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古錢屬於壓勝錢,這類錢不具備貨幣功能,古代主要鑄造用於祭祀、祈福、厭勝等作用的一種錢,當代學者認為鑄成錢樣是因為古人認為錢能通神靈,在學術上一般稱為民俗錢。貴州黔南除己發現水書古錢外,還有一種古代鑄造的漢文中夾雜著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經荔波布依學者、文史委主任何羨坤聯合一些布依古文字研究專家已初步判斷為古布依文字。這些錢大多雙龍圖案,也有特別的,如有的符文,意義還解讀不了,旁邊兩側有星月圖案,下有漢字“長生”和兩個認不識的文字,既不是漢文、也不是水族文字等其他民族的文字。還有一隻類似鳳凰的大鳥,這種鳥形在布依族的一些銅鼓上也有出現。外圈有兩處貴州少數民族乾欄式房子,周圍是人們農耕和馬幫圖案,表現內容主要為古人的一些生活場景。這類古幣主要發黔南荔波、獨山、平塘及黔西南等布依族聚居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依族民俗錢
- 布依錢:布依族古錢幣
- 布依族錢:布依族古文字錢
貴州為什麼會有官爐鑄花錢和少數民族鑄花錢並存呢?其實,結合貴州歷史來看就容易理解了。秦以後,對貴州南部等少數民族地區採取羈縻政策,以及元明以及清早期的土司制度,使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區在上千年的時間裡,一直脫離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直到雍正前一直都是“未歸王化”的“化外之地”。清雍正開始大規模改土歸流,凡是不服從王朝統治的地區,均派重兵彈壓,才使這些地區“向來王化外,今入版圖中。”
以上歷史原因使長期“王化外”不受王朝約束的少數民族自行鑄錢就不難理解了。 和官爐不同的是,官爐花錢清後期還有,而少數民族鑄花錢主要集中在清早期以上,清後期少數民族花錢很少,特別是鹹同貴州少數民族大起義失敗後,少數民族所鑄花錢絕跡,這是我們所見少數民族花錢大都年份較早原因,這也和歷史相吻合。另外,官爐花錢用途多,而信奉鬼神的少數民族所鑄花錢主要用於祭祀,品種不多,基本都是各種雙龍圖形。
黔南州就發現數枚稀有的青銅古錢幣,錢幣上鐫刻的文字既不是漢文、也不是水族文字,其圖案較為罕見。經當地布依學者目測,其中有幾個字疑似布依族古文字。近期,北京有關權威專家將專程到黔南考究。
據長期從事貴州少數民族古錢幣收藏的彭先生介紹,這類古錢現稱“花錢”或“厭勝錢”,一般用作祭祀、祈福等方面,並不作流通用。“厭勝”,亦稱“壓勝”,意為用咒詛制服人物鬼怪,製作於錢樣,是因古人篤信錢幣可以通神役鬼。發現的這幾枚錢,錢的正面圓孔上方有符文,意義還解讀不了,旁邊兩側有星月圖案,下有漢字“長生”和兩個不認識的文字,既不是漢文、也不是水族文字。還有一隻類似鳳凰的大鳥,這種鳥形在布依族的一些銅鼓上也有出現。外圈有兩處貴州少數民族乾欄式房子,周圍是人們農耕和馬幫圖案,表現內容主要為古人的一些生活場景。這類古幣主要發黔南荔波、獨山、平塘及黔西南等布依族聚居地區。
11月19日下午,經荔波布依學者何羨坤目測初步發現,其中有幾個字布依族古文字。
何羨坤還介紹,2007年,布依族研究學者通過在荔波布依族聚居地區調查,徵集到布依族儺書古籍原件1000多冊;研究發現,散存當地布依族經書、儺書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與已發現確認的古壯族文字相似;經國務院批准,荔波縣選送的布依族儺書、經書《獻酒備用》、《接書神廟》、《接魂大全》、《關煞向書註解》等16部布依文古籍先後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國務院發文公布單列為第13項文種,名為“布依文”。荔波布依族古文字首次在國家級文化空間面世,布依族成為我國有自己文字的18個民族之一。布依古文字是該民族迄今發現的、最久遠的代代傳承的民族語言資料,對研究布依族的民族形成及族群心理、文化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