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帝國海軍部
- 外文名:Kaiserliche Admiralität
- 所屬國家:德意志帝國
- 存在時間:1872年至1889年
- 作用:海軍最高指揮機構
日本帝國海軍(Imperial Japanese Navy),又稱舊日本帝國海軍,是1889年到1945年,伴隨著明治維新,建立起的海上武裝力量。日本帝國海軍組建於1872年、解散於1945年,在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
海軍憲章(1720)包括了俄羅斯海軍的建軍理念,指導思想,訓練方式和大綱以及其作戰原則。彼得大帝,Fyodor Matveyevich Apraksin,Alexey Senyavin,Naum Senyavin謝尼亞文和Mikhail Golitsyn對俄羅斯帝國海軍的建設起了很大作用。隨後俄羅斯...
納粹德國海軍(德語:Kriegsmarine,意為戰爭海軍)是指在1935年至1946年的德國海軍。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魏瑪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國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建立歷史 1900年代,德意志帝國為趕上最後一波的殖民...
海軍參謀本部(德語:Admiralstab)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個海軍機關,存在於1899年至1919年間,與德國海軍三大權力機關——“海軍總監”、“國家海軍部”和“海軍辦公廳”平起平坐,直屬於德國皇帝,最高負責人為“海軍參謀長”。第一次世界...
沙皇俄國海軍是指從1696年成立為止到1917年二月革命時的,沙皇俄國的海軍。彼得大帝下令成立了俄羅斯帝國的正規海軍。在1696年對抗奧斯曼帝國的亞速海戰中,俄國人在沃羅涅日河建造了2艘戰列艦,4艘火船,23艘炮艦和1300艘strugs船。在...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是一部由【美】保羅·達爾所著書籍,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4-1945》從1941年12月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開始,以時間順序詳細記敘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歷次重大海戰,如珊瑚海海戰、...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是北京市東城區一處清末民初仿歐洲古典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群,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平安大街北側張自忠路3號院(原鐵獅子胡同1號)(北緯39°55′58.29"、東經116°24′31.68"),該...
(德語:Ostasiatische Kreuzergeschwader)隸屬於德意志帝國海軍,1890年代中期至1914年間活動於太平洋地區,是德國唯一一支獨立於國內母港的海軍編隊。成立背景 1861年9月,清朝與普魯士王國簽訂《中德通商條約》,允許普魯士軍艦進入中國水域。
之前李鴻章曾委託駐英公使曾紀澤為正在編組的北洋海軍尋找合適的外籍顧問,琅威理得到海關總稅務司赫德、金登乾和英國海軍上將古德的強烈推薦。琅威理在華期間,李鴻章幾次調閱操演,見琅威理勤乾明練,遂商請他回國以後向英帝國海軍...
赫爾戈蘭灣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海軍與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次交戰。1914年8月5日零時,英德兩國進入戰爭狀態。德國雷擊艦和掃雷艇在輕巡洋艦的帶領下犁過赫爾戈蘭灣,卻詫異地發現預想中的近程封鎖艦隊根本就不存在。這場海戰...
20世紀30年代初葉,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帝國海軍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國、英國海軍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5年,倫敦海軍會議召開,日本提出軍備建設的平等要求,主張制定世界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