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歷史發展,演奏方法,
簡介
布姑是基諾族用竹筒製成的樂器。布姑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節毛竹做成。每個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徑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並修削成斜成,下端底部留有竹節,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開有一條寬1厘米左右的垂直縫隙。布姑多用於熱烈的歡慶場合, 當獵獲大野獸時,多敲擊口朝上的大布姑,獵獲小野獸時,則敲擊口朝下的小布姑,為些竹筒使用硬木棒敲擊,一般都沒有固定的音高,演奏通常集體進行,最少也有兩人一起敲擊。
歷史發展
先者介紹說,“奇科”和“布姑”最先都是獵人們使用,“奇”在基諾語中意為“麂子” ,“ 科”意為“敲打”。“當獵人們捕到獵物時,便以敲打它們表示慶祝,當其他獵人或寨子裡的人聽 到敲擊聲,就知道捕獲了哪種獵物,並去準備相應的祭祀活動。先者說:“‘奇科’是捕獲麂子或 同麂子一樣大小的獵物時所敲擊的樂器,‘布姑’是捕獲大型獵物如野豬時所敲打的樂器,而當獵 人們捕獲山狸、野牛等更大型獵物時,他們就把‘奇科’和“布姑”一起敲。
先者還說,儘管現在國家已禁止捕獵,但他們仍然延續使用了這兩種傳統樂器,平時村寨中如有慶典活動,村民們也會敲“奇科”和“布姑”表示慶祝。由於“奇科”和“布姑”的獨特性,現 已被列為西雙版納州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曾經漂洋過海到日本參加演出。
近年來布姑己用於舞台演出。演奏者執棒擊奏成組布姑,與另外幾個手擊無固定音高布姑的演唱者互相配合唱奏。成組布姑隨演唱曲調敲擊簡化的旋律,音響豐富,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基諾族風采。布姑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節毛竹做成。每個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徑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並修削成斜成,下端底部留有竹節,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開有一條寬1厘米左右的垂直縫隙。布姑多用於熱烈的歡慶場合,當獵獲大野獸時,多敲擊口朝上的大布姑,獵獲小野獸時,則敲擊口朝下的小布姑,為些竹筒使用硬木棒敲擊,一般都沒有固定的音高,演奏通常集體進行,最少也有兩人一起敲擊。
布姑在基諾族人民中長期流傳,已經發展為固定音高的成組竹筒。 一般多由4─7個組成,以7個一組最為流行。成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徑5─7厘米。由一個人坐在地上擊奏,音色清脆悅耳。在迎接狩獵隊伍歸來的時候,人們常在布姑的伴奏下唱起粗獷的歌以示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