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匯福中醫村位於世界長壽之鄉巴馬,是巴馬匯福旅居醫養集團為了更好地組織和挖掘壯瑤民族中醫精華,為民族醫藥理療傳承人提供一個發展和展示祖傳絕技的平台,在賜福湖畔構建了巴馬匯福中醫村,為廣大遊客提供一個慢節奏的田園生活環境,以旅、居、醫、養為主要發展思路。
巴馬匯福中醫村位於巴馬縣城東,人口分布主要以壯瑤為主,民風淳樸,氣候宜人,自然景色美麗,加上水上體育休閒運動項目、戶外素質拓展項目等,從而使巴馬匯福中醫村成為名副其實的旅居醫養獨家養生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馬匯福中醫村
- 地理位置: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康凡小山俠
村落簡介,旅遊,居民,醫術,養生,戶外訓練,交通指引,
村落簡介
巴馬匯福中醫村賜福湖景區位於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瑤族自治縣,這裡自然風景優美,住宿、餐飲、娛樂等設施齊全,一個全新的養生度假基地已經初具規模。
中醫村景色
![中醫村景色 中醫村景色](/img/c/0b0/wN3QjN0UDZ4YGO0IWZkJmZxIWMwgjM1IjNxQWOiFTZjZWZ3EmNjd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旅遊
巴馬匯福中醫村賜福湖景區青山常綠,碧水常駐,景區內雙龍山臥立橋頭,夫妻岩東面屹立,四疊泉南邊飛涌,睡美人西北醉臥,蓮花峰西麓回眸,康凡小山俠風景秀麗,壯瑤民族文化傳承大舞台(非物質文化)等景點,其中,康凡小山俠最具特色,其河道蜿蜒狹窄,兩岸高山聳立,直插雲天,峽谷高度差有數百米,峽谷間雲霧繚繞,是尋奇、覽勝、探幽難得的好地方,康凡小山俠地形複雜,屬於喀斯特地貌,從而形成山外有山,峽內有峽的奇景。
除此之外,還可探秘峽古兩旁高山之上的巴根瑤寨——被稱為“高山上的民族部落”。溫家寶總理“山青水秀生態美,人傑地靈氣象新”的題詞,使得賜福湖畔有了現代文學美的氣息,更是"瑤山西湖"美譽的又一佐證。
居民
巴馬屬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日照總時數1531.3小時,年均氣溫18.8℃—20.8℃,全年無霜期338天,年均降雨量約1600毫米,相對濕度79%。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據檢測,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最高達20000個以上,比一般內陸城市高出幾十倍。
巴馬匯福中醫村原著居民主要以壯瑤族為主,少數民族文化底蘊濃厚,民風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民居依山傍水而立,藍白相間坐落有致,建築以濱湖田園居理念為建造思路。
醫術
中醫村中醫文化歷史悠久,傳承自壯瑤兩族。壯瑤先民生活在邊遠偏僻的艱苦環境下,生病用藥大多就地取材,經過大量的臨床實驗練就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壯瑤醫藥文化,並通過口傳心授和部分文字記錄的形式傳承下來,壯瑤先民還創造出了特有的用藥秘方和醫療工具,具有神奇的療效。
巴馬匯福中醫村設立康復理療院,特聘請精通壯瑤醫藥的中醫擔任理療師,通過傳統的按摩推拿手法,配以壯瑤藥,用以調理人們身體健康,名為壯瑤中醫特色療法。
養生
藥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中醫村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營養食物。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寓醫於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巴馬匯福中醫村設立藥膳堂,打造養生為主的營養藥膳,壯瑤人家天然綠色無污染有機素食,打造具有巴馬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的飲食。
戶外訓練
戶外素質拓展訓練基地
巴馬匯福中醫村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打造區內體驗式養生基地和綜合戶外素質拓展運動基地,集素質拓展文化採集,開發素質拓展主題活動等,作為整個巴馬地區水域面積最大的體驗式旅遊區,景區從盤陽河與賜福湖的交匯處一直延伸到紅水河畔,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戶外素質拓展項目目前具體有:真人CS、環湖腳踏車、徒步、爬山、自由皮划艇等。還有更多新項目處於開發中。
交通指引
![觀景路線 觀景路線](/img/2/8a7/QNjRGNxgDZ2YmYjNGO1kDZyYjMzUmZjVTOwEDZ4UjM5UGN2UDN1MG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到達巴馬縣城後:
自駕車:從巴馬縣城出發,往金城江方向行駛大約8KM左右到賜福中學路口左轉,沿環湖道路行駛2KM即可到達巴馬匯福中醫村賜福湖景區。
公共運輸:從巴馬汽車總站出發,乘坐巴馬—鳳凰班車到賜福中學路口下車,沿環湖道路步行2KM即可到達巴馬匯福中醫村賜福湖景區。