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百聞/重慶舊聞錄1937-1945

市井百聞/重慶舊聞錄1937-1945

《重慶舊聞錄1937-1945》叢書以八年中國抗戰的大後方指揮中心——重慶為歷史背景,以不同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對發生在這裡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事件、佚聞、風俗等的串聯,展現給我們一幅幅鮮明的、立體的歷史畫卷。本書為其中一冊,反映陪都奇聞異事、市井百態,一事一文,並配以相關的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極具可讀性,集閱讀、收藏於一體。

基本介紹

  • 書名:市井百聞/重慶舊聞錄1937-1945
  • 作者張正霞王志昆、萬華英
  • ISBN:9787536682634
  • 定價:23.00元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2
編輯推薦語,內容提要,目錄,前言,

編輯推薦語

《重慶舊聞錄1937-1945》叢書以八年中國抗戰的大後方指揮中心——重慶為歷史背景,以不同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對發生在這裡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事件、佚聞、風俗等的串聯,展現給我們一幅幅鮮明的、立體的歷史畫卷。 本書為其中一冊,反映陪都奇聞異事、市井百態,一事一文,並配以相關的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極具可讀性,集閱讀、收藏於一體。

內容提要

《重慶舊聞錄1937-1945》叢書以八年中國抗戰的大後方指揮中心—— 重慶為歷史背景,以不同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對發生在這裡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事件、佚聞、風俗等的串聯,展現給我們一幅幅鮮明的、立體的歷史畫卷。叢書內容並茂,許多珍貴歷史圖片、史料屬首次公開發表,對於我們了解和感受那段特殊的歷史,走進那些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解讀這座充滿傳奇的城市,無疑是一套極具可讀性,集閱讀、收藏於一體的叢書。

目錄

總序 往事豈能盡如煙重慶 舊聞錄1937-1945
一、重慶的三百六十行
轎夫
菜販
吃黑飯的人陪都的駱駝
市井百聞/重慶舊聞錄1937-1945
揚子江船夫曲
冷酒館的素描
電影院
小攤販
擔擔麵
藏污納垢的家庭浴室
人人寶
神秘的巫婆
測字攤
舊皮鞋
舊衣商
二、山城漫步
喧鬧的重慶
雨重慶
重慶的精神虐待
大哉重慶
可怕的重慶碼頭
重慶一角
幾家好茶館
小巷傳奇
沙坪壩亂曲
伴茶下酒的磁器口花生
重慶的牛津區——沙坪壩速寫
較場口——下層階級歡樂的天堂 上流人物嘲笑的地獄
通遠門風景線
米亭子錢攤素描——重慶的銀元交易所
三、山城百話
食在重慶
住在重慶
行在重慶
山城四唱
三句重慶土話
吃香的水果攤
重慶像跳舞一樣流行的雞尾酒會
包席館
魯班
纜車不懶
君知之乎——金碧山
擔擔麵
街頭的藝術家“捏麵人”
玩把戲的
白金小姐的香巢
進城半日記
四、名人逸事
崔可夫將軍在渝趣事
張文元的趣事
盧作孚痛恨女職員
騙子光臨張群官邸
警察局長公館 夜半砰然槍聲
盧作孚土布衣裳
谷正綱時游南岸,陳訪先當眾呼兒
張篤倫兩口皮箱,被騙子拐走
文人逸事
重慶人物——聾啞天才陳聞雲
馮玉祥演說
關於老舍
中國的鄧肯·戴愛蓮
曹禺不修邊幅
馮玉祥自稱不如老母豬
不可隨處小便
書簡雙絕
楊森家庭機關化
熊式輝的笑話
陳布雷怕寫文章
孔祥熙願加入廣東籍
薩孟武的妙喻
顧維鈞機智
將經國妙計捉總司令
黃旭初蒞梧受窘記
宋子文的三子登科
孔財神被圍記
五、市井百態
轎夫
鄉巴佬進城受騙記
髮妻財先生傳
僅見的街頭滑稽劇
三種人物的生活寫真
中興路一怪騙案
知法犯法太多了
重慶的女袍哥(上)
重慶的女袍哥(下)
僻街小巷轉角處 最是誘人烤昭香
十八梯上的歌聲
議員氣死稅官 瀘地院宣判無罪
離亂年間怪事多 真空經理現形
名士色相
漲價歌
山城遍傳要遷都 幾人歡樂幾人愁
謝謝某某大人
勝利散曲——紀念一個偉大的時代轉變
倒風的幕後
歌頌
空襲小景
短褲提案的審查意見
被關進勞動營
新聞舊話
後記

前言

總序 往事豈能盡如煙 重慶舊聞錄1937-1945 藍錫麟 《溯游抗戰重慶叢書》出版發行後,不少人對其中昕披露的,以往鮮為人知的人物、事件頗感興趣,建議拓寬層面,讓人們更多地了解一些。重慶出版集團與之心氣相通,於是,催生了這套《重慶舊聞錄1937-1945》。
所謂舊聞,是與新聞相對而言。按照現代傳播學解釋,舉凡新聞,都是最近發生的有傳播價值的事實。由此推遠開去,舊聞就不是泛指一切口耳紙筆傳衍之聞,而是以往發生的有傳播價值的事實。 這套叢書選擇的以往,特指抗日戰爭時期,但前伸後續的時段也未限制得太死。正如《溯游抗戰重慶叢書》業已提到的,從1937年11月20日到1946年5月5日,“重慶有史以來第一次,迄今仍是唯一次成為全中國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抗戰中國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軍事指揮中心和外交活動中心,也是國共第二次合作,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要活動平台,並且還是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區的指揮部所在地。當時的重慶,與蘇聯的莫斯科、英國的倫敦、美國的華盛頓並列為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四大名都,創造出了震爍當世、彪炳千秋的抗戰名都文化,有傳播價值的事實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經過歲月磨洗就變成了舊聞。那套叢書收錄的無疑都屬於舊聞,這套叢書取名《重慶舊聞錄1937- 1945》,可以視作它的續編。
不過,二者也有區別。那套叢書儘管涉及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文學界、電影界和市井生活,但主要的切人層面在於國共兩黨,以及美國和日本兩股力量,相關事實要么已納入史籍,要么也在大貌上不時為人所關注。而這套叢書, 儘管也涉及到了那一時期的政界、軍界,卻將主要的注意視向轉移到了多年以來較少被人所掃描的工商界、教育界、新聞界、美術界、戲曲界、幫會組織和“下江人”群體,乃至抗戰重慶報刊上的“笑林”和“百聞”,而且切入角度多在個例述聞的譜系,一般不會不加概括地納入歷史。若與古代書籍作比較,其中有的近似於《大唐新語》,有的近似於稗官野史,有的還可以收入笑聞廣記。一概歸之為舊聞,只依據一條共性,就是都有事實根基,都具傳播價值,決非胡編亂造。
人們常說往事如煙。那是因為,往事從來有大小之別,重輕之分,任何同時代人都不可能無論大小重輕,應親歷親知;親歷親知者也不一定都能認知,都能記住,逝去時間一久大家都淡漠了,後來人自然更難想像了。然而,並不是未人史籍的事,全都不值得記憶傳衍。抗日戰爭及其稍前略後時期的重慶,既然確已產生出抗戰名都文化,那么,這一文化的豐贍涵蘊,就決不是概括性的任何史籍能窮盡的。好比史籍可以壯長江繪三峽,未必顧及得到海棠溪或南溫泉一樣,海棠溪和南溫泉勢必需要另外的描述加以傳播。《重慶舊聞錄1937—1945》正是做了這種事。雖然其問述及的往事,並非全都壯懷激烈,業已匯人那段歷史的時代主潮,甚至還有一些史實與主潮相背離,但歷史就是那樣錯綜複雜,那樣豐富多彩,那樣變化多端,少了哪一個層面都不完整。因此,不讓如斯往事盡都如煙消逝,對今人,對後人,起碼會有一些認知上的價值。
我應約主編《重慶舊聞錄1937-1945》,文稿次第都讀過了。我要負責任地說,全套叢書這么多分冊,所有編撰者在價值取向上都是相通的,撰文和選圖全都據事取材,奉實立言,力求做到一要誠信,二要可讀,三要值得收藏。但各人經歷不盡相同,判斷亦有差異,因而同一人事見之於不同分冊,詳略分寸並不全一樣。好在舊聞以事實為重,龐觀在宇,微觀在握,讀者盡可以重事輕譯,自作取合。
2005年12月21日於重慶淡水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