶河路以外的老廣街坊來說,提起帶河路,腦海里首先閃現的很可能是古玩玉器。改革開放後,廣州舊城區逐漸形成了三大古玩集市,清平路古玩街、帶河路古玩街和荔枝灣路古玩街。其實早在清代,源勝西街及帶河路、長壽路一帶,已是廣州玉器集散地和加工場。1900年9月,帶河路上長達200米的商業長廊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正式開業,內設150個檔口。建國後,1958年政府街道整治污水涌,建成了渠箱硬底化、水泥板的涌面,也就是現在的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近年,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經過新一輪裝修,更具古色古香的味道,兩邊仍是有著歷史痕跡的矮房,雖然繁華景象不如往日,但是感覺仍在。
以前帶河路的源勝古玩街有個“天光墟”,早上天還沒亮,商家就拿著自己珍藏的古玩來此擺地攤,買家要拿著電筒來淘寶。現在每逢星期二,早上6點至8點,仍有賣字畫、舊工藝品的天光墟攤位。一位住在源勝工藝街內的老街坊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初,在他只有10歲的時候,總愛和同學帶著電筒去天光墟尋寶。當時電筒“一物二用”,既可照路,也能照清想淘的寶物。而天亮後不久,趁墟的人潮便漸漸散去,“天光墟”因此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