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1 帕洛馬爾的假期1.1 帕洛馬爾在海濱 1.1.1 閱讀海浪 1.1.2 袒露的乳房 1.1.3 太陽之劍 1.2 帕洛馬爾在花園裡 1.2.1 烏龜之愛 1.2.2 烏鶇囀鳴 1.2.3 無垠的草坪 1.3 帕洛馬爾觀看天象 1.3.1 黃昏的月亮 1.3.2 眼睛與行星 1.3.3 觀察星辰
| 2 帕洛馬爾在城市裡 2.1 帕洛馬爾在陽台上 2.1.1 從陽台上 2.1.2 壁虎的肚子 2.1.3 椋鳥入侵 2.2 帕洛馬爾購物 2.2.1 一公斤半鵝油 2.2.2 乳酪博物館 2.2.3 大理石與血 2.3 帕洛馬爾在動物圓 2.3.1 長頸鹿奔跑 2.3.2 白化症猩猩 2.3.3 有鱗目
| 3 帕洛馬爾的沉默 3.1 帕洛馬爾的旅行 3.1.1 沙庭 3.1.2 蛇與人頭骨 3.1.3 一隻不配對的布鞋 3.2 帕治馬爾與人交往 3.2.1 論緘口不語 3.2.2 談同年輕人生氣 3.2.3 模式之模式 3.3 帕治馬爾的默思 3.3.1 世界觀察世界 3.3.2 如同鏡子的宇宙 3.3.3 如何學會做死者
|
創作背景
《帕洛馬爾》(Palomar)是卡爾維諾生前所發表的最後一部小說,1983年出版。卡爾維諾曾表示,帕洛馬爾就是他本人的化身,“帕洛馬爾是我自身的寫照,這是我創作中最富自傳色彩的一部作品,一部用第三人稱寫的自傳。帕洛馬爾的任何經驗,都是我的經驗。”卡爾維諾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史特勞斯、羅蘭·巴特等人交往密切,而卡爾維諾的文學創作更是深受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索緒爾的幾組重要概念如能指和所指、語言和言語、共時性和歷時性,在卡爾維諾的小說《帕洛馬爾》中有著深刻的體現。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這部小說中,步入晚年的作者正是憑藉人生體驗和對世界的觀察和認識,描寫自然現象,剖析當代的社會現狀,進而探索人類生存的深層主題。
小說的最後,“帕洛馬爾決定著手描述自己一生中的每一時刻,只要不描述完這些時刻,他便不再去想死亡”(P151),然後,恰恰是這時,他死了。死亡是人全部籌劃的終結,但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存狀態的結束,一代代人的更迭只是時間在一個個瞬間上的描述。一個人為了一步一步地達到智慧而開始行走,他沒有到達,不代表智慧的消失。面對生活中的複雜矛盾和不如意,卡爾維諾通過《帕洛馬爾》表達了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
藝術特色
“帕洛馬爾”的名字就與著名天文觀測台的名字相同,主人公之名原是個專有名字,指美國加州一座海拔兩千多米的山峰,山頂的帕洛瑪天文台裝有世界上直徑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按義大利語音譯為“帕洛馬爾”。作為一種符號,專有名詞本身有固定的含義,有穩定地能指—所指關係,但此刻由於借用的緣故,原先的“能指—所指”鏈斷裂,在新的語境中生成了新的語義。“帕洛馬爾”在原先的語境中指稱的世界上最大望遠鏡的天文台,其隱喻義在於能將世界的景觀最大限度的盡收眼底。此種意義被卡爾維諾移植到了小說的新語境中,另一方面也可將“帕洛馬爾”視為喪失了個性的名字,而僅僅成了一種寬泛的符號概念,帕洛馬爾的確在小說中沒有充分的相貌性格、經歷狀態的描述,卡爾維諾通過使如此重要的,也是書中作為唯一主人公的人物的自我淹沒於世界之中,反映了他對整個人類生存狀態的思考,“主體的失落”成為共同的處境。
在《帕洛馬爾》中,卡爾維諾以“共時性”的敘述建構起了以空間形式呈現的精緻的“晶體”,處處與索緒爾的語言共時性相對應。從而在共時性的層面上,實現了小說結構與思想的規則有序。
在實踐小說結構張力的過程中,卡爾維諾的首要努力和基本原則在於“共時性”的敘述。作品只展示帕洛馬爾的當下直感,將主人公的所有行為都展現為當下的此時此刻,沒有對此中觀察思索行為的緣由進行解釋,也不對情節進行回溯。這樣,主人公的所有體驗都採用現在時描述,一切都發生於現在。仿佛就是科學家在報告正在進行中的人生試驗一樣。卡爾維諾為實現“共時性”的追求,採用“片段化”的敘述方式,因為按照時間邏輯的直線型敘述是與 “共時性”的敘述相悖的。卡爾維諾使得帕洛馬爾的一系列觀察思索行為不具有時序和因果上的關係。我們抓出《帕洛馬爾》中的任何一篇,都不會出現結構邏輯上的斷裂,因為整個結構本身即是一一分割的片段。帕洛馬爾關於人生所有的體驗都與“一”“二”“三”等代碼互相對應,以一個個敘述的片段出現。 不難看出,“一、一、一”至“三、三、三”這二十七種二十七種方式的排列,是將三種人生經驗或彼此並置,或相對獨立,或互相交融於讀者面前。⑨此外,小說以“在海濱”“在庭院裡”“在陽台上”“在動物園裡”等明顯標識著空間概念的主要詞語連綴起來,因而在空間上也呈現出並置關係。可見,片段化使共時性敘述更加完善,同時片段化的文本形態也暗合“世界使零亂的,人生是破碎的”的主題意識。共時性的敘述,粘住了以零碎的“片段”形式出現的一切人生經驗和沉思冥想,使讀者腦海中的一切感覺和印象整合成一體,從而以畫面的形式湧現。在《帕洛馬爾》中,面對荒謬無序的世界,他同樣構建了一個與此截然相反的完美世界,這一理想模式“圖形清晰,圖上的直線與曲線、圖形、橢圓與平行四邊形,橫坐標與縱坐標,井井有條。”卡爾維諾力圖超越現實的混亂,追求非現實的完美,建構一個秩序有度的晶體結構,維持系統的整一,明顯是深受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影響的。
出版信息
書名 | ISBN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譯者 |
---|
帕洛馬爾 | 9787544722315 | 譯林出版社 | 2012-4 | 蕭天佑 |
《帕洛馬爾》的第一版於1983年11月由埃伊納烏迪出版社出版。這篇前言的文本在多年中一直沒有編輯出版,其首次發表是在《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
米蘭:蒙達多里出版社,1992年,第1402—1405頁)的“第二子午圈”上,它是
卡爾維諾在1983年5月為回答《紐約時報書評》就全世界的作家當時正在寫的書而作的一項調查準備的;但在1983年6月12日的那一期美國報紙上,只出現了寥寥幾行有關《帕洛馬爾》的文字。
作者簡介
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年10月15日生於古巴哈瓦那附近聖地亞哥的一個名叫拉斯維加斯的小鎮,義大利作家、新聞工作者。卡爾維諾的父親原是義大利聖萊莫人,曾定居古巴,是個出色的園藝師;母親是撒丁島人,植物學家,為了使出生在異國他鄉的兒子不忘故土,母親特意給兒子取名為伊泰洛(“義大利”的意思),以寄託他們對故鄉的懷念。2歲時,卡爾維諾便隨家人搬回了義大利。長大後的卡爾維諾曾在都靈大學先後攻讀農學和文學,1947年大學畢業,並於同一年發表了處女座《蜘蛛小徑》。卡爾維諾憑藉奇特和充滿想像的寓言作品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義大利小說家之一。他有句名言:“我對文學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只有文學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給予我們的感受。”1985年9月,卡爾維諾在休假期間突患腦溢血,9月19日終因醫治無效在義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