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市里

布市里

布市里位於靖江市,布市里地處人民北路與新建北路之間的一條南北街道,南至驥江西路,北與北大街(原名北直街)相接,通安寧路(原名北市街,又名烈帝廟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市里
  • 地理位置:靖江市人民北路與新建北路之間
要釐清布市里地名的來歷,必須溯及建城的歷史。
明成化七年(1471年),長江中的馬馱沙從江陰析出置縣。首任知縣張汝華,擇其元末吳王張士誠部下朱定、徐泰二結寨馬馱沙東南長江邊的舊址建城。
建城時,理應在東、西、南、北等距離處建四城門,北城門建在偏西北方向。城內自左往右建有城隍廟、縣署、學宮(又稱文廟,俗稱孔廟)三座主要建築。學宮前有寬闊的廣場,叫學場。學場南有用麻石砌成的東西長方形泮池,泮池前為照壁。學宮西有一條南北街,叫學西街,直通北城門。靖江是長江下游的沖積平原。地上無森林,地下無礦藏,資源匱乏。百姓順其自然,因地制宜,科學發展,除種植糧食作物外,兼種棉花,栽桑養蠶,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農村中,較為富裕的殷實之戶,備有鐵制腳踏軋花機,各家各戶備有木製紡紗車和織布機。農閒時,加工棉花,去籽剝皮後叫皮棉,再請彈花匠彈成絮棉,搓成棉條,老太婆紡紗,兒媳婦織布,自種自紡自織成土布。百姓生產的土布、綢布,除自用外,大部分推向市場。進北門,經學西街,到學場設攤出售。除城裡居民購買外,江南的士大夫也慕名到靖城購買土布。特別是鄰近的泰興、如皋和姜堰、興化、海安等里下河缺棉地區的小商小販需求量更大。學場上人流如潮,絡繹不絕,熱鬧非凡。一年春天,上級派官員蒞靖檢查學宮教學科考情況,看到學場成了布市場,認為學宮本是個清淨讀書之地,有損孔聖人尊嚴,立即下令驅趕出城。知縣權衡利弊,買賣布料,既方便城內居民,又不影響環境衛生,決定將學場布市遷至學西街經營。久而久之,百姓將學西街稱為布市里。學西街街名,銷聲匿跡;布市里街名,彰顯全縣。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