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野鯪,鯉科野鯪屬脊椎動物,分布在珠江、閩江、韓江、海南島、台灣島、元江及瀾滄江水系,國外見於越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布氏野鯪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綱::硬骨魚綱(Osteichthyesu)
- 亞綱::幅鰭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目::鯉形目(CYPRINIFORMES)
- 科::鯉科(Cyprinidae)
- 亞科::野鯪亞科(Labeoninae)
- 屬::野鯪屬(學名:Labeo)
- 種::布氏野鯪
- 分布::分布分布於珠江、閩江、韓江、海南島、台灣島、元江及瀾滄江水系,國外見於越南。
形態特徵,棲息地,
布氏野鯪鯪(Cirrhinus molitorella)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鯪屬。俗稱:土鯪魚、鯪公、雪魿、花鯪。英文名:Mudcarp,molar-pharyngoteethbeard-labeo。
形態特徵
體梭形,側扁,腹部圓,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頭短,吻鈍圓,吻皮下垂覆蓋於上唇基部,邊緣光滑,上唇發達,邊緣具裂紋,與上頜分離。口下位,呈一橫裂,只在口角處稍下彎;下唇和下頜分離,邊緣和外面近邊緣處有1條狹帶,具肉質細乳突。上下頜角質化。須2對,吻須較粗壯,頜須短小或退化。體上部青灰色,腹部銀白,體側在胸鰭基部之後上方有8-9個鱗片的基部為黑色聚成為1塊長菱形的斑塊,幼魚尾鰭基部中央有一黑色的斑點。
棲息地
棲息於水溫較高的江河中的中下層,偶爾進入靜水水體中;對低溫的耐力很差,水溫在14℃以下時即潛入深水,不太活動;低於7℃時即出現死亡。 冬季在河床深水處越冬。以著生藻類為主要食料,常以其下頜的角質邊緣在水底岩石等物體上刮取食物,亦食一些浮遊動物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植物質。性成熟為2冬齡,生殖期較長,從3月開始,可延至8、9月。洪水期間親魚群居產卵場,相互追逐,還會發出咕……咕……的求偶聲,產卵場所多在河流的中、上游。 分布分布於珠江、閩江、韓江、海南島、台灣島、元江及瀾滄江水系,國外見於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