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底燈魚(學名:Benthosema fibulatum (C. H. Gilbert et Cramer, 1897),又名棘頰深海燈籠魚。系燈籠魚科底燈魚屬的一種海洋暖水性發光魚類。體延長,側扁。體長90mm。棲息於122-567m水深之處。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日本,夏威夷,紐幾內亞,非洲沿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帶底燈魚
- 拉丁學名:Benthosemafibulatum(C. H. Gilbert et Cramer, 1897)
- 別名:棘頰深海燈籠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燈籠魚目
- 科:燈籠魚科
- 屬:底燈魚屬
- 種:帶底燈魚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文獻描述,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部、頰部、鰓蓋部以及身體均被較大的薄圓鱗,鱗易脫落。側線平直,約位於體的中側。雄魚和雌魚在體長35 mm以上的魚體中,分別在尾柄的背緣和腹緣出現1—3個卵形的發光斑,周圍有黑色素。
頭中等大。吻短而鈍尖。眼頗燥束大,前位。口大,前位,稍斜。上頜骨後端接近前鰓蓋骨邊緣。上下頜、犁骨、嘗白踏她齶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牙帶或牙叢。齒細小,上下頜、犁骨、齶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齒帶或齒叢。鰓蓋後緣在胸鰭基上方有一小三角突出。鰓孔大。鰓耙細長。無翼耳敬阿蒸棘。鰓蓋膜與峽部不連。鰓孔大。鰓耙細長。側線平直店灶估洪,約位於體中央。背設應套鱗起點稍後於腹鰭起點。脂鰭在臀鰭基後部上方。臀鰭起點位於背鰭基底後端下方。胸鰭較長,後端伸達肛門。腹鰭短,不達肛門。尾鰭分叉。體呈淡褐色。各鰭淡色。口腔及鰓腔為暗色。背鰭12-14;臀鰭18-20;胸鰭14-17;腹鰭8。鰓耙6-7+1+14-16。側府灶拔線鱗約30。體長為體高4-4.3倍;為頭長3.2-3.5倍。頭長為吻長7.3-7.5倍;為眼徑2.9-3.3倍;為眼間隔4.4-4.7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4倍。鼻部背側發光器(Dn)小;鰓蓋發光器(OP)2個;胸鰭下發光器(PVO)2個;胸鰭上發光器(PLO)1個;肛門上發光器(SAO)3個;體側後部發光器(Pol)1個;胸部發光器(PO)5個;腹部發光器(VO)4個;前部臀鰭發光器(AOa)6個;後部臀鰭發光器(AOp)4;尾鰭前發光器(Prc)2個;尾柄上部發光腺(SUGL)較小。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國外見於日本,夏威夷,紐幾內亞,非洲沿岸及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海海域。拜才嫌
文獻描述
文獻信息:Gilbert et Cramer 1897
命名人:Gilbert et Cramer
命名年代:1897年。
測量標本:1尾;體長72.0 mm.采自東海,水深150 m處。
Myctophum fibulatum Gilbert et Cramer,1897,Proc.U.S.natn.Mus.,19(1114):411- 412, p1. 38,fig.2(not fig.3)(夏威夷)。
Myctophum hollandi Jordan et Jordan,1922,Mem.Carneg.Mus.,10(1):11(夏 威 夷). Benthosema fibulatum Wisner,1976,(U.S.) NavyOcean Res..Dev.Act.Rpt.,3:42— 43,fig- 36(夏威夷、紐幾內亞北部、日本外海、南非印度洋外海);許成玉等,1988,東海深海魚類:121—122,圖96(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