帔即對襟長袍,是京劇中帝王將相、中級官吏、富紳秀才及眷屬在正式場合穿用的服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帔
- 類型:京劇服飾
帔即對襟長袍,是京劇中帝王將相、中級官吏、富紳秀才及眷屬在正式場合穿用的服裝。
帔,漢語二級字,讀作帔(pèi),1、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鳳冠霞帔。2、下裳,即裙子。漢·揚雄《方言·卷四》:「裙,陳魏之間謂之帔。」1現代釋義基本字義帔pèi(ㄆㄟˋ)1、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鳳冠霞帔。漢·劉熙《釋...
帔,源於古代貴族婦女的禮服---大袖褙子。褙子原是窄袖,對襟大領很大,直貫底擺。至明末,其袖式逐漸演變為大袖,領式也由長大領縮為斗長大領。戲曲服裝“帔”即是在明代“褙子”基礎上,經過裝飾和美化後形成的。簡介 披肩 六朝的帔近似今日披風,男女兼服。唐代帔子近似後世雲肩、背心,為女子常服。宋代的...
霞帔始於南北朝時期的帔,隋唐時期窄而長的帔演變成了披帛,逐步成為披在兩臂之間、舞之前後的一種飄帶。後來因為帔子看起來美如彩霞,固有霞帔之美稱。宋時,霞帔作為一種命婦禮服登上了歷史舞台,它是唐代披帛的延續,並隨品級高低的不同而有不同裝飾。到了明代,霞帔形似兩條彩帶,繞過頭顱,披掛於胸前,下...
女花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構成骨法分均衡式、對稱式兩種,用於出身官吏、鄉紳豪門的未婚女子。圖為《游閱·驚夢》之杜麗娘——宋代南安太守杜寶之女,角色行當為閨門旦。樣式特點 女花帔繡以單獨紋樣——“枝子花”,構成骨法分均衡式、對稱式兩種,不受外輪廓限制,造型豐滿,外形完美。樣式分類 均衡紋樣女花帔...
團花帔 團花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為中級官吏,豪宦鄉紳所用。圖為《乾坤福壽鏡》之林鶴——寧武鎮守,角色行當為文老生。樣式特點 團花帔一般用較沉著的色彩(紫紅、古銅、深藍、秋香等色)。多繡團壽字、團鶴等象徵福壽延年的吉祥圖案。
月帔,讀音是yuè pèi,漢語詞語,意思是仙子的衣飾。出自《詩》。解釋 仙子的衣飾。出處 唐 孟郊 《同李益崔放送王鍊師還樓觀兼為群公先營山居》詩:“霞冠遺彩翠,月帔上空虛。”唐 寒山 《詩》之二四六:“昨到 雲霞觀 ,忽見仙尊士。星冠月帔橫,盡雲居山水。” 前 蜀 韋莊 《天仙子》詞:“金...
裙帔 裙帔,讀音為qún pèi,漢語詞語,意思是布裙和披肩。解釋 1.亦作"裠帔"。 2.布裙和披肩。古代士大夫燕居時的裝束。出處 《新唐書·儒學·顏師古傳》:“巾褐裙帔,放情蕭散”。
巾帔,拼音jīn pèi,漢語詞語,意思是頭巾和披肩。 [1] 中文名 巾帔 拼音 jīn pèi 注音 ㄐㄧㄣㄆㄟˋ 解釋 頭巾和披肩 目錄 1解釋 2出處 解釋 播報 編輯 頭巾和披肩。 [1] 出處 播報 編輯 《北史·李翥傳》:(李翥)嘗著巾帔,終日對酒,招致賓客,風調詳雅。 《舊唐書·西戎傳·波斯國》:丈夫剪髮,...
皇帔 皇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帝王專用服飾。圖為《打金磚》之劉秀——東漢光武帝,角色行當為文老生中的王帽老生。樣式特點 明黃色。絨繡團龍。對襟的開合部實際上是使用暗紐絆(寶劍頭式飄帶一般不打結)。男用帔需內襯褶子。
霓帔 霓帔,讀音為ní pèi,漢語詞語,意思是雲霞,彩霞。解釋 雲霞,彩霞。出處 宋·梅堯臣《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韻次而和之》:“雨餘殘照在,塘靜獨行行,荷積水珠重,天收霓帔輕。”
均衡紋樣女花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用於出身官吏、鄉紳豪門的未婚女子。圖為《游閱·驚夢》之杜麗娘——宋代南安太守杜寶之女,角色行當為閨門旦。樣式特點 繡以單獨紋樣——“枝子花”,不受外輪廓限制,造型豐滿,外形完美。均衡紋樣女花帔是一種不對稱的自由布局:蘭草蝴蝶呈均衡形態,左右紋樣雖不對稱(甚至...
對稱紋樣女花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用於出身官吏、鄉紳豪門的未婚女子。 圖為《西廂記》之崔鶯鶯——唐代故相國崔珏之女,角色行當為正工青衣。樣式特點 此種花帔的紋樣布局呈左右對稱形態,具有莊重大方的特點。就其單獨紋樣來說,一般也採用均衡式,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形象舒展,力求生動活潑,使圖案在整體...
帔帛是美麗女式唐裝的點綴,就是我們看到的畫裡的婦女肩上或手臂上搭著一條長長的條帶,走路隨風擺動,顯得瀟灑自然,這就是帔帛。來歷 《舊唐書》對波斯人有“婦人亦巾帔裙衫,辮髮其後”的記載,唐代婦女的帔帛並不很長,從這時期的仕女畫中可見。五代時期帔帛變的越來越長,成為一條飄帶。宋代女性已不再...
老旦團花帔 老旦團花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用於有身份的老年女性。圖為《西廂記》之崔夫人——崔鶯鶯之母,角色行當為老旦。樣式特點 在京劇服裝中,雖老婦或青年少婦都用團花帔,但帔的領式略有不同。按年齡上程式性,老婦的帔領底端為齊頭(與男式帔相同。不宜用“如意頭”)。
女皇帔 女皇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皇后、貴妃專用。圖為《打金磚》之郭妃——漢光武帝劉秀的寵妃,角色行當為青衣。樣式特點 明黃色。絨繡團鳳。下身內系百摺裙。
觀音帔 觀音帔,京劇服裝之一,屬帔,觀世音菩薩專用服裝。圖為《鯉魚仙子》之觀世音菩薩。樣式特點 白色。圈銀絨繡墨竹,或平銀繡竹。觀音帔專用的竹葉紋樣,是發揮圖案的象徵性,表現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南海仙山上的竹林。
鳳冠霞帔,漢語成語,拼音是fèng guān xiá pèi,意思指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官員夫人的禮服。出自元·楊顯之《瀟湘雨》。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解下了這金花八寶鳳冠兒,解下了這雲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檯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成語辨析 【近義詞】...
青羅帔青羅製作的披肩。喻枝繁葉茂纏繞紛披的藤蘿。古書記載 青羅製作的披肩。喻枝繁葉茂纏繞紛披的藤蘿。 唐韓愈 《楸樹》詩之一:“誰人與脫青羅帔?看吐高花萬萬層。”方世舉註:“青羅帔,狀藤也,比象創語。”亦喻桎梏、束縛之物。 宋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紹興中,有貴人……上《汪內相...
黃羅帔 黃羅帔,漢語詞語,拼音為huáng luó pèi,意思是古代婦女披於肩背的一種紗巾,多為薄質紗羅所制。釋義 古代婦女披於肩背的一種紗巾,多為薄質紗羅所制。出處 前蜀 薛昭蘊 《女冠子》詞:“霧卷黃羅帔,雲雕白玉冠。”
戲曲舞台上扮演名士、老年官員及員外等的便服。男帔的色彩有紫、藍、天青、香墨綠等;皇帝的便服為明黃、杏黃帔等。用平金繡和彩繡,色彩莊重、沉著或富麗堂皇。多用壽字、仙鶴、五福(蝠)捧壽、寶相花、草龍、圑龍、博古紋、漢瓦等圖案。中文名 彩繡駝灰色男帔 外文名 light tan robe with coloured embroider...
這是戲曲舞台上青年文武官員的便服或結婚典禮時新郎穿的禮服。以紅地為主,用彩繡圑花,或繡散枝紋樣,有的用平金繡圑花圖案,色彩與花紋力求富麗堂皇。 簡介 中國傳統戲曲中的服飾。穿用人物有《秦香蓮》中的陳世美(被招為東床駙馬後,陳在官服內著便服彩繡紅色團花男帔)、《玉堂春》中的王金龍(在"探監"後...
清藍地蔓草花紋錦男帔是清乾隆時期的一件織繡作品。藍地蔓草花紋錦男帔,身長122cm,兩袖通長235cm,下擺寬105 cm。帔直領,對襟,寬袖,裾左右開,胸前釘錦帶一副,襯裡為湖色雲紋方棋朵花暗花綾。面料紋飾以相同的蔓草、朵花組成左右對稱、上下相對、橫向排列的紋樣。錦地為六枚緞紋組織,經線分兩組:一組地...
帔絡袍 ,(古希臘的)女式長外衣,女式大披肩。簡介 帔絡袍 ,(古希臘的)女式長外衣,女式大披肩。帔絡袍 ,是一種樣式繁複的長袍,褶皺甚多,中文“帔”指裙,“絡”為纏繞、包羅之意,合在一起是“包裹在身體上的裙子”,倒也合適。服飾傳說 荷馬史詩記載了雅典娜身上穿著束帶的帔絡袍,她的頭上扎著緹...
斗篷,讀音為dǒu peng,是有帽子的披風。又名“蓮蓬衣”、“一口鐘”、“一裹圓”。用以防風禦寒。短者曾稱帔,長者又稱斗篷。其通常無袖,有袖外披一般為明制大袖褙子(也做披風解)。基本信息 詞目:斗篷 拼音:dǒu peng 注音:ㄉㄡˇ ㄆㄥˊ英文:cape;cloak 基本解釋 1. 披在肩上沒有袖子的外衣...
鳳袍女衫是清代戳子類皮影,所屬地為河北省唐山市。藝術簡介 一下臂殘。帔是達官顯貴、有錢人在家裡穿的一種便服。一般平民百姓是不穿帔的。帔的樣式是對襟的,長領子,寬袖,也帶水袖。上面一般都刺繡著各種花樣和圖案,有龍、鳳、仙鶴、鹿、花卉、禽鳥等各種圖案。收藏現狀 2006年1月14日,由保存中國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