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地壓是巷道圍岩內的應力和作用在支架上的力。頂板、兩幫和底板岩石作用在支架上的力分別稱為“頂壓”、“側壓”和“底壓”。開掘巷道,形成空洞,破壞了原岩應力的平衡,應力重新分布,形成次生應力場。圍岩中次生應力場的應力小於岩石極限強度,或應變小於岩石極限應變時,巷道不需支護即能保持穩定,否則需人工支護。巷道地壓分為散體地壓和變形地壓。破裂鬆散岩石作用在支架上的力稱散體地壓;圍岩在不失整體性狀況下由位移引起的地壓稱變形地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巷道地壓
- 外文名:ground pressure around openings
- 性質:應力和作用在支架上的力
- 類別:詞語
- 讀音:hàng dào dì yā
- 套用:煤礦開採
介紹
散體地壓
在脆性節理髮育圍岩中,冒落空間的形狀與大小不定,主要由結構面與圍岩表面的空間組合特徵決定,可通過結構面的調查統計與赤平極射投影方法預測最可能冒落的危岩範圍。設計時以此空間內岩石的自重作為支架上的地壓。
變形地壓
控制方法
(2)控制圍岩應力,正確選擇巷道的斷面形狀,儘量使巷道周邊不出現拉應力或集中的壓應力;將巷道開掘在不受或少受采動影響的岩體中;用噴射混凝土填補巷道表面不平部分,緩和周邊應力集中。
(3)合理選用支護手段,選用支架的原則是:對彈性為主、變形量較小的圍岩,應採用剛性較大的支架;對塑性為主、變形量較大的圍岩,應採用可縮性支架,並根據圍岩變形特徵,合理選取其可縮量。在鬆軟岩層條件下,可採用封閉式可縮性圓形金屬支架、混凝土砌支架或其他合理支護手段。地質條件不良區,應採用錨噴與可縮性金屬支架聯合支護技術。在堅固岩層條件下,則採用錨桿支架,包括樹脂錨桿,以減少巷道支護工作量,充分利用巷道有效斷面。在受采動影響的采準巷道中,圍岩在較短時間內產生很大的位移,可採用錨網或性能良好的拱形可縮性支架。在其他合適的岩層條件下,應推廣使用錨噴支護,以求獲得安全、經濟和合理的效果。
(4)制訂巷道支護規程。對各類巷道的圍岩進行分類,提出相適應的支護形式,形成規程,使支護標準化。同時,合理確定設計斷面,在地壓作用變形後,仍能滿足礦井通風和使用的要求,保持巷道在服務年限內不維修或少維修,使設計斷面標準化。
參考書目
H.卡斯特奈著,同濟大學譯:《隧道坑道靜力學》,(第二次修訂版),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0。(H.Kastner,Statik des Tunnel und Stollenbaus,auf der Grundlage geomechanischer Erkenntnisse,Zweite neubearbeitete Auflage, Springer Verlag,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