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老子注讀(2023年5月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帛書老子注讀(2023年5月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帛書老子注讀》是2023年5月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復觀。該書對《老子》帛書版與傳世版原文進行對照,將其中的重大差異(總計140處)進行了分析,並逐句解讀《老子》原文的微言大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帛書老子注讀
  • 作者:秦復觀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1日
  • 頁數:344 頁
  • 定價:87.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207340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帛書老子注讀》與《帛書老子導讀》為姊妹篇。導讀為入門版,注讀為進階版。讀者將二者配合使用,可起到拾級而上的效用。
《帛書老子注讀》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為底本,重點參考高明教授《帛書老子校注》,對照王弼通行本、河上公注本等傳世版本,結合作者個人的理解 進行斷句、修正,力求整理出一部理論體系圓融的帛書版《老子》。全書按帛書《老子》篇次編排,每一章先列出帛書版與傳世版原文,標註兩種經文存在的重大差異(總計140處)並進行分析,其後將帛書版經文譯為現代漢語,最後逐句解讀經文的微言大義,並引用道家其他代表著作的觀點或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來輔助理解。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注讀說明
德經注讀
一、德是這樣淪喪的(今38 章)
二、無人讚賞,才是最大的讚賞(今39 章)
三、大道無名,因人高下而有差(今41 章)
四、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今40 章)
五、萬物負陰而抱陽(今42 章)
六、不言之教,更勝言傳身教(今43 章)
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44 章)
八、清靜可以為天下正(今45 章)
九、真正的富足,在於心態(今46 章)
十、不出戶,為何能知天下(今47 章)
十一、無為,方能無所不為(今48 章)
十二、恆德,不會因人而異(今49 章)
十三、保養生命,首要保全心神(今50 章)
十四、萬物最好的狀態,是自然(今51 章)
十五、掌握了道,也就掌握了萬物(今52 章)
十六、不走正道而得,是謂盜(今53 章)
十七、道通為一,貫徹天下(今54 章)
十八、過於壯盛,必然速亡(今55 章)
十九、公正無私,天下之至貴(今56 章)
二十、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今57 章)
二十一、無正,就不能長治久安(今58 章)
二十二、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今59 章)
二十三、治大國若烹小鮮(今60 章)
二十四、靜能制動,雌能勝雄(今61 章)
二十五、有道,比有禮更重要(今62 章)
二十六、要成大事,先做小事(今63 章)
二十七、事成於惕,而敗於忽(今64 章)
二十八、幸福人生,不需要聰明(今65 章)
二十九、不爭,才是最上乘的爭(今66 章)
三十、小邦寡民,不是烏托邦(今80 章)
三十一、成就自己的最高形式是成就他人(今81 章)
三十二、道家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今67 章)
三十三、不爭,才能做到善用人(今68 章)
三十四、最大的禍事,是不懂得節制(今69 章)
三十五、最簡單,要做到反而最難(今70 章)
三十六、明道,從認知自己的局限開始(今71 章)
三十七、強力威壓,只會得到厭憎(今72 章)
三十八、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今73 章)
三十九、替天行道,往往傷到自己(今74 章)
四十、真正的貴生,是不厚生(今75 章)
四十一、柔弱,是“生”的象徵(今76 章)
四十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今77 章)
四十三、柔弱勝剛強,易知卻難行(今78 章)
四十四、天道無親,恆與善人(今79 章)
道經注讀
四十五、道,不是玄(今1 章)
四十六、道,不是陰陽(今2 章)
四十七、守住本根,天下自寧(今3 章)
四十八、唯有虛空,可容萬物(今4 章)
四十九、“不仁”方是大愛(今5 章)
五十、穀神不死,萬物不窮(今6 章)
五十一、不自生而得長生,無私而成其私(今7 章)
五十二、“上善若水”與儒道理念之爭(今8 章)
五十三、功成容易,身退難(今9 章)
五十四、修道者觀照自身的六大準則(今10 章)
五十五、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今11 章)
五十六、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徑(今12 章)
五十七、養生,比治理天下更重要(今13 章)
五十八、執“今”之道還是執“古”之道?(今14 章)
五十九、老子眼中的有道者,是什麼表現?(今15 章)
六十、觀天地萬物,在於“觀復”(今16 章)
六十一、對我們最好的,反而感受不到(今17 章)
六十二、道家“絕仁棄義”的內在邏輯(今18 章)
六十三、為什麼要“絕聖棄智”?(今19 章)
六十四、有道之人與俗人有什麼不一樣?(今20 章)
六十五、古人是如何覺知有“道”的?(今21 章)
六十六、自恃己能,不可持久(今24 章)
六十七、“曲全”不是“委曲求全”(今22 章)
六十八、越是領導者,越要講道、德(今23 章)
六十九、什麼是“道法自然”?(今25 章)
七十、不離輜重,才能活得輕鬆(今26 章)
七十一、什麼樣的人,可稱為“善人”?(今27 章)
七十二、如何具備“恆德”?(今28 章)
七十三、天下不可平,為者敗之(今29 章)
七十四、真正的強者,不會逞強(今30 章)
七十五、殺傷之器勿輕用,更不能喜歡用(今31 章)
七十六、面對自然規則,人要學會知止(今32 章)
七十七、知人與自知,哪個更高明?(今33 章)
七十八、無私慾,才能成就偉大(今34 章)
七十九、道憑什麼吸引人來歸附?(今35 章)
八十、失去德,道術也就成了陰謀(今36 章)
八十一、真實,是中正的基礎(今37 章)

作者簡介

秦復觀,原名秦波,1981年生,湖北襄陽人,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道文化研修者,馬王堆帛書《 老子》推行者,線上《道德經》學習社群創建者。2017年出版專著《60問讀懂道德經》,2022年推出《帛書老子注讀》電子版。知乎專欄“道家大師兄”,關注者十餘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