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治國語錄

帝王治國語錄

《帝王治國語錄》是2009年4月1日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何運忠。

基本介紹

  • 書名:帝王治國語錄 
  • 作者:何運忠
  • ISBN: 9787229000561
  • 定價:65.00 元
  •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4-1
  •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皇帝所擁有的不僅是雄踞天地的稱呼,還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法家的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就是君主集權制。雖然秦朝實踐法家這一思想建立起的君主集權制國家很快就傾覆,但是其後歷代帝王都繼承了這一制度。中國古代史,就是帝王的專制史。中國中央集權制的社會體制既然賦予了帝王崇高的權力,也就決定了帝王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王朝興也由帝王;衰也由帝王。有人統計過,從秦始皇算起,到清朝為止,中國古代共有帝王四百多位;如果算上秦始皇以前夏、商、周三個朝代和春秋戰國時代的王、公、侯,中國帝王應該有八百多位。這近千位帝王掌控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演繹了無數王朝的更替,把國家由古代帶到了近現代。
歷史沒有完全重複的一頁,歷代帝王在治理國家時也沒有始終如一的方略。他們面臨錯綜複雜的國情,必然會採取不同的治國措施,他們的話語,就是他們治國思想的體現。一部中國帝王語錄,猶如一面鏡戒,反映出帝王治理國家的成敗得失。
開國之君,往往帶有一股霸氣,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給人以振奮;聖賢明君,大都聰明睿智,言語深邃,寓有哲理,給人以啟迪;驕橫的君王,幾乎都出言不遜,誇誇其談,伴隨他的都是戰爭和流血;亡國之君,感慨時事,痛陳悔言,令人悲戚落淚……
我們在帝王語錄中發現,即使是昏庸荒淫的國君,除了極少數無知至極的君王外,在“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親民愛民,鼓勵農桑”等基本國策上大都有普遍的認同,這也許是家天下的一種責任感所致。《詩·小雅·北山》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句真實地反映了帝王們的心態,在他們的眼裡,國就是家,整個天下都是他們的產業。作為產業的經營者,帝王一般都想把國家經營得風調雨順,蒸蒸日上,即使是追求享樂、對祖宗江山不以為然的昏君,坐在廟堂之上,一般也不敢公開胡言亂語。因為家天下對他們有一種動力,而愧對祖先也是他們的一個畏懼。所以,我們在帝王語錄中,還是可以看到他們經營國家的智慧和處置事件的精思。當然,也有很多無知和愚昧的話語,不過也可以給人以借鑑,從中吸取很多教訓。
這部帝王語錄,從《尚書》《禮記》《唐太宗集》《二十四史》《清史稿》等史籍中精選了自夏朝開國帝王禹到清代帝王光緒帝止,歷史上百餘位重要帝王的近千條話語,全面反映了他們的思想、理論、措施、方略。特別是他們在處理具體事件時的思考和決斷,以及對臣子的訓箴,都是彌足珍貴的翎羽。每條語錄,我們都作了翻譯,並提供了相關的時間背景,進行了精當的點評,為大家開闢了一條全面窺視古代帝王治國法寶的新途徑。

編輯推薦

帝,《說文解字》釋為“王天下之號也”,宗教或神話中稱為主宰萬物的神;古人想像中,帝也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王,《說文解字》稱“天下所歸往也”,漢代大儒董仲舒解釋道:“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帝和王連成“帝王”一詞,即為天地間權力和主宰的象徵。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便從古代天皇、地皇、泰皇的名號中去掉“天、地、泰”字,留下“皇”字,採用上古“帝”的號位,自稱“皇帝”,賦予帝王雄踞天地的稱呼——皇帝。

目錄

治國
民之所所欲,天必從之(周武王 姬發)
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周成王 姬誦)
克左右亂四方(周穆王 姬滿)
參堯舜,下配三王(漢武帝 劉徹)
夙夜憂危,思改其弊(晉元帝 司馬睿)
以人廢言,君子斯戒(梁武帝 蕭衍)
民間情偽,鹹欲備聞(隋文帝 楊堅)
為政之要,務全其本(唐太宗 李世民)
講信修睦(元世祖 忽必烈)
綏懷諸國,薄海內外(元成宗 鐵穆耳)
先正紀綱(明太祖 朱元璋)
違者詰治(明孝宗 朱祐樘)
擾民行私,無異動奪(清世祖 愛新覺·福臨)
君臣惟崇儉樸擾民行私,無異劫奪(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