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鱗蛇䲁

席鱗蛇䲁(學名:Ophidion asiro)為蛇䲁科蛇䲁屬的魚類,俗名鱗鼬、鱗鼬魚。分布於日本南部三崎、熊野灘及高知沖等外海域以及台灣島西南海域等,屬於生活於水深約200米左右大陸棚海底的底層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席鱗蛇䲁
  • 別稱:鱗鼬、鱗鼬魚
  • :蛇䲁目
  • 亞目:蛇䲁亞目
  • :蛇䲁科
  • 亞科:蛇䲁亞科
  • :蛇䲁屬
  • 分布區域:日本南部三崎、熊野灘及高知沖等外海域以及台灣島西南海域等
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產地分布,

信息

編號:
6836
拉丁目名:
OPHIDIIFORMES
中文目名:
蛇䲁目
拉丁亞目:
Ophidioidei
中文亞目:
蛇䲁亞目
中文科名:
蛇䲁科
拉丁科名:
Ophidiidae
中文亞科:
蛇䲁亞科
拉丁亞科:
Ophidiinae
中文屬名:
蛇䲁屬
拉丁屬名:
Ophidion
拉丁種名:
asiro
定名人:
Jordan et Fowler
年代:
1903
中文名:
席鱗蛇䲁
原始文獻:
Proc. U. S. Nat. Mus., 25:752-753
模式產地:
Misaki, Japan
俗名:
鱗鼬魚; 鱗鼬
生境:
生活於水深約200米左右大陸棚海底的底層魚類
國內分布:
台灣省西南海域
國外分布:
日本南部三崎, 熊野灘及高知沖等外海域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第九卷 李思忠先生手稿

形態特徵

背鰭155;臀鰭125;胸鰭25;腹鰭2;尾鰭9;鰓耙3+3;體長204mm:為體高6.8倍,為頭長5倍.頭長為吻長5倍,為眼徑4倍.體長形側扁,尾部漸尖。頭亦側扁,長等於軀幹。吻鈍圓,背緣有2突起。眼位頭前半部。鼻孔位眼正前方。口前位;上頜略過眼後緣。頜齒群帶狀;犁齶骨齒錐形。僅鰓角上方3鰓耙大。鰓蓋骨棘大。肛門鄰殿鰭。鰾厚短有一孔。頭部無鱗;體鱗長圓形,席紋狀排列。側線位高。奇鰭全連。背鰭始於胸鰭基後上方。胸鰭側中位尖圓形,略達背鰭而不達肛門。腹鰭位眼前部下方,叉狀。黃褐色;鰭黃綠,奇鰭外緣黑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水深約200m底層海魚,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

產地分布

分布於日本南部三崎、熊野灘及高知沖等外海域以及台灣島西南海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