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良斯克市

布良斯克市

布良斯克市(俄語:Бря́нск,英語:Bryansk)是俄羅斯聯邦布良斯克州的首府,屬於中央聯邦管區管轄,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地理坐標北緯53°15′00″,東經34°22′00″,人口總數405 723人(2018年)。城市坐落於中俄羅斯高地的西部,橫跨第聶伯河支流傑斯納河兩岸,位於俄羅斯聯邦歐洲部分的西南部,是布良斯克州的歷史、文化、經濟、科研教育和工業中心。大型鐵路和公路樞紐。距離莫斯科約379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良斯克市
  • :布良斯克州
  • 所屬地區:俄羅斯中央聯邦管區
  • 人口:405 723人(2018年)
  • 著名景點:托爾斯泰文化公園、聖三一大教堂
  • 國家:俄羅斯聯邦
  • 行政區類型:州府
  • 面積:230.0平方公里
  • 氣候類型:大陸季風性氣候
  • 地理位置:北緯53°15′00″,東經34°22′00″
城市簡介,歷史沿革,城市榮譽,地名起源,行政區劃,人口概述,氣候及自然資源,經濟狀況,工業,交通,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旅遊資源,友好城市,

城市簡介

布良斯克市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西南部。 布良斯克市歷史悠久,不同時期,曾分別屬於基輔大公、切爾尼戈夫大公、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地,劃歸過基輔省、奧廖爾省、西部州(州府斯摩棱斯克市)和奧廖爾州管轄。1944年創建布良斯克州後,成為該州州府。該市產值占全州總產值的60%。布良斯克州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歐平原的中心地帶,第聶伯河與伏爾加河分水嶺之間。西部與白俄羅斯接壤,北部與卡盧加州和斯摩棱斯克州為鄰,東部及東南部與奧廖爾州和庫爾斯克州相連,南部與烏克蘭交界。東西寬270公里,南北長190公里。布良斯克市距離莫斯科西南379公里,市內人口約405 723人(2018年)。
布良斯克市

歷史沿革

布良斯克市的市徽 布良斯克作為斯拉夫人固定的居民點,建立於公元985年,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初建於傑斯諾的右岸,名“傑波良斯克”。1147年,史書上首次記載該城,當時屬於切爾尼戈夫大公領地。
布良斯克市
1252年,因躲避蒙古拔都汗的入侵,切爾尼戈夫大公將都城從切爾尼戈夫城搬遷至此,城市遂成為布良斯克公國的都城,逐漸成為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精神中心。1356年,布良斯克公國被立陶宛大公國占領。
1500年,俄羅斯軍隊奪取該城。1503年,伊萬三世與立陶宛戰爭結束後,布良斯克併入莫斯科大公國,成為西南防線的重要軍事堡壘。16世紀,在原布良斯克公國領地上成立布良斯克縣。彼得一世時期,城市開始發展工業和商業,每年定期召開博覽會。俄羅斯與瑞典戰爭期間,在該城修建了船塢,成立了布良斯克艦隊,用以對抗土耳其人。
1778年,布良斯克成為奧廖爾省的縣級市,擁有了自己的市徽,以紀念保衛國家和生產武器的功績。布良斯克市的市旗 從19世紀70年代年起,布良斯克大力發展工業。1783年,建立布良斯克軍械廠,1785年築炮成功。1812年,該城生產的火炮成為標誌產品。同時,該城紡織、菸草、制磚、木材交工、磨麵等產業也快速發展。
布良斯克市
1868年,奧廖爾—維捷布斯克鐵路修建,布良斯克有了火車站。1873年,建立鐵軌加工和機車配件廠,後成為生產蒸汽機車和車廂的大型企業。
1921-1929年,成為布良斯克省省府。1929年併入西部省,後併入奧廖爾州。在蘇維埃時期,成為大型工業中心,1931年,布良斯克電站建成。
衛國戰爭期間,1941年10月至1943年9月,被德軍占領。解放後,恢復機械製造業(蒸汽機車生產),1941年出廠第一台蒸汽機車。1944年其,城市成為州府,被列入蘇聯最古老的15座保護性城市之一。現今的布良斯克市是大型工業和文化中心。

城市榮譽

1979年,因衛國戰爭期間勞動人民的勇敢和堅強以及積極開展游擊戰,因經濟和文化建設成就,獲得十月革命勳章。
1985年,因經濟與文化建設成就和城市誕辰1000周年,獲得紅旗勞動勳章。
2010年3月25日,因衛國戰爭期間,為保衛城市的自由和獨立所做出的勇敢、百折不撓和集體英雄主義行為,授予該城俄羅斯聯邦榮譽稱號。

地名起源

城市具體建立年代不詳,後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推斷城市建立時間為公元985年。布良斯克剛建立時,周圍森林茂密,交通困難,故起名為“傑波良斯克”,為“森林茂密”之意。後隨著發音習慣的變化,逐漸將第一個字母脫落不讀,演變為“波良斯克”,再後來,為拼讀順利,在“波”字母后添加了元音“у”,讀作布,即現在的布良斯克。1944年,建州後以城市名為州名,因此有布良斯克州與布良斯克市之分。

行政區劃

布良斯克市劃分為四個行政區,即別日茨區、沃洛達爾區、蘇維埃區和福金區。

人口概述

人口:1616年,城市人口約0.1萬人;1861年,約1.2萬人;1960年,21.83萬人;根據2012年1月1日人口統計,常駐居民為44.25萬人。
民族: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亞美尼亞、茨岡、亞塞拜然、猶太。
宗教:東正教、基督教

氣候及自然資源

城市坐落於中俄羅斯高地的西部,傑斯納河的兩岸,位於俄羅斯聯邦歐洲部分的西南部。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相對溫暖多雪,夏季涼爽。1月份平均溫度為-7°C,7月份平均溫度為19°C。年均降水量為560-600毫米。
布良斯克森林覆蓋率較高,樹種豐富,有柞樹、黑楊、水曲柳、楓樹和椴樹等,布良斯克森林保護區占地約1.2萬公頃。
水系發達。州內有125條河流,較大的河流為傑斯納河(第聶伯河的支流),長1187公里。
礦產資源豐富,如泥煤、河沙、粘土、硅藻岩等,適合發展建築材料和玻璃工業、生產含氟礦泉水和化肥。

經濟狀況

工業

布良斯克市是大型工業中心。主要工業產業有機械製造業、金屬冶煉業,以及化工、電工和電子、木材加工、紡織和食品工業。城市有1200多家各種企業,生產內燃機車、內燃機車和輪船發動機、貨運車皮、築路機械、瀝青澆灌機等。布良斯克機械製造廠、別日茨鑄鋼廠、布良斯克輪式牽引車廠、築路機械生產聯合體、布良斯克農業機械廠、布良斯克化工廠、布良斯克電力機械廠、布良斯克乳製品廠、布良斯克肉聯廠。

交通

鐵路:布良斯克市是大型鐵路樞紐,可前往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國家,與莫斯科、基輔、哈爾科夫、戈美利、斯摩棱斯克、奧廖爾和維亞濟馬互通客貨列車。
公路:數條國際和聯邦級公路通過該市。如М3(莫斯科—基輔),М13(布良斯克——新濟布科夫—白俄羅斯邊境—科布林), А141(奧廖爾—羅斯拉夫利—魯德尼亞)
管道:經布良斯克的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如達沙瓦—莫斯科管道、舍別林卡—莫斯科等。
航空:布良斯克國際航站,1927年建立軍港,與莫斯科、基輔和西歐通航。

文化教育

文化

布良斯克州立托爾斯泰話劇院 市內有多家文化設施,如布良斯克州立托爾斯泰話劇院、布良斯克州立青年劇院、布良斯克布偶劇院、州立友誼音樂廳以及5所電影院等;博物館有布良斯克國立地方志博物館、布良斯克博物館、布良斯克游擊史博物館、布良斯克文化博物館等。
布良斯克市

教育

全市共有188家科研教育機構,其中高等教育學府5所,布良斯克國立技術大學,布良斯克國立大學,布良斯克國立工程技術學院,布良斯克國立農學院,布良斯克開放式商業管理學院,以及19所大學的分校,如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分校,俄羅斯國立社會大學分校,俄羅斯國立經貿大學分校。市內有168家各種圖書館,其中最大的是布良斯克州立科研綜合圖書館。

旅遊資源

永恆紀念雕塑 永恆紀念雕塑:1967年~1968年,為紀念衛國戰爭死難者,在文化休閒公園內修建了這座雕塑,成為城市的象徵之一。
布良斯克市
阿·托爾斯泰公園博物館:1936年修建了中心公園。1967年以托爾斯泰命名,1974年成為公園博物館,1982年進入世界公園名錄。公園收錄了大量用死去的珍貴木材雕刻的木雕。
尼古拉山頂教堂:1751年修建。17世紀建築風格。
阿弗拉阿莫夫公館:1870年修建。1994年轉交布良斯克教區。
聖母大教堂:1698年修建,以替代1603年修建的木製教堂。
聖三一大教堂:2005年5月30日修建。2011年莫斯科大主教曾光臨此教堂。
斯文斯基修道院:1288年切爾尼戈夫大公修建,名稱來源於附近小溪的名稱。是明年一屆的斯文斯基博覽會的舉辦地。
紀念碑:1966年9月修建於游擊隊廣場軍事與游擊隊榮譽紀念碑;1970年在列寧廣場修建的列寧紀念碑。

友好城市

白俄羅斯科布林、拉脫維亞奧采、保加利亞杜波尼采、匈牙利傑爾、保加利亞卡爾洛沃、波蘭科寧、立陶宛新阿克梅內、俄羅斯奧廖爾、俄羅斯斯維爾德羅夫斯克、烏克蘭切爾尼戈夫、俄羅斯鄂木斯克、白俄羅斯莫吉廖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