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名】 形聲。從巾,從皮,皮亦聲。“巾”指小幅的絲麻織物。“皮”本指動物皮張,轉義指“覆蓋物”、“第二皮膚”。“巾”與“皮”聯合起來表示“絲麻質地的覆蓋物”。
本義:人體披掛物,如肩披、袈裟之類。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婦女用的帔繡著各種花紋,大領對襟。如:
帔子;帔巾;帔肩;帔服(指帔子和裙襖);
鳳冠霞帔 一種類似僧人袈裟的衣服。
其服黃帔,乃是古賢之衣。——《笑道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披義切,音被。《說文》弘農謂帬帔也。《揚子·方言》帬,𨻰魏之閒謂之帔。《廣雅》帬也。
又《玉篇》在肩背也。《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
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𠀤音披。義同。
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
套用
帔,即
對襟長袍。是京劇中帝王將相、中級官吏、富紳秀才及眷屬在正式場合穿用的服裝。
程式性:是帝王、中級官吏、豪宦鄉紳及其眷屬在家居場合所通用的常服。
款式:對襟,半長大領、闊袖(帶水袖),左右胯下開衩,男帔長及足,女帔稍短(僅過膝),周身以平金或絨線刺鄉圖案紋樣。
披肩
六朝的帔近似今日披風,男女兼服。唐代
帔子近似後世
雲肩、背心,為女子常服。宋代的帔子可能指蓋頭,為已婚婦女象徵,且作裝飾,為出嫁新娘不可少。《南史.任昉傳》:“西華冬月著葛帔綀裙。”唐
蔣防《
霍小玉傳》:“容貌妍麗,宛若平生,著
石榴裙,紫袪襠,紅綠帔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公主出降》:“又有宮嬪數十,皆真珠釵插,吊朵,玲瓏簇羅頭面,紅羅
銷金袍帔。”
命婦的禮服
因文有霞彩,稱霞帔。始於唐。宋帔分兩種,
霞帔非恩賜不得服,直帔通行於民間。明代霞帔形似兩條彩練,繞過頭頸,掛在用前下垂一根金玉墜子。清代霞帔闊如背心,中間綴以
補子,下施彩色流蘇。《文獻通考.王禮九》:“[宋]孝宗
乾道中,中宮常服,有司進真紅大袖,紅羅生色為領,紅羅長裙,紅霞帔,藥玉為墜,背子用戲羅,
衫子用黃紅紗,襠袴以白紗,裙以明黃,短衫以粉紅為之。”《續文獻通考.王禮八》:
命婦冠服,洪武四年定,“一品衣金繡文霞帔,”,“二品衣金繡雲肩大雜花霞帔”。“三品衣金繡大雜花霞帔”,“四品衣繡小雜花霞帔”,“五品衣銷金大雜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銷金小雜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紅素羅霞帔”。
特點
帔的服裝造型,雖然仍屬於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主流(寬袍大袖式),但它顯然有別於“不壯不麗無以重威”的禮服----
蟒袍。比起蟒來,它突破了“全封閉式”服裝造型,以“對襟”造成自由開合的寬鬆感,以各下的兩垂直線給人以流暢修長的美感(由綰結演變成的兩根飄帶,也飄垂於胸前,成了裝飾)。它算得上是一種“寬鬆式”的服裝,文雅清秀,既符合人物閒居場合需要,又不失其華貴,更有助於表演。帔的另一個特點是:男團花帔和女團共帔一般用於成對夫婦,色彩、紋樣上完全一致,所以稱作“對兒帔”,具有舞台畫面的“整齊美”。男、
女團花帔的這種規範性,鮮明地顯示出了京劇服裝所特有的藝術語彙。
質料:有大緞和縐緞兩種(縐緞較輕柔)。
紋樣:皇帝用團龍,皇后、貴妃用團鳳。太后用團龍鳳。除此之外,視人物年齡身份,或用團花、團壽字,或用枝子花。
色彩:皇室成員用黃色,狀元登科、新婚典禮和喜慶團圓場合的夫婦用紅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餘人物的用色沒有嚴格界定。
刺繡:黃色帔用
絨繡,其它色的帔或絨繡圈金,或平金繡。
種類
帔的款式及製作工藝都比蟒要簡單得多,穿用範圍也寬泛得多。其分為以下:
團龍帔:明黃色,又叫
皇帔,為皇帝專用。是皇帝在內宮時穿用的服裝,全身繡有十個團龍。對襟的開合部實際上是使用暗紐絆(寶劍頭式飄帶一般不打結)。男用帔需內襯褶子。
團鳳帔:明黃色,是皇后、貴妃在內宮時穿用的服裝,全身繡有十個團鳳。
團龍鳳帔:明黃色,又叫
老旦皇帔,用於皇太后,因太后有
太上皇的妻子和皇帝的母親雙重身份,所以帔上的圖案是團龍鳳。
團花帔:男團花帔適用中級官吏,豪宦鄉紳使用。一般用較沉著的色彩(紫紅、古銅、深藍、秋香等色)。多繡團壽字、
團鶴等象徵福壽延年的吉祥圖案。
女團花帔適用於已婚的、中年以上的、富有的婦女,以紫紅、寶藍色為多,團花多為壽字、福字與牡丹,布局嚴謹,簡潔大方,以襯托人物端莊的性格。
女花帔:圖案活潑,常見的有牡丹、蘭花、梅花等,花型或左右對稱或自由舒展,顏色多用粉紅、翠綠、天藍等,一般用於青年男女。有的女花帔上面的花很少,只起點綴作用,服色一般為象牙白,顯得素淡雅致,用於悲劇性格和命運悲苦的女子。
紅帔:
狀元登科、官吏婚典及喜慶團圓場合時使用。大紅色團花紋樣,
絨繡圈金。
女紅帔:與男
紅帔配對使用,二者色彩、紋樣完全一致。女紅帔下身系繡花大摺裙。也用紅色。
女皇帔:皇后、
貴妃專用。明黃色。絨繡團鳳。下身內系百摺裙。
均衡女花帔:
女花帔用於出身官吏、鄉紳豪門的未婚女子(所謂“大家閨秀”)。繡以
單獨紋樣——“枝子花”,構成骨法分均衡式、對稱式兩種,不受外輪廓限制,造型豐滿,外形完美。均衡式紋樣的花帔,是一種不對稱的自由布局:蘭草蝴蝶呈均衡形態,左右紋樣雖不對稱(甚至突破了帔身外形的限制),但份量卻相等。以紋樣的疏密有致、自由、靈活,襯托出青春少女天真、活潑的性格及追求自由幸福的優美形象。
對稱女花帔:使用範圍同前。此種花帔的紋樣布局呈左右對稱形態,具有莊重大方的特點。就其單獨紋樣來說,一般也採用均衡式,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形象舒展,力求生動活潑,使圖案在整體對稱中又富於變化。
女花帔中,多採用此種對稱式紋樣,其人物造型適應性較強,既可用於青春少女,亦可用於端莊少婦。
老旦皇帔:用於皇太后,明黃色,
絨繡龍鳳團。下身系大摺裙(裙邊飾花紋,前後“馬面”繡花也可不繡。大摺裙一般為墨綠色,以示素雅沉穩。
老旦團花帔:用於有身份的老年婦女。在京劇服裝中,雖老婦或青年少婦都用團花帔,但帔的領式略有不同。按年齡上程式性,老婦的帔領底端為齊頭(與男式帔相同。不宜用“如意頭”。
觀音帔:觀世音菩薩專用。白色。圈銀絨繡墨竹,或平銀繡竹。觀音帔專用的竹葉紋樣,是發揮圖案的象徵性,表現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南海仙山上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