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師家灘禹王廟及諸神,
概述
師家灘村裡的人家多數姓師,是晉國著名音樂家師曠的後代。因為厭倦了宮廷爭鬥,先祖才避之遠地,在這黃河邊上開了一個渡口。
解放前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師家灘這個緊貼黃河,上銜壺口、下接禹門的小村莊,得其地理優勢,一直是上下船隻的集中點。當時的師家灘一帶又有七、八座私人開辦的小煤礦,從而滿載糧食、藥材、牲畜等的船隻,在壺口這個黃河行船的天然屏障前,只能在師家灘渡口卸貨,再經“旱地行船”繞過壺口,繼續行船。久而久之,師家灘成為上下船隻的中轉地,卸貨後,再裝煤返回,成為“行規”。因此,這裡船來船往,人流如織,商賈活躍,遠近聞名。某些程度上可以說,師家灘是各種文化、思想的吸收和傳播地,促進了當地、周邊乃至整個呂梁山南部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相互交融與發展。
解放後,師家灘作為連線晉陝兩省的黃河渡口,也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後來,社會不斷發展,龍虎公路和禹門黃河橋相繼修建,師家灘逐漸冷落以至現在可有可無。
師家灘禹王廟及諸神
師家灘禹王廟位於村中小河匯入黃河的溝口之南,北依獨龍圪塔、南面十里長街、東靠晉山、西臨大河。朱門丹牆,璃脊瓦殿。廟前漢白玉石獅守門,傍豎二龍盤首、贔屓為坐巨碑兩通。過柏林踏甬道登階入門,樂樓背牆鑲嵌之大禹治水琉璃照壁迎面入目;廊四圍,翠竹繞,是為一進。穿圍廊入大院則見:兩側殿所拱之五間大殿迎面高豎。啟母殿在東,迎賓室在西,戲台倒坐。院中鼎爐香菸裊裊,殿角鐵馬風來噹噹。頭頂古槐森森,牆外濤聲嗥嗥。
進殿:神像端莊,詳和大度。禹王坐中,稷益佐之;財神、土地、聖母、瘟神列之兩側。
禹王是人。諸神亦然。都是世人對歷史上英雄人物業績的懷念和獻身精神的歌頌.廟中的神像是大禹當年戰勝洪水的精神的載體,是黃河精神,是民族精神!也是歷史!在“社會尚和諧,發展靠科學,環保靠自覺”的今天,了解歷史是為了發展今天!
禹王, 本名文命。父鯀。部落酋長。被薦受舜帝之命繼父治水一十三載。舜帝知功、賜號為“禹”。“大禹”是世人對他的尊稱。 大禹治水,功績顯赫,彪炳史冊。他尊重科學,開拓創新,獻身人民,團結奮鬥,任土作貢,劃定九州,體現權威,肇建國家的故事傳說四千年來不絕於耳。他緣其厥能大德而榮登帝位,因我國古代“以農為本”而被尊成神。他是自然偉力與人類偉力的結合,是人間的英雄是夏代之開國元君。位列五帝,尊為水神,歷享舉國奉祀。
詩曰:“大禹神功何處是,壺口南去有龍門。”師家灘,地在壺口龍門間,是傳說中大禹治水的肇始之地,是國內最能體現大禹業績和精神地方。這裡山接白雲,舟行地槽,禹跡遍布,傳說神奇,峽谷景秀,長河勢壯。歷為領略大禹精神、魂魄和氣概的所在。師家灘禹廟是大禹偉績、大禹精神和神話傳說的載體,是禹文化遺產在八百里晉陝峽谷間的再現,是鄉寧人民繼承大禹精神、棗嶺鄉文化強鄉的產物,是我省黃河文化旅遊業開發大業的第一隻破浪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