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經濟風暴大清帝國後70年》是2021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帝國經濟風暴:大清帝國最後70年
- 作者:張昕冉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101847
- 類別:明清史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一本書講透經濟問題如何搞垮一個帝國。
————————————
為什麼晚清已被外國打得千瘡百孔,仍舊能屹立不倒?
將清廷從內外交困的絕境中挽救出來的,竟然是厘金的橫空出世?
鴉片和茶葉這兩種普通的經濟作物,如何改變了整個東方貿易格局?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如何從中洞見新世界貿易體系的建立過程?
為什麼商業的蕭條反倒給了高利貸以興盛的機會?
山西票號這個“巨無霸”的橫空出世,如何一舉改變了整個民間金融業的遊戲規則?但其受限於經濟主體、組織關係、操作手段三個方面,無法脫離為帝國體系服務的命運,只能隨著清王朝一同走向沒落。在這其間,它如何錯過了轉型的機會?如何被清政府的監管斷了生路?它的種種自救手段因何難以見效?
一個日漸衰頹的龐大帝國,與一個野心勃勃的新興強權,在世界逐步聯為一體的過程中,兩者不可避免地碰撞在一起,“天朝上國”的體面在現實的壓力面前被徹底擊垮。這時,滿是爛賬的財政狀況既是問題之因,也是問題之果。在全面危機下,任何一種激進的改革方案都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局部的小修小補也不能阻止整體性的財政系統崩潰。
本書講述了清政府針對外貿、財政、貨幣、銀行、海關、商會這六個部分進行的改良,但財政是庶政之母,在帝國經濟風暴之下,種種改革不僅無力回天,甚至引發了一系列複雜的連鎖反應,終導致整個政權的徹底崩潰。
在這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傳統與現代、保守與變革、封建與共和,種種思潮前所未有地交織在一起;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中古國家與現代國家、封建社會與工商社會,種種矛盾集中上演。本書透視了晚清的風雲變遷,以通俗的語言揭示了清廷困局的形成原因及其經濟改革的發展規律。
從現代化中國的原點,看清時代變遷。
————————————
《中國國家歷史》雜誌、澎湃歷史駐站作者、湖北大學史學博士張昕冉作品
著名經濟學家李煒光、清史暢銷書作家金滿樓聯合推薦 。
圖書目錄
目錄
章 鴉片戰爭前的貿易危機 001
1.撬動世界的東方三角貿易/ 004
2.危機四伏的外交關係/ 010
3.中英貿易衝突/ 014
4.恐怖的“銀荒”/ 017
5.鴉片下的博弈/ 022
第二章 晚清帝國的財政體系 027
1.嚴峻的人口危機/ 029
2.鹽票與鹽課/ 032
3.漕銀與漕運總督衙門/ 036
4.戶部銀庫虧空案/ 038
5.殘酷的“土客之爭”/ 042
6.厘金的誕生/ 044
7.裁厘的呼聲/ 050
8.荼毒中華大地的鴉片/ 053
9.搜刮之法/ 056
10.地方勢力坐大/ 058
11.財政比重的改變/ 062
第三章 走入死胡同的貨幣改革 065
1.傳統鑄幣的沒落/ 066
2.外國銀圓的湧入/ 070
3.無奈的“白銀保衛戰”/ 075
4.自鑄銀圓/ 077
5.統一幣制/ 082
6.“兩元之爭”/ 083
7.自鑄銅圓之路/ 085
第四章 從銀號到銀行:清末金融業的跌宕起伏 089
1.爆發的銀錢業/ 089
2.快速發展的金融業/ 092
3.山西商人的經營之道/ 094
4.曖昧的官商關係/ 100
5.來自外界的挑戰/ 103
6.皇家銀庫/ 103
7.1883 年上海金融風暴/ 106
8.走向現代銀行的步——中國通商銀行/ 109
9.玩不轉的股票/ 113
10.夾縫中的山西票號/ 116
11.大廈將傾/ 118
第五章 “洋人的海關” 123
1.被迫打開的海關/ 123
2.洋人控制的海關/ 126
3.改革除弊/ 128
4.主權淪喪的代價/ 131
5.列強利益的調停人/ 132
6.總稅務司赫德的野心/ 135
7.“賣”出去的海關稅/ 139
8.赫德時代的結束/ 142
第六章 商戰:商人的崛起 149
1.是紳是商?/ 146
2.重商主義/ 148
3.狀元企業家張謇/ 150
4.深入政治的商人階層/ 152
5.興建商會/ 153
6.設立規章/ 155
7.買辦的出現/ 157
8.萌生於買辦的愛國商人/ 158
第七章 失敗的改革 165
1.籌建海軍/ 163
2.軍費與賠款/ 165
3.錢都用在了哪裡?/ 168
4.清理財政/ 173
5.瓦解/ 177
作者簡介
張昕冉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博士研究生,青年作者,金融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經濟金融史,發表數篇專業論文。曾多次在公眾號和紙質媒體撰寫歷史科普類文章,累計發文二十餘篇,累計閱讀量過百萬,文章曾被《中國國家歷史》《澎湃歷史》“共青團中央”“中國歷史研究院”等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