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爾哈提·畢馬西
- 民族:哈薩克族
- 出生地:新疆塔城
- 出生日期:1971年10月
- 主要成就:國家一級演員
生平事跡,人物評價,
生平事跡
1996年,帕爾考入了東方歌舞團(現更名為國家歌舞團),看到團內老藝術家們都有各自研究的專長,帕爾更堅定了對舞蹈的理想與追求,並時刻提醒自己要像老前輩那樣優秀。
199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朋友從國外給帕爾帶回了一盤“大河之舞”的錄像帶。看過錄像的帕爾似乎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所吸引,不知不覺就迷上了踢踏舞。每當演出間隙他就反覆地研究,並試著模仿。
為了能更好地學習和鑽研踢踏舞,帕爾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踢踏舞鞋,可是在上世紀末的我國,踢踏舞還並不流行。為了這雙舞鞋,帕爾用了很多的心力,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舞蹈用品專賣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京城內的一家小服裝店裡打聽到可以在國外提前預訂這種鞋。一雙鞋600元——不菲的價格,15天后帕爾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新舞鞋,同時他也發現,老闆的櫃檯里又新增了一種商品,那就是踢踏舞鞋。
2002年,東方歌舞團為慶祝建團40周年,要舉辦一場大型晚會,團長要求排練出一個像“大河之舞”一樣高水平的節目。在得知帕爾正在練習踢踏舞時,團長就把編排新節目的任務交給了帕爾,但這一決定卻遭到了團內90%以上人員的反對。他們認為踢踏舞不是“半路出家”就能學得會的,除了愛爾蘭人外,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民族能跳愛爾蘭踢踏舞。就在大家的一片否定聲中,帕爾接過了團長的重託。就這樣,帕爾帶著團員們每天堅持排練4小時,1個月後,他們精湛的表演就得到了團里所有人的認同;兩個月後,每天的排練時間增加到5小時;3個月後,由帕爾編排的踢踏舞“展開翅膀”一亮相便獲得了滿堂彩。
人物評價
可以說,東方歌舞團是中國第一個把愛爾蘭踢踏舞推向中國舞台的地方,這其中,帕爾功不可沒,團里授予了帕爾“優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以此來表彰帕爾為東方歌舞團增添了一個新的、極富魅力的舞種。此後,帕爾不斷創新,把愛爾蘭踢踏舞與美式踢踏舞相結合,更融入了美國現代音樂,形成了新的藝術作品,不斷呈現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