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家社區報社——巷報社於2004年2月6日在長春市成立。中國第一張社區報《巷報》創刊號將在2004年2月8日隆重推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巷報
- 成立:2004年2月6日
- 地址:長春市
- 歷史意義:中國第一家社區報社
介紹,更名,《巷報》停刊,
介紹
《巷報》的出現是應時而生。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逐漸深入,社會關係發生深刻變革,城鄉由二元結構變為一體化,出現了具有新時期、新生活、新身份、新階層特徵的新市民,他們構成了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群體。國家把社區建設當作要務,就是旨在建立一種親密的社會關係結構和社會生活共同體;同時,我國社會正經歷著從經濟建設到制度建設的重大轉變,需要有新的媒體以全新的新聞理念和新聞實踐與之相匹配。《巷報》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提出了獨具市場突破力的辦報思路。
更名
2004年1月17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巷報》更名成功。《巷報》的“巷”按其字源,“從邑從共”,恰好具備了社區的四個要素:人、地域、制度、文化。更名《巷報》,辦一份社區報,可謂機緣巧合,報名形象地體現了新聞“三貼近”的原則,既具體又巨觀,既形象又大氣,極具親和力、拓展性和市場潛力。
《巷報》的主管單位是吉林省供銷合作社。創刊後的《巷報》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原則,堅持全面市場化,堅持服務性,以共同社區和鄰里情感為基調,信守生活化和服務性承諾,進入以社區為重心的千家萬戶,立足長春市,面向東北三省廣大城市和城鎮社區,竭力辦好中國第一張全面市場化的社區報。
《巷報》的辦報宗旨是:貼近生活,溝通輿情,倡導文明,服務百姓。在具體操作中,追求新聞的貼近性、,互動性和服務性,突出親和力和認同感,為廣大社區讀者提供獨特的新聞和有價值的信息,在政治上形成良好的互動,在文化上倡導價值認同,在人與人之間、政府和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形成符合中國文化精神又趨向現代文明的親密和諧關係,共建現代文明的社會理想。
巷報社從籌備到成立以至《巷報》的創刊,一直得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吉林省委省政府、吉林省委宣傳部和吉林新聞出版局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並寄予厚望。
2004年4月22日,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在亞泰大飯店17樓球迷酒吧召開新聞發布會。在會上,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與吉林巷報社簽訂協定,《巷報》社以1200萬元人民幣獲得2004中甲聯賽長春亞泰隊的冠名權,長春亞泰隊將正式更名為長春巷報亞泰隊,雙方合作期限為2004年一個賽季。此次冠名已經得到中國足協的正式批准。
《巷報》停刊
2004年2月8日,號稱“中國第一張社區報”的《巷報》在吉林長春創刊。然而一年後的今天,業內有訊息稱《巷報》已正式停刊。《巷報》內部人士表示,因突然遭遇資金鍊斷裂,《巷報》目前正處在3個月的休刊期,仍在積極尋求融資。倘若資金及時到位,《巷報》還有復活的可能,但目前尚無迴轉的希望。
與《南山日報》因政策原因停刊不同,《巷報》的死亡據稱是因為資金不足和管理不善。《巷報》內部人士表示,如果深度追究《巷報》的死因,則直接責任人是投資方,而最終責任人是報紙的決策者。
2004年春節前,《巷報》投資方之一長春市某房地產公司突然撤資,原本聲稱投入的1500萬隻到位了200萬,之後改為紙張頂替,再後來乾脆違約。這一突然事件使得報社非常被動,據稱春節前已經開不出支。該房地產公司自身經營狀況不佳,急缺資金,所以會產生違約一事,但也有人稱,“《巷報》的錢燒完了仍然看不到贏利的希望,投資方自然不願意再追加資金。”從2004年2月建立到目前停刊,《巷報》燒掉了大約2800萬,主要用於印刷成本、發行費用和工資等。
《巷報》內部人士表示,資金不足只是表面問題,《巷報》決策層管理不善、用人不當,才是根本問題。據稱《巷報》總編張偉兼董事長、社長和總編於一身,其任用的高層管理人員多為《新文化報》的“老人”,在報紙的內容設定、發行方式上逐漸偏離“差異化”定位,向《新文化報》靠攏;而廣告業務經營不善,無力造血,才會因區區幾百萬而被迫停刊。
另外,《巷報》內部人士指出,創刊之初打出“社區報”的旗號,屬於“概念先行”,為了以這個特別的理念來吸引讀者和業界的注意,其實並沒有做成真正的社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