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諾·杜蒙(Bruno Dumont),1958年1月1日出生於法國巴約勒,法國導演、編劇、剪輯。
1997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人之子》,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而他也憑藉該片獲得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特別提及獎。1999年,自編自導懸疑片《人,性本色》,該片獲得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2003年,自編自導情色片《29片棕櫚葉》,該片獲得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提名。2006年,自編自導戰爭片《弗朗德勒》,該片獲得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2009年,執導劇情片《哈德維希》。2013年,自編自導的傳記片《1915年的卡蜜兒》獲得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2017年,自編自導歌舞片《童女貞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魯諾·杜蒙
- 外文名:Bruno Dumont
- 出生地:法國巴約勒
- 出生日期:1958年1月1日
- 職業:導演、編劇、剪輯
- 代表作品:弗朗德勒、哈德維希、1915年的卡蜜兒
- 主要成就: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童女貞德》 | 電影 |
2016年 | 《瑪·魯特》 | 電影 |
2014年 | 《小孩子》 | 電影 |
2013年 | 《1915年的卡蜜兒》 | 電影 |
2011年 | 《撒旦之外》 | 電影 |
2009年 | 《哈德維希》 | 電影 |
2006年 | 《弗朗德勒》 | 電影 |
2003年 | 《29片棕櫚葉》 | 電影 |
1999年 | 《人,性本色》 | 電影 |
1997年 | 《人之子》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童女貞德》 | 電影 |
2016年 | 《瑪·魯特》 | 電影 |
2014年 | 《小孩子》 | 電影 |
2013年 | 《1915年的卡蜜兒》 | 電影 |
2011年 | 《撒旦之外》 | 電影 |
2009年 | 《哈德維希》 | 電影 |
2006年 | 《弗朗德勒》 | 電影 |
1999年 | 《人,性本色》 | 電影 |
1997年 | 《人之子》 | 電影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4年 | 《小孩子》 | 電影 |
2013年 | 《1915年的卡蜜兒》 | 電影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1年 | 《西伯利亞》 | 電影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9 | 第72屆 | 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 貞德 | 提名 |
2016 | 第69屆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瑪·魯特 | 提名 |
2011 | 第64屆 | 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 ---- | 提名 |
2006 | 第59屆 |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 弗朗德勒 | 獲獎 |
2006 | 第59屆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弗朗德勒 | 提名 |
1999 | 第52屆 |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 人,性本色 | 獲獎 |
1999 | 第52屆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人,性本色 | 提名 |
1997 | 第50屆 | 金攝影機-特別提及獎 | 人之子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3 | 第60屆 | 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 情色沙漠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3 | 第63屆 | 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 1915年的卡蜜兒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7 | 第10屆 | 歐洲年度發現 | 人之子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7 | 第42屆 | 最佳影片獎 | 瑪·魯特 | 提名 |
2017 | 第42屆 | 最佳導演獎 | 瑪·魯特 | 提名 |
2017 | 第42屆 | 最佳原創劇本獎 | 瑪·魯特 | 提名 |
1998 | 第23屆 | 最佳處女作獎 | 人之子》 | 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