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文化遺產

【希伯來文化遺產】(Hebrew cultural heritage)自公元前30世紀與公元前20世紀之交至公元2世紀,希伯來人(即古代猶太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在宗教、文學、法律、倫理學等方面,他們尤其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其文化遺產因薈萃於希伯來聖經、《次經》、《偽經》和“死海古卷”中而流傳迄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希伯來文化遺產
  • 外文名:Hebrew cultural heritage
舊約聖經》是希伯來文化的主要代表。全書39卷,在公元前的1000多年中陸續寫成,在公元前6世紀自巴比倫歸回後的500—600年間逐漸編集成書。公元1世紀末,《舊約》正典最後完成。這時,一批因有爭議而未收入聖經的著作仍在巴勒斯坦、埃及和散居各地的猶太人中流傳。它們後來被匯集成冊,即為《次經》。《次經》共15卷,較重要的作品有《多比傳》、《猶滴傳》、《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瑪喀比一書》、《瑪喀比二書》等。《偽經》意謂“聖經的偽仿作品”,有《瑪喀比三書》、《瑪喀比四書》、《以諾書》、《十二族長遺訓》、《禧年書》、《所羅門詩篇》、《摩西升天記》等。它們大多假託聖經人物之名寫就,內容一般是聖經故事的再創作,形成於紀元前後的200—300年間,因未收入聖經和《次經》而被編成《偽經》。《偽經》之“偽”不含貶義,所收各卷亦有很高的文獻價值。“死海古卷”(亦稱“庫姆蘭古卷”)是1947年至1956年在死海西北岸庫姆蘭地區陸續發現的大量古文獻的匯集。其中除希伯來聖經、《次經》、《偽經》的抄本和注釋外,還有庫姆蘭社團的《會規手冊》、《會眾守則》、《聖殿古卷》和多種文學作品。庫姆蘭社團是猶太教艾賽尼派的一支,據考於公元2世紀撤離巴勒斯坦時,將這批文獻藏匿於庫姆蘭山區的岩洞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