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斯泰特

布隆斯泰特

瑞典指揮家赫爾伯特·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1927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但是其父母都是瑞典人。在布隆斯泰特兩歲的時候,全家又回到了家鄉。布隆斯泰特的學業是在斯特哥爾摩和烏普薩拉兩地完成的,1949年他進入德國達姆施泰德音樂學院深造當代作曲技法,同時師從了薩赫爾(Paul Sacher)學習巴洛克音樂。去了美國之後,他在大指揮家伊格爾。馬克維奇(Igor Markevitch)與伯恩斯坦兩人的幫助下拿起了指揮棒。1953年,布隆斯泰特榮膺庫塞維茨基指揮大賽的頭名,兩年後,他又在薩爾茨堡指揮比賽中折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伯特·布隆斯泰特
  • 外文名:Herbert Blomsted
  • 國籍:瑞典
  • 出生地:美國麻薩諸塞州
  • 出生日期:1927年
  • 職業:指揮家
  • 信仰: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 主要成就:首席指揮
主要經歷,成為首席指揮,北德廣播交響樂團,評價,信仰,

主要經歷

1950-1953年,從馬克維奇學指揮。
布隆斯泰特
1954年指揮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首次登台。
1967年任丹麥廣播交響樂團常任指揮。
1975年任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及國家樂團指揮。
兩年後又任瑞典廣播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布隆斯泰特的指揮追求結構性的表達,他與德勒斯登樂團合作時,效果最好,善於挖掘出這個樂團內在的張力。他演繹的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德沃夏克的《第八交響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從1985年至1995年,布隆斯泰特一直擔任著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之後又去了北德廣播交響樂團和萊比錫格萬特豪斯交響樂團,他現任班貝格等六支交響樂團的榮譽指揮。

成為首席指揮

自1996年8月赫伯特·布隆斯泰德成為該團的第六任首席指揮,他與樂團的聯繫要追溯到二十五年之前,當時漢斯·施密特-伊塞爾施泰特邀請他去漢堡與樂團合作——在阿爾班·伯格“七首早期歌曲”的錄音中體現了這一成果。1981年赫伯特·布隆斯泰德在緊急的情況下接替克勞斯·騰施泰特並在基里爾·康德拉欣突然逝世的情況下率該團巡演。在一系列音樂會之後,觀眾開始欣賞到赫伯特·布隆斯泰德與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於1995年、1996年音樂季和1997年在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音樂節的開幕式音樂會以及1995年11月1日樂團成立50周年紀念音樂會上的同台演出。

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1945年夏,當大多數德國人仍處於廢墟和瓦礫之中,一位英國占領軍的官員與指揮漢斯·施密特-伊塞爾施泰特一起去物色能夠為新建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家。幾個月後,上演了首場公開音樂會,這就是北德廣播交響樂團(NDRSymphonyOrchestra,Hamburg)的誕生,一家美國的報紙把這一事件稱之為“古老世界中的最年輕的主要樂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花費很長時間樂團就成為德國音樂生活中的一支生力軍,在國際巡演中得到世界範圍的承認。在其總監漢斯·施密特-伊塞爾施泰特、莫什·奧茲曼、克勞斯·騰施泰特、冠特·旺德以及約翰·埃利奧特·加德納的領導下,樂團致力於發展偉大的古典和浪漫派作品,同時也為樂團贏得了當代音樂演繹者的美名。該樂團曾為布索蒂、亨策拉赫曼利蓋蒂、諾諾、潘德列茨基、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B.A.齊默爾曼的作品舉辦過世界首演。

評價

身為一個瑞典人,布隆斯泰特同樣對北歐作曲家如格里格、西貝柳斯和貝爾瓦德等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愫。筆者認為,最能體現他對北歐音樂深刻理解的,是四張Decca公司出品的尼爾森交響曲全集。尤其是第二交響曲“四種氣質”,布隆斯泰特將尼爾森的曲風展露無遺——既不是西貝柳斯那樣的大開大闔,也不似勃拉姆斯那般端莊穩健,倒有點酷似簡約版的馬勒,因為同樣充滿著淡淡的哀傷和未來不可知的迷惘。只是,作曲家馬勒本來可以婉轉煽情地上說兩、三個樂句的內容,布隆施塔特棒下的尼爾森半句就一針見血地表述完畢,給人以一種不容喘息的美感,而且從頭至尾都還保持著緊湊快捷的步點。在這一點上,你簡直會佩服起布隆斯泰特驚人的體力——樂思紛至沓來的一首尼爾森交響曲下來,連聆聽者的耳朵恐怕都已無暇應付了呢。
布隆斯泰特

信仰

在信仰方面,布隆斯泰特一名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Th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的虔誠教徒,在周五夜裡或者周六從不排練,因為這兩天是教義中的安息日。不過,音樂會如若放在了周五周六,他也會欣然接受,因為他認為真實的演出也是一種內心宗教信仰的表達,比音符本身更加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