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夾少量火山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拉克巴什群(組)
- 時代:D2
- 命名人:張玉謙、趙明鈺焦生瑞
- 特徵:正常碎屑岩
年代,命名,特徵,
年代
D2
命名
張玉謙、趙明鈺焦生瑞等,1977年命名。
特徵
為正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夾少量火山岩。上部為灰色鈣質砂岩、生物灰岩、千枚岩夾玄武玢岩;中下部為灰色鈣質砂岩、粉砂岩、細砂岩、矽質岩及少量玄武岩、安山玢岩。含珊瑚、層孔蟲等。與上覆喀爾瓦組不整合;未見底。出露厚226-5916米。
為正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夾少量火山岩。
為正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夾少量火山岩。年代D2命名張玉謙、趙明鈺焦生瑞等,1977年命名。特徵為正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夾少量火山岩。上部為灰色鈣質砂岩、生物灰岩、千枚岩夾玄武玢岩;中下部為灰色鈣質砂岩、粉砂岩、細砂岩...
布拉克巴什冰磧層(組)布拉克巴什冰磧層(組)是岩石地層名稱,屬Qp2時代,1990年命名。年代 Qp2 命名 鄭本興等,1990年命名;中國地層典編委會、周慕林等,2000年介紹。特徵 以冰漂礫為主,下部為古土壤層,形成冰磧平台。距地表60厘米深處冰磧砂TL年齡為206±17ka。厚度小於100米。
富含珊瑚、鸚鵡螺、層孔蟲、牙形石及頭足類等。其中牙形石有∶Protopanderodus cooperi,Scolopodus rex等,鸚鵡螺有Discoceras sp.,Michelinoceras paraelongatum,Lituites sp.等,屬卡拉多克世。下與冬瓜山群、達坂溝群、上與帕斯群、河尾灘群均為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厚32-1003米。同物異名 布拉克巴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