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索里尼,P·P
- 出生日期:1922年3月5日
- 逝世日期:1975年11月2日
- 職業:導演,編劇,電影理論家
簡介,經歷,作品,
簡介
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電影理論家。1922年 3月5日生於博洛尼亞。1975年11月2日卒於奧斯蒂亞。博洛尼亞大學畢業。他作為義大利的進步作家、政論家和詩人於50年代開始成名。1954~1962年間他參加編寫了15個電影劇本,其中重要的有《風波之夜》(1959,導演M.博洛尼尼)和《1943年的長夜》(1960,導演F.凡奇尼)。
經歷
從60年代初開始他主要從事電影創作工作。1961年他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乞丐》(1962年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評審會特別獎)、1962年他拍攝的影片《羅馬媽媽》和他的諷刺片《軟乳酪》(同R.羅西里尼、J.-L.戈達爾、U.格列戈萊蒂合拍的集錦片《羅克巴克》中的一集)的主人公都是羅馬最底層的貧苦居民、資產階級社會中受歧視者。帕索里尼試圖把共產主義理想和天主教教義兩者融為一體,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總是一些不可倖免的現實殉難者、自己忍受苦難來贖資本主義罪惡的犧牲者。上述影片和其後他執導的幾部影片都是他自己編劇,有的是他自己挑選樂曲或親自作曲,有時他還自己扮演影片中的角色。他拍攝影片聘用職業演員,同時也使用非專業扮演者。帕索里尼的創作手法雖然接近新現實主義,但他的影片中細節的自然主義描述、主人公命運注定的悲慘、有些人物性格的病態現象等等,更接近於義大利真實主義傳統。他的影片《馬太福音書》(1965,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評審會特別獎)對《聖經》的情節作了獨出心裁的解釋。基督在影片裡是一個暴動者、反對壓迫人民的鬥士;影片的背景令人想起義大利南部貧苦的鄉村及希特勒占領者。帕索里尼思想上的動搖不定在寓言片《害鳥和益鳥》(1966,又譯名《大鳥和小鳥》)里表現得很突出。
作品
他在《奧狄浦斯王》(1967)、《美狄亞》(1969)這兩部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的影片裡,仍然堅持他的某種逾時間的風格,同時又帶有弗洛伊德主義描述的情節內容。他的寓言片《定理》(1969)和《豬圈》(1970)譴責了資本主義的冷酷和資產階級的偽善,但是出現在這兩部影片前景的卻是色情鏡頭和自然主義的描繪。這種傾向也出現在他的三部曲里:《十日談》(1971,根據薄伽丘的小說改編,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獲評審會特別獎)、《坎特伯雷故事集》(1972,根據喬叟的小說改編,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獲金熊獎)和《一千零一夜》(1974,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獲評審會特別大獎)。帕索里尼創作思想的矛盾特別明顯地表現於他最後的一部影片《薩洛,或者薩托姆的120天》(1975)中,表面看來他是按照D.A.F.德·薩德的小說原來的結構拍攝的,但他把故事情節改為發生在墨索里尼統治的後期。導演的意圖是暴露虐殺者們的兇殘,但同時卻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充滿病態的色慾和施虐淫者的殘忍這類畫面的描述方面。1975年,帕索里尼在羅馬被新法西斯分子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